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案例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出口退税案例分析讲解”。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案例分析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6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 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14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10)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出口退税稽查案例分析一、骗取出口退税成因(一)巨大经济利益诱惑(基本成因,1998年以来)(二)海关抽检率低(5%)(三)增值税管理存在漏洞(虚开严重,大量现金交易)(四)内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各监......
对于同样的出口,用生产企业直接出口 和利用 外贸企业出口,在出口退税方面的差别,哪个更好,以下算法,是否可行?生产企业:免抵退出口:USD100万,销售收入:100万×6.81=681万,发票进项:6,810......
第一节企业出口退税登记、变更流程(一)出口退税认定登记程序按规定实行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新生产企业,应自取得进出口经营权批件之日起30日内,或发生出口业务前到税务局办理出口......
(一)准确理解免、抵、退税的具体含义 免、抵、退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
顺德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凭证以下由企业填写:企业名称(盖章):_________________企业海关代码 :________________ 纳税编码:________________接单号 :________________ 申 报 所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