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记叙文阅读中考”。
中考记叙文考查
一、2007年中考语段
①关先生去世了。老人家一生专门从事儿童歌曲创作,在身后留下了数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客居京城的他留下遗愿——将骨灰安放到家乡的陵园。
②骨灰安放仪式由家乡的文化局主办。主办单位费尽心机,为这位蜚声海内外的老艺术家设计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仪式:由100名身着白色衣裤的少年儿童手捧鲜花,分列于陵园的甬路两侧,一首接一首地联唱关先生生前所创作的歌曲,领导、亲友的致辞以及献花、骨灰安放等仪式便在这不间断的歌声中进行。
③仪式9点钟正式开始,老人家的儿子提前半个钟头赶到了陵园。当他看到那隆重的场面,感受到庄严的气氛,眼里顿时蓄满了激动的泪水。他想:父亲挚爱的这块热土果然是最值得挚爱的!他家乡的人是这样懂他,敬他,如果老人家有知,定会含笑九泉的。
④老人家的夫人是按时赶来的。一身黑衣的她,一下车就在原地愣住了。她问文化局的有关领导:“这些孩子是来干什么的?”回答是:“来参加关老的骨灰安放仪式呀!这些孩子,全是少年合唱团的,过一会儿,他们将要演唱老先生创作的那些„„”不等那位领导说完,关夫人就婉言地谢绝了他,并说:“最好让这些孩子先回家。”
⑤主办人立时慌了神儿。他们叫来了关先生的儿子,问他这样安排究竟哪里不妥。那位小关先生听后也是满脸的困惑不解。他走过去问母亲,母亲说:“你先让孩子们走,孩子们走了,我会告诉你的。” ⑥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唱一首歌,就被莫名遣散了。他们低着头,悄没声儿地走过小松柏林,可刚一走出陵园的门口,就小鸟一般嬉逐欢叫起来。
⑦关夫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告诉儿子说:“从内心深处,我真的非常感激文化局的领导。这些天来,他们在这件事上一定费了不少心,也劳了不少神。他们的确是很敬重并热爱你父亲的。但是,你父亲的心,一辈子都扑在孩子们身上了。他写的歌,无一不是轻快地、欢畅的,他把孩子们地快乐当成了自己的最高追求。他创作的那些歌曲,绝不是为了让孩子们闷着头在这个充满了悲情的地方演唱的。别说100个人,就算是由1000个人在这里歌唱,那歌声再响亮,也传不到你父亲所在的天堂。你父亲长了一副只听见孩子快乐歌唱的耳朵。你要是真懂你父亲,敬你父亲,就不能强迫孩子们在不想唱歌的时候唱歌。不能拿他心爱的孩子„„”
⑧那天的骨灰安放仪式没有歌声,但是。14.按要求写出本文记叙的要素。(2分)时间:关先生骨灰安放仪式的那天上午 地点:关先生家乡的陵园
15.本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它主要围绕哪件事来记叙?(3分)
答:第三人称(围绕)在关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上,是否要孩子们来表演歌曲联唱这件事。
16.认真品读段⑦,分析关夫人是怎样的人?(3分)
答:关夫人是一个热爱、敬重并完全理解丈夫,有较高思想境界,注重精神实质内容,反对浮华作秀形式并能为孩子们着想的人。(意思相近即可)
17.结合全文内容,在段⑧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3分)答:示例:有一个人,在天堂里无比幸福地听到了美妙的童声联唱。(答案只要能紧扣文意,合乎情理即可)
2008年中考语段
第十一位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最后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③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④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到村外,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的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二无奈的挽留啊!
⑤代课教师的脚步停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午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三十年。
⑥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县教育局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⑦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
⑧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规定,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⑨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上时,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⑩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5.这篇短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叙述的?(2分)答:第一人称
16.写出女大学生离开小学校这件事的直接原因及最终结果。(4分)..答:直接原因: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
最终原因:女大学生又重新回到这所乡村小学。
17.文中两次写到孩子们背诵白居易的诗句,这两次背诵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答:第一次是为了挽留女教师;第二次是为了纪念这位女教师。
18.段④孩子们齐跪的一幕,可谓撼人心魄,催人泪下。请你调动积累,发挥想像,在划线句基础上,将这一场面描写得更具体。(50字左右)(4分)答:略(描写内容能紧扣文意、生动感人即可)
2009年中考语段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来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11.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2.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那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学!”
13.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14.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邃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11.填空。(4分)
(1)文段是运用第 一 人称来叙述的。段③一段12是按照 时间(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2)段⑥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 和心理描写 的人物描写方法。12.段14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答:抒情、议论、描写
13.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3分)
答:记叙了“我”因学业不顺,辍学回家务农并屡屡受挫,经父亲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复学,直至走向成功这件事。14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哪些内容则是详写?(4分)答:“我”辍学回家的原因是略写,返校复学后的事是略写,怀念父亲的眼神也是略写,在家务农一段则是详写
2009年中考语段 老师。请您记住我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入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一一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地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原文有删改)11.填空:文段运用第 人称的口吻,按照 的顺序,以 为线索,记叙了 这件事。(5分)12.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2分)13.本文的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段⑦中的画线句分析。(3分)14.段④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供工整整地绣了“冬梅”两个字?清
结合文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说明文
一、2010适应性考试 贵阳市的水资源
①贵阳市的河流水系属于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与红水河水系相比较,乌江水系在贵阳市的流域面积最大。乌江源于贵州威宁自治县,由西北向东南,至普定县境后折向东北,于思南县境又转线北流,至沿河自治县官孔坝入四川省境,最后注入长江。
②贵阳比较有名的湖泊水库由:红枫湖、百花湖、啊哈水库、花溪水库和松柏山水库等。其中红枫湖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贵阳以西32公里,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
③贵阳市年降雨量较有限,每年冬季至三、四月份降雨较少。进入汛期后,除六、七月份会下几场大雨外,一般无较大汛期。这种情况属资源型缺水。..④贵阳地处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中心带,由于岩溶地貌渗漏性强,不容易蓄水,加上山高坡陡峡谷深,很难建造水库。因此,虽然入境水量为134.4亿立方米,但开发利用难度很大,目前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仅为25%左右。这意味着尽管贵阳境内有98条河流,水量丰富,但由于水库少,大量河水是白白流走。这这种望水兴叹状况属于工....程性缺水。
⑤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贵阳市水质的情况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对部分河流和水库的污染。尤其是红枫湖局部污染严重,而该湖是贵阳西郊水厂的水源地。另外,中曹水厂取水河道的水质也令人担忧,这是由于上游花溪河尚未完全达到雨污分流,大肠菌群常常超标。因水体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是近10年来出现在贵阳城乡的新的水资源危机。
⑥受以上三大危机的限制,贵阳市属于、、缺水的城市。
⑦如此看来,贵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确实并不乐观,它只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人均据有水资源量为2123立方米。全省9个市(州、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最高的为黔西南州,人均3258立方米;最低的为贵阳市,人均l213立方米,不仅达不到全省平均值,甚至低于国际通行的水资源警戒线人均l700立方米的标准。
⑧因而,保护水资源,节约、开发并利用好水资源,是全体贵阳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1.段③中的“一般”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答:不能。“一般”说明大多数情况是如此,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掉就过于绝对化,这样的表述就欠准确了。
12.这篇短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⑦③④‖⑤⑥⑦‖⑧
13.根据文意,在段⑥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答:资源性 工程性 水质性
14.段⑦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分)答:列数字 作比较
15.段④中“望水兴叹”是从哪个成语活化而来的?“望水兴叹”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3分)答:望洋兴叹 感叹、惋惜之情 天成佳作——梵净山
① 谈诗,必言李白,论山,必举五岳。又有几人知,五岳之外别有高山。如果说每一座名山是一位诗人,贵州梵净山,可称为群山之中的李太白。
②闻名于世的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的交界处。梵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方圆八百里,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峰峦巍峨雄奇,群山若怒涛骇云,似巨兽飞奔。远看苍莽起伏的梵净山,新金顶恰如龙吟于天,海拔2493米,从山脚到山顶,八千级台阶,没有点豪情的人是登不上这高度的。金顶一分为二,中间就是金刀峡,两峰对峙千年。在这样险绝的山顶,居然建成了寺庙,释迦居左,弥勒归右。美好的自然山川与人文宗教结合,变得更有灵气。登上山顶,听到天鸡鸣叫,放眼宇内,目极八荒,再柔弱的人也会敞开胸怀,狂呼几声。这时候你看群山,自己如在云端,那些不及金顶高的山都在脚下匍匐,像小动物在脚下屏息。看看来时攀越的八千级台阶,目迎流云,闭目遐想,风云在身边聚会,奔来涌往,领悟世界的真谛,不亦快哉!
③梵净的自然景观,不得不谈高山石林中的蘑菇石、万卷书、红云金顶、云海林涛、梵净佛光、天仙桥、定心水„„蘑菇石是梵净的象征,上重下轻的形态总是令人看了担心,可它屹立千万年,偏偏姿态飞扬,风雷莫动。万卷书,地质运动、风侵雨蚀造就,巨石被刻划成一层层石片堆摞的模样,若经书卷卷。云来云往,涛声阵阵,云海在脚下或眼前涌动,天地顿宽,青冥浩荡,霓为衣兮风为马,快哉快哉!山中气候变化快,时而晴朗,时而雾雨霏霏,转变之中变幻出佛影,佛光四射,真如佛现人间。天仙桥,连接金顶两庙,横跨金刀峡,地势之险绝,月朗风清之夜,概天上客也来此看人间烟花。金顶草木并不丰茂,在这到处都是石头的地方,金刀峡悬壁处流淌出一线清泉,就是传说中的定心水,长流不绝,清冽甘甜。各风景形胜,巧若天工,不得不称叹大自然的莫测奇诡。
④梵净的飘逸和情韵俊朗体现在他的生态系统上。梵净山一带有八十一条溪流在山中蜿蜒而行,灵动而秀美。有的从高崖飞下,薄如白纱,潺潺清唱;有的顺山沟峰回路转,激流迸溅;有的静若处子,作无声之流„„这条条溪水使绿意葱茏的梵净山获得了灵感,变得飘逸起来。山静水动,山青水白,一刚一柔,水土相滋,佳景天成。梵净山是联合国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4.2万公顷原始森林,植物种数 7
2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记录在案的动物有800多种,以黔金丝猴,大倪最为著名。这些动植物是梵净真正的主人,千百年来在这里生生不息,因它们的存在,梵净山才显出了人间的味道。看看可爱的金丝猴在林间跳跃,声如娃娃的大鲵在清流中游弋,形如鸽子的珙桐花在山野洁白开放„„它们在梵净山活得这样快乐,过得如此自在,有了它们,梵净山才鲜活起来,才是一座有烟火情味,有生命气息的不死之山。
⑤常说男人如山,不知道男人要如哪座山才算好。如果要我选,当如梵净山。男人就该有那么五分的雄伟磅礴和飘逸豪放,把胸怀心襟放飞在广阔的天地,经风刀历霜剑,迎日送月,成就一番大风景;一分神秘莫测,谁都不曾晓,留与世界去回味探讨;四分情韵俊朗,有情有义,爱恨明分,明明白白真男儿,留待后人传颂。
1.段②中的划线句主要介绍了梵净山的哪几方面内容?(4分)内容1:地理位置
内容2:占地面积 内容3:山体历史
内容4:山峦特点 新金顶海拔高度(任意答出四点即可)
2.段③是按照怎样的结构特点来说明的?它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的?(2分)答:总分总 空间顺序
3.段④中的划线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分)
答:列数字 举例子
4.段④中的加点词“它们”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答:梵净山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充满勃勃生机的各种动植物。
5.“常说男人如山,不知道男人要如哪座山才算好。如果要我选,当如梵净山„„” 参照上面这段文字后根据下面内容填空并回答。(3分)常说女人如水,如果要我选,当如
因为(第一空要求填出具体的水名,如果填海洋或大江大河仍欠妥当;第二空可参照女性美好的精神品质:聪慧、善良、温柔、自尊、包容、善解人意或勤劳等来作答即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中考古诗文考查题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古诗文考查题型分析一、默写填空型如: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 ,江入大荒流。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③大漠孤烟直, 。 ④枯藤老树昏鸦,。这类题型属于传统的默写式填空,只......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考介词考查热点展示,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介词考查热点展示1I.介词的惯用法。【考例1】“When does Mary often go dancing?”“ _____ Friday evening.”('01北京市)a.For b.At c.In d.On【分析】表示“在晚上”为“in t......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考古诗文考查题型分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