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氛围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营造和谐氛围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因而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财富。致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他们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不在孩子身边,而产生负疚感,因而,在金钱物质方面尽量给予满足。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学校的什么规矩决定,与家长的溺爱放纵发生强烈的碰撞,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难题。
关键词:营造氛围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共性
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使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 其结果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辍学、失学屡见不鲜。
2.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缺失,他们只知道接受爱,不去施爱,对家长、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3.抚养人或监护人忙于繁重的农活或是年龄较大、精力有限无暇重视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而是放任自流。
4.抚养人或监护人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时,往往给予留守儿童的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饮食结构,因此使得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失衡。
5.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即没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又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使得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二、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资源不足加之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前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知道自从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孩子有变化,很多方面在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学校老师急,但迫于升学压力,只能选择放弃教育而抓住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放松。家长眼看孩子性情、品行、学习等方面朝不良方向发展,又不懂怎么教育,干着急没办法。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社会、学校、家庭应融为一体,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1.教师对学生更应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以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师爱。教育工作者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留心,多一份责任心。教师对留守儿童多施温暖,可通过家访、个别交谈、处知心朋友等方式,帮助留守孩子树立自信,塑造乐观的心理品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实践证明,这不
仅锻炼了学生的自理能力,还锤炼了学生的精神品质,让他们从中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做人道理。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留守学生中间,与留守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设计一些潜在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校外一体化的课堂生活。可通过登山、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学生的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让学生组成各种考察团,深入农村、厂矿等,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乡情、了解实际,使留守学生在真正的社会课堂中学习社会规范,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体验社会角色,唤起他们对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抛弃烦恼、创造快乐,在创造中发现真善美,发现人生命的意义,从而消除留守儿童过于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2.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子女。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多关注孩子,父母可以考虑回乡,在家门口就业。如果必须双方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交流方式,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回家,还要经常打电话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把外出挣钱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的道理讲清楚,并与学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多给予亲情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不能是溺爱。
3.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学校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理应全面承担起孩子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使他们自尊、自立,帮助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引导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政府应通过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的托管和社区教育,强化农村父母在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政府、学校、社区联合起来共同净化育人环境,取缔学校周边不健康的网吧等娱乐场所。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可能为一些进城务工的孩子提供学习条件,同时加大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力度,进行合理布局调整,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让留守儿童少一点“缺失”,多创造一些“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
营造和谐氛围,开创工作新局面吴志刚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牵手营造和谐氛围》有这样一种事业,她承载着光明,点燃着希望,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电力事业;有这样......
营造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实现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边交流,只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使教学活动活......
稳定队伍营造和谐氛围×××党支部通过创新工作载体,丰富行业内容,促进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对党员干部职工在工作上严格管理,思想上正确引导,生活上细致关心,切实做到稳定队伍,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