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市场化进程_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28: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刍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市场化进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刍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的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现在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中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市场化进程,避免陷入中国收人陷阱,依然面临诸多的挑战。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市场化进程

根据预测,2030年,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将占世界GDP的近1/4,;2030年,中国的贸易额将会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的人均GDP在2015年将达到1.7万美元;中国主导地位在未来20年间会很明显,能与处于帝国时期的英国或二战后的美国相媲美。中国的经济发展真的如此乐观吗?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乔治 索罗斯(George soros)指出,中国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但其推动力不如美国的消费者;中国建立在高储蓄基础上的出口与投资型驱动增长模式 已经让银行坏账成堆,这种增长模式也许还能支撑一到两年,但不可能再持续10年;而对于中国迅速膨胀却未受到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他认为这种情况与美国次级债市场之间有令人不安的相似性,中国还有几年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何去何从?

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中国的经济像是一个从高山上滚下的石头,势头越来越强盛。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和专家学者的不断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现在经济学家们议论的很多的一个词是:中等收入陷阱。它说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中国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不管是在宏观方面,还是在微观方面,中国经济都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人均GDP还在百名开外,而且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所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资源消耗高、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金融风险加大等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障碍。环境问题如雾霾,能源安全,食品安全,房地产泡沫等等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

应对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市场化进程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日神州大地上的生机与活力。过去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未来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既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又面对着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些都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考验,考验着改革的勇气,更考验改革的智慧,迫切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勇气。30多年来,正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与气,凭着那么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我们才冲破了重重阻力,实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越深化越需要智慧。深化改革是涉及诸多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必须总揽全局,明确主攻方向和改革重点,集中攻坚克难,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范围内每一次实质性的经济繁荣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而每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也都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一词从出现伊始,就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因为它最早出自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之口。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能量之源,这个能量之源就是组合。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包括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在内的所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创新包括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的全过程,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通常所说的从投资到回报的全过程。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个基本的经济链条:科学—技术—产品—商品。由此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首先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并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境中,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有强劲的驱动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格局,国际经济环境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试图调整需求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快速发展,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大部分农民的小康问题。但是,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是城乡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并没有很好地享受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因此,推动城乡一体化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民的收入提高之后也可以进一步拉动内需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型经济不是中国的独创,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普遍论述了开放性经济,强调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开放型经济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应运而生的。1992年,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当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而此之前没有超过50亿美元;2002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第一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超过20%,自此之后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出口和进口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迎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时代。中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开放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稳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不得不说,在过去的2012 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面临考验。2012 年上半年中国GDP 增长率跌破8%,为十年来最低,实业特别是重工业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2012 年中国经历的不仅是领导人换届,更是中国经济的一次“换挡”之旅。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中国都必须通过变革在未来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

2.阿文德.萨勃拉曼尼,《大预测:未来20年,中国怎么样,美国又如何?》,中信出版社

3.2013博鳌亚洲论坛乔治 索罗斯(George soros)演讲稿 4.中等收入陷阱,百度百科

5.刘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经济科学出版社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marketization proce Tal Lee ,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 The fourth part of Hu Jintao's report at 18th Party Congre “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the Growth Mode” talked about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ak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d 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ow the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proce, to avoid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Chinese income,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transformation;the marketization proce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认清优势,走出发展困境改变一“钢”独大,理清“转”的次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重任,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命题。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河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要求:(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意义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以“六个突破”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国际金融危......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背景材料1、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

下载刍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市场化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刍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市场化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