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给中国的启示、机遇和挑战_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7:08: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全球化给中国的启示、机遇和挑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震撼世界、震撼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因为当年的“世界性”,现在已“全球化”了。事实上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具有了新的意义,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问题。19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这一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而且势必对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借助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四个载体,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球村。使得全球公司、各国企业、经济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是不同的,再加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国

际经济组织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则“理所当然”的由发达国家制定。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便更加“理所当然”的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功过是非,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的争议可谓是泾渭分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我们可更加富有,可以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但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国际经济为什么如此混乱?”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已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主流观点同样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我国而言,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控股与技术垄断,对我国产业安全、升级甚至国家总体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二是部分国内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如日化中的洗涤用品、手机、饮料等;三是合资合作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尽管外债规模总体上尚未达到警戒水平,但其增长速度及结构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头对外举债招致规模失控;二是外债使用效益不理想造成偿债风险;三是债务消费化倾向;四是“三资”企业外债缺乏有效监测,特别是“隐性外债”问题严重。

第三,在我国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外贸结构和外资结构不尽合理,防御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能力不强。这次的金融海啸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企业倒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等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的过程,技术与信息在各国间广泛迅速传播,通过深化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提高经营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增强,这已成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下,中国经济也迎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 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其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概括起来说,经济全球化只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文化交流和信息网络,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即在世界各国经济的成长

中,通过正在增长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地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现象。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争论比较激烈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问题,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许多看法是尖锐的、对立的。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有的认为,它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国也不例外。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下,如何应对成为关键。有人提出了全面拒斥的观点,也有人抱以全面迎合的观点。对于前者,我们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进程,如果封闭自身,将自己孤立于世界潮流之外,就等于窒息自身发展的生命活力,要发展,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而对于后者,也应当看到,如果这样做,必然要断送社会主义。断送了社会主义,也就断送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所以,对于中国:应当是既不回避也不盲从,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态度,牢牢掌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经济全球化是机遇还是挑战,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自主创新,扩大对外投资。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能够进一步得以发挥,而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得到弥补,将使我国自由主要被动接受国外投资,到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有利于我国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一国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而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机遇,可以直接利用最新或较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绕过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在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更加要求了我们对思想观念和政策转变、机制建置、体制接轨、经济素质的提高及对国际规则和规范熟悉与适应等方面的挑战,创造条件,趋利避害,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以“独立自主、扩大开放”的方针为指导,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WTO带给我们的各种优越因素的同时,积极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做好应对。

四.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这一艰难的实践进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力量对比。对此,邓小平同志 曾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 展战略”。

2.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这个有条件就 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可以过大;外 资比重适度;借外债要适度: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效地实现国家对国民经

济有计划的宏观管理,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不能 依赖它,更不能指望别人的施舍。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进一步迅猛发展的世纪。我们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积极调整产业结 构,加强自主研究开发,重视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求在某些领域占 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提升商品的科技含量,用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结构,促进 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优势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

4.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促进经济区域化。中国与亚非拉、东欧的众多 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合作的一个重要领 域,它有助于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作用,增强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抗御全球化浪潮冲击的能力。

五.总结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是不可逃避的。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只是要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手段,来达到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勇敢拼搏,以大胆细心的态度,不轻易放弃,不掉以轻心,用一种凡事都有两面性的认识去迎接经济全球化,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员二十队

王文璋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 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当今的时代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国处于这样的时代,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矛盾,而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正确的理解全球化经济......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英语作文

Nowaday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has had a great implication for China.when we want to pursue all aspects of all-around development,we can't a......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签订协议和制定规则,促进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并使其超越民族......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机遇;全球金融危机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

下载全球化给中国的启示、机遇和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球化给中国的启示、机遇和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