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_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7:08: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

1、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用十八个字概括:根底浅、环境差(意识环境、政策环境、生存环境)、基础弱、差距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其他教育的差距、与社会发展的差距)、发展快、前景好。

2、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社会环境应该得到明显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要得到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开放,要构建一个比较丰富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要从规模向质量转变;职业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教育培养模式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模式转变。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个人归纳为十八个字:

根底浅环境差

基础弱差距大

发展快前景好

1.根底浅

与我国具有的悠久历史的,以科举考试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历史是非常短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应该说起源于近代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鸦片战场的惨败,使清政府的一批官.员痛感科学技术的重要。于是以张之洞为首的一批洋务派官.员开办了一批“洋学堂”。其中包括了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1865)、福州的船政学院(1866)、上海电报学堂(1882)等。这是我国比较成型的职业教育的开始。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在教育领域,维新派积极筹办铁路、矿务、农业、茶务、蚕桑、医学等专门学堂,开展技术教育。但这场维新运动很快就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残酷镇压。尽管维新运动被镇压,但清政府为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在教育领域,1902年,公布了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壬寅学制”,学制中开设了实业学堂。1903年,又公布了“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这是我国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开始。

1913年,黄炎培 提倡实用教育,倡导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1917年黄炎培联合国内教育界、实业界的48名名人,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这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提倡、实验、推广职业教育的机构。在蔡元培、黄炎培等教育界名人的积极推动下,当时的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并于次年颁布了《职业学校规程》规定职业学校“以培养青年生活之知识与技能 ”。

建国后,我国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祖国建设的需要继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起,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快迅发展阶段。.环境差

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教育环境是最差的,具体表现在:

(1)意识环境差

(2)政策环境差

(3)生存环境差

意识环境差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家长们送子弟读书是为了今

后子弟们能有一个好的前程,而不希望子弟们做一个好的工人或农民,在独生子女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意识环境下,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属于教育领域的另类和旁门左道。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重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既使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生存的意识环境仍无太大的改善。

政策环境差

建国后尽管我国出台了不少鼓励、提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最近几年连续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但客观地说,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不容乐观。例如强调职业教育要开放办学,企业要认真接收和安排好职教学生的企业实习,可是时至今日,仍未见有何这方面的法律或法规出台。又例如独立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至今没有,而是基本沿用文化课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另外,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中专(含成人中专)、技校及中职学校组成。技校属劳动部门管,中专中很多属于部委管,政出多门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原因。过去教育部门认为职业教育是劳动部门或其它部门的事,故对中职的发展是重视不够的。

生存环境差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都充满了生存的压力。招生问题、专业师资问题、校内及企业实习实训问题、就业问题、社会的认可问题等无时不在困扰着我们。

3.基础弱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部分组成。

基础教育领域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点领域。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6年,我国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战,取得了我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两基”达标,意味着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入了世界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标志,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而职业教育,由于体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们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几十年来发展起伏不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加上自身办学条件较差,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

4、差距大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大。

这一差距的具体表现是:在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而其余为非技能或低技能劳动者,而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技能工人。在技能型劳动者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下表 :

地区我国发达国家

初级工43%15%

中级工50%

高级工17%35%

职师、高级技师10%35%

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大。

职业教育在学生来源及教师水平上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有相当的差距。在学生来源方面,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相当的差距,相当一部分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了中职学校。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比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差了一大截,绝大多数是考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进入各类高职院校读书。在教师方面:“……就全国总体情况看,2005年各类中职学校教师为75万人,2006年增长到约79万人。据有关人士介绍,`到2010年,中职教师

缺口至少为1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当前生师比21∶1,至少还要补充40万新教师`……一是合格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够。据调查,2005年具有本科学历的职教教师比例为71.84%,具有高级职称职教教师的比例为17.9%,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职教教师比例不足10%;北京市中职学校1万多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只有5%左右。二是专业课教师紧缺。在专业课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仅占52%••••••三是“双师型”教师匮乏。在全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不到1/4。……”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差距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的加快,我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这些技能人才的培养,只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解决。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我国现在的制造业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五(仅次于美、日、德、法),世界制造中心东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的培养水平跟不上,我国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要求人数∕求职人数)大于1。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技术工人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

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大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我国现在每年需要安排2400万人就业,其中包括800万失业人员、600万下岗人员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这2400万人中的大多数都必须经过职业教育的培训才能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而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人员、水平还难以完成如此巨大的培训任务。

5.发展快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经历了2000~2001年的低谷后,2002~2004年恢复发展,2005年起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及上高中阶段的比例见下表 :

项目

年份招生数

(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在校生数

(万人)占高中阶段占校生比例(%)

***

200***5

***

***

***

***

***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招生数已接近高中阶段的一半。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了53亿元,重点支持10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35个县级职校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将投入100亿元用于支持职校基础能力的建设。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006年以来,国家组织并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开展3万名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12万名中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2006年以来,国家每年拿出8亿元,资助中职学校家庭贫困学生。高职学生也享受与本科

学生一样的学生资助政策。

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35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500万人次,企业职工培训9000多万人次。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6.前景好

职业教育是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相连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根本办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是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前途光明。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

1、社会环境应该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工作认识程度的深化和重视程度的提高,职业教育在支持经济发展,适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公平,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不断会被社会所承认。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应该得到明显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应该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方面有:

(1)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要逐步健全。

(2)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政策法规的要求,对职教事业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会逐步提高,将会与职业院校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政府相关部门要确实做好引导和牵头作用。

(3)“人才”观念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会不断得到提高。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而会成为立足社会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把这种认识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各种媒体、新闻、政策法规等各种途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转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4)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的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社会信誉也会不断提高。而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将进一步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也要进一步提升。

2、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要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加大,社会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职业院校自身的努力建设,要进一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无论是校内基础设施还是校外实习基地都要有显著的改善。

通过我国职教师资人才的各种政策及措施的不断出台,并确实落实到位,促使我国的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要更加充实。

总之,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必须得到显著的提高。

3、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开放,要构建一个比较丰富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1)职业教育要对社会进一步开放,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职业院校不再仅仅单纯的培养学龄段的在校生,除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外,职业院校还要承担起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军队复员转业培训等大量的社会培训工作,并成为这些培训的主力军,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要发挥他应有的重要的作用。

(2)职业教育要更进一步开放办学,与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能力的增强,职业院校的大门要加强向社会大力开放的力度。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流要更加频繁。

(3)职业教育的体系要更加完整和健全。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目前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我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更加完整和健全,主要表现有:

A、创办一批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质量的本科院校。目前我国已经有培养中职教师为主的职业师范院校(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和综合大学、理工院校中的职业教育学院(如天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等),同时在本科院校中已经有了“应用型”本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深入发展,我国要创办更多的职业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打造一批职业教育的“清华、北大”,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B、培养既有一定学术素养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研究生。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强调学术体系和研究水平,既使已有的职业教育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也是如此。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培养既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研究生,以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

C、覆盖全社会的培养体系要得到更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县级及以上地方基本上都建立了职业教育的培训机构,但确实有不少地方职业教育的培训活动开展及还不够,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认为这一点要得到很大的改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政府,要想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必须加大培训工作并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一定要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D、应把作为学历教育的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专(高等职业学校)——本科(职教本科)和作为非学历教育的职教培训体系作为构造我国未来比较完整和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4、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要从规模向质量转变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今后的发展重点应该从规模向质量方面转变“基础上台阶,教育上质量,管理上水平”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具体要求有:

(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

(2)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推进“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估检查。

(3)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每年都将举办职教学生的技能大赛,营造“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社会氛围。

(4)依托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专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5)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这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快中职专业师资的培养速度,尽快缓解职业教育专业师资紧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中职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到企业挂职实践工作、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和校长到国外进修以提高工作的水平,培养一批职教专业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同时提高职教教师的待遇,稳定师资队伍,调动职教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5.职业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教育培养模式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模式转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必须使学生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更加

受到企业欢迎。同时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学生不但学会就业还必须学会创业。高素质、高技能、敢创新、会经营的职教人才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下一步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重心逐渐上移,从初中后职业教育逐步向高中后职业教育发展。目前,美国的职业教育重心已逐渐上移,这点必须值得我们关注。韩国、日本及台湾地区也有类似的趋势。也许我国的这一进程会比较缓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这一现象迟早会出现。

我国电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 国 电 梯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简称电梯)、倾斜方向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我国电梯行业历经30年的发展,已成为现......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通过总结我国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以来,清洁生产工作取得的进展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在工业清洁生产......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祖国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2005后起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快迅发展阶段,但根底线环境......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

下载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