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资”管理对纪委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论“三资”管理对纪委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指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而何谓“三资”呢?“三资”也就是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金和集体资源。具体是指:(1)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属于农村集体资金;(2)农村的集体资产,就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农村小学、村文化站等;(3)而农村集体所有的山地、森林、草地、湖泊等则属于农村的集体资源。
一、发展现状
村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集体经济资产不断壮大,导致全国各地村干部违法乱纪案件频发。从违纪主体来看,主要以干部为主。从错误性质来看,以经济违纪为主,主要包括受贿、贪污、挪用及违反财经纪律等,个别案件涉案金额巨大。从作案手段来看,隐蔽性不断增强。从易发环节来看,集体“三资”管理和使用环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招标环节、工程款结算和支付环节、宅基地审批及建农居房环节、政府委托项目建设环节等,都是村干部腐败的重点。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严重侵犯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引起群众强列不满。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的监管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有目共睹和不容置疑的。我们在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的监管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主要问题是:
(一)乡镇村会计服务中心人员缺少、工作量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对村级财务监督监管不力。目前多数的乡镇村会计服务中心人员严重缺少,多数偏远乡镇存在财务人员缺失,一名财务人员需多兼职,多做事,无法做到对票据的严格监督,从而导致监管不到位。
(二)执行财务制度不严。少数村干部将代收的税费自行开支,年终以发票和工资抵顶,存在着以支代收问题。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收支,买东西开票后回去让会计入账,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有的村存在着白条支出,从村级换届审计情况来看,白条开支占支出的一大部分,白条类型五花八门。
(三)村干部监督不到位。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纪律监督有盲区。村民委员会是自治机构,不是国家行政机构,村干部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约束国家公职人员的条例法规,大多对他们不适用,行政监督很难发挥作用。二是法律监督难度高。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村干部在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贪污、挪用、受贿行为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范围,而在管理村内部事务中产生的其他职务侵占等违法乱纪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介入。由于性质难以介定,干部群众举报及司法机关受理比较难以掌握。三是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从村务公开来看,一些村搞半公开,应付检查,糊弄群众。有时即使公开,村民们绝大多数也不知道是否合理。
(四)村级组织监管制度的掌握不够。根据近几年出台的“三资管理”、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的村进行摸底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无论是村干部还是乡镇包村干部,他们对村级组织监管制度的掌握是欠缺的。
(五)资产管理不严。有的村在财产卖掉或报废后,账面长期不作处理。有的村存在着账有实无,账实严重不符的情况。个别村存在着高息借款度日的问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而开支巨大,为度日而不惜高息借款,债务越来越沉重。
三、对策措施
(一)捋顺职能,明确责任
镇级人民政府要从体制上完善“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明确三资管理的责任。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把把党性廉政和财务经济知识的培训时刻放在心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同时把“三资”管理是否得当纳入干部的绩效考核中来,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二)界定范围,摸清家底
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经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一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项目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实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各村招投标事务要全部委托“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各村不得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资产转让金3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由“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投标。
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帐。各村台帐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服务中心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四)民主决策,加大监督
民主决策是权力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防治贿赂的主要途径。坚持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的“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集体决策,形成以“制度治村,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对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更要尤为注意。通过案件的查处,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权力公开。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决策过程,对农村土地租赁承包、集体资产处置以及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建设承包等重大事项坚持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的“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集体决策,形成以“制度治村,按程序办事”的民主决策,使农村两委的决策更加科学,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各县市应重视起村务监督小组在村务、财务监管的作用,拨入大量经费扶持村务监督小组在村集体内部发挥监管职能,在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给村务、财务安全加一道防护墙。
(五)建设队伍,充实力量
县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乡镇经管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工作的职能配齐服务工作人员6人-8人,每个乡镇设“三资”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资金会计1人、核算会计1人、土地流转调解员2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1人、档案管理员1人。二是人员工作经费要保障,彻底转变“三资”管理业务的职能部门肩负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三是多渠道招聘实用人才,对缺编的人员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吸收新鲜能力,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四是县局主管部门加大对“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一年培训1次,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达到依法依规管理农村“三资”。
村级组织是我们党和政府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三资管理工作是关系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农村全面小康,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做好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监管机制建设,从内外部监督村级组织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为此而不懈努力!
论半军事化管理对学员的重要性八月末尾的阳光,90度垂直于地面,大地弥漫着燥热。就在这样的八月我们来到国网技术学院,开始了我们的培训生活。国网技术学院对学员采取半军事化......
安全管理,从细节抓起陈孙武“安全为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放映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
论规范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规范化管理是指其在管理过程中从整体出发以人为本,制度为王,使企业内部一切有章可依的管理制度,以使企业协调统一地运转。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县纪委监察工作情况汇报一、20xx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20xx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在市纪委、市监察局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论市政监察工作提要:按照最容易理解也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大约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先很多潜在的社会因素会因为其社会角色相对位置的移动而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