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党风建设_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59: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陈云与党风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陈云长期担当党中央的领导重任,在经久的革命实践中,对党风党建工作有着重大建树。

陈云是在1937年11月底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他主持党的组织工作长达7年之久。在这7年中,党员的数量从3万人发展到121万人,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陈云一直非常重视抓党的作风建设。他十分关注如何把党的作风建设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他提出,为了从经济上改善群众生活,不仅要消除对他们的剥削,解除他们身上不合理的负担,还要从其他许多方面增加群众收入。不这样做,就不能得到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

战争年代,陈云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利。和平建设时期,陈云更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实践者和典范。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1960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陈云一行8人,乘火车来安徽视察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他刚到合肥住地稻香楼西苑会议室,就向省领导宣布了三不的要求,他说,我来安徽主要是察看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所以整个活动不要迎来送往,兴师动众,要轻车简从;外出活动不打招呼,不能脱离群众;就餐不搞特殊,不许人陪,不超过两菜一汤。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在稻香楼就餐,厨师看他一路辛苦,就按标准为他准备了四菜一汤,结果陈云只用了两菜一汤,其他两菜,原样退回。当年的11月上旬,北京来了寒流,一些单位已供暖,陈云考虑到国家经济困难,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就指示他住的地方不到11月15日不准烧暖气。由于天气太冷,陈云感冒发烧了。他披着大衣、围着被子,仍坚持办公、批阅文件。不仅如此,陈云还指示取消了小灶厨房,改用蜂窝煤炉做饭。周恩来知道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们大家都要向陈云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了国家、为了群众,这么会过日子。

陈云一贯把人民群众的吃、穿、用视为大事。他说,吃、穿、用是人民的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陈云除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问题外,还拿出很多精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问题的应急措施。当时,由于缺少肉类和蛋品,城市居民营养不足,许多人患了浮肿病。陈云千方百计为居民每人每月供应3斤大豆、半斤肉、半斤鱼,使城市居民渡过难关。陈云还非常重视群众监督和群众信访工作。

在任中组部部长期间,遇到群众来访,他经常亲自接待,认真听取来访者的意见,并耐心地解答问题。有几次,秘书看陈云太忙,想“挡驾”,都被他制止了。事后,他郑重地对秘书说:“设身处地地想想,人家来找我,一定有重要的事要我来解决,我一定要会一会。”他不仅对来访者如此认真对待,对来信同样如此。凡是寄给他的来信,他都会亲自处理。有时候,他还要催问秘书事情办得怎么样,直到事情有了结果,才算了结。

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从平反冤假错案、整顿党风到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三项工作格局,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新路子。为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是陈云1980年11月在中纪委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发表的振聋发聩的一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执政党的党风状况如何,与党的本身和国家关系极大。它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关系着党的正确路线能否贯彻执行,影响着人心向背和社会风气,关系着党在执政之后能否继续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和凝聚力,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因此,端正党风是党的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必须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刻不容缓地抓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法制不健全、不配套,难免存在一些空隙和漏洞,使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一说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许多党政军机关、党政军干部和干部子女,就蜂拥经商。仅据十几个省市的调查,从1984年第四季度到1985年八九月间,一下子就办起了2万多个这样那样的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同一些不法分子、不法外商互相勾结,互相利用。钻改革的空子,买空卖空、倒买倒卖,行贿受贿、贪污腐化;走私贩私,弄虚作假,敲诈勒索,逃避关税;制造和销售假药、假酒,谋财害命,以至贩卖、放映淫秽录像,引诱妇女卖淫等等丑恶现象都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正在腐蚀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对此,陈云指出:“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用,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但同时要看到,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会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入。这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是直接的危害。如果我们各级党委,我们的党员特别是老干部,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警惕,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那么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并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一定要抵制和清除这些丑恶的思想和行为,要动员和组织全党和社会的力量,以除恶务尽的精神,同这种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陈云深入地分析了导致腐败的原因:党在执政以后,从中央到基层政权,乃至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权,都掌握在党员手里了,党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许多贪污犯本人就是党员,即使贪污犯不是党员,他们能够贪污,也是靠某些共产党员的保护。对于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人,如果不给予严厉的打击,对于这股歪风如果不加以制止,或制止不力,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使党丧失民心。

陈云强调,抓党风的根本好转,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他坚决要求遏制腐败现象。他主张,反腐败、端正党风、廉政建设,高级干部要带好头。他说:“整顿党风这件事,不可以掉以轻心。一是各级党组织要

重视;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重视。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三是老党员、老干部要重视,包括退居二线或者离休、退休的在内。在以身作则、关心党纪、发挥监督作用上,没有退居二线和离休、退休的问题。只要是党员,活着就永远处在第一线。”

他希望所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个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利,成为特殊人物。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和丑恶现象,陈云首先主张严加打击,党内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他说:“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针对党内一度出现的是非不分、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的现象,陈云于1982年6月24日在给胡乔木起草的一份文件上写道:“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只从维护党纪提出来,我认为还不够,应该把它提到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1982年,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牵涉到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陈云在一封人民来信上批示:“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雷厉风行,抓住不放,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6天后,中央发出紧急通知,随后又做出了开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决定。仅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的5年间,各级纪检机关就查处党内违纪违法案件874690件,处分党员733543人,其中开除党籍154289人,由司法机关依法给予刑事处分的党员42416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团级16108人、地师级1430人、省军级110人。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陈云身体力行,为全党做出了榜样。他一贯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不收礼,不吃请。他对礼品的处理原则是:“不收任何人的礼品,外宾送的礼品都要上交。”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他说到做到,一点也不含糊。

有一次,陈云到外地视察工作结束,乘车回京。当地领导看到陈云工作很辛苦,而且身体又弱,就派人送给陈云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带回北京吃。陈云听后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随即让人把东西带回去了。

陈云在生活上非常节约、简朴。一只皮箱,是延安时期的,他一直用到去世。他用的那把刮胡刀,刀架是1935年9月买的,刀片是之后到苏联买的。3个刀片用了10年,而刀架一直用到他逝世之前。陈云还对家人“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等。对于陈云提出的“约法三章”,他的家属和子女都一丝不苟、未打折扣地认真做到了。他要求部下和子女一要遵纪守法,二要读好书,不搞特殊化。

陈云认为,就党的领导机关来说,端正党风首要的问题是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他说:“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章规定的原则。”一贯主张党内生活既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他说:“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

他就任中纪委第一书记后,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会上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不是做得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此后,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时,陈云特别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问题。陈云主持召开的一些会,都是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讲话。他经常说,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什么意见都可以发表,因为只有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做到集思广益,防止主观片面。他强调:“在我们党内,在政府机关内,有不同意见是好事,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比较全面,避免片面性,少犯错误。”

陈云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党的民主作风深感高兴,他称赞这次会议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认真讨论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了团结;真正实现了毛泽东所提倡的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认为,只要在党内坚持民主作风,就一定会对实现四个现代化起重要作用。

1982年12月31日,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内有了民主集中制的气氛,才会有同志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原来是吃过苦头的,搞一言堂。我过去说过,不怕人家讲错话,就怕人家不讲话。讲错话不要紧,要是开起会来,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天下不妙。有的同志提不同意见,党组织应该允许,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好现象。当然,有了不同意见,要在党内说,按照组织程序和组织原则严肃地提出来。提第一次我们欢迎;提第二次,我们也欢迎;提第三次,我们还是欢迎。这样,我们这个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就会兴旺发达。”

陈云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认识到,党风问题搞不好,与党的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有关。他在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特别强调:“历史经验证明,实行民主集中制,做起来很不容易。希望新进班子的中青年干部,注意学会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意见,特别注意倾听不同意见。要按照党章办事,不要一个人说了算。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以便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把事情办得更好。”

陈云提出的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民主集中制的党风党建思想,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自身建设的经验的总结,给党建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基层党风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官渡区双桥中心学校 罗倩雯【摘 要】邓小平常用陈云所说过的一句话告诫全党: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的确,党风廉......

党风建设

松岗学校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王成功(党支部书记、校长):主持学校党政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要联系总务处、学校办公室。 姚恩海(党支部组织委......

陈云与新中国税制演变

陈云与新中国税制演变陈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税收调整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良好的税制一方面能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陈云》观后感

《陈云》观后感不久前,央视一套黄金档时间播出了大型历史题材剧《陈云》,该剧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祖国命运和发展道路探索的一生,为了人......

陈云影评

《死亡诗社》观后感——陈云我很喜欢Keating老师的教学,他的教学是真正体验式的,从独立思想开始,到自由,到生活,到希望,到热情,到追求,到死亡。我觉得他的每一节课程都具有深意,让学......

下载陈云与党风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云与党风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