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桥村一事一议案例分析(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桥垮塌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暖民心
——樟桥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案例分析
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樟桥村就是在探索中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政府奖补、部门扶持、社会捐赠、乡村自筹、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新机制。
樟桥村隶属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位于株洲市区东郊。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共计281户,总人口1290人,有农田656亩。农业方面以水稻种植、蔬菜为主。
樟桥村是一个仙庾镇的一个大村,开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重点在惠及民生,难点在资金劳力筹措上,为了做好这项“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村委、村政府立足村情,深入调查研究,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基础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入手。对全村11个村民小组作了分期分批分年度实施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层层推进的办法,逐年加大实施力度。同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动员组织群众自觉参与,广大农民群众清醒的认识到农村公益事业不发展不行,而发展就得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如何解决新时期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处于“群众盼、干部愁”的新问题,就是让群众做主,干什么项目?收多少钱?谁来收钱?谁来管钱?怎么用钱?都让农民群众自己定、自己干。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直接受益、规范管理、注重实效、阳光操作的原则,把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调动起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形成强大的群众运动,激发干部群众投身此项工作的热情和自觉性。
为了把老屋组下冲全长5公里的道路拓宽,铺砂石的时候,黄四平书记召开村民大会,会上强调了道路建设对全村的重要性和道路对全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最后通过大会的一致同意,项目共筹资275000元,其中村民筹资18525元,村集体投入30000元,社会捐赠20475元,乡镇投入20000元,其他投入66000元,财政奖补资金120000元。淳朴的村民们还记得,雨季的村路总是泥滑路烂,在老屋组下冲道路拓宽时,拉运建筑材料的汽车往往是受阻而不能到达目的地,乡亲们为了铺好砂石路,主动投工献料,人背牛驮,硬是把一砖一瓦背到工地,他们可能不知道新路有多宽,却知道道路承载着希望有多重;施工时用水告急,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施工进度,乡亲们就在下午收工后,组织村民到2公里外的大河背水,呈现出“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来帮忙”的劳动场景,在点点电筒光的照射下,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钟,形成你家搬一点、他家运一些的良好氛围,施工中互帮互助、相互换工、端茶送水、相敬如宾,“一条路”化解了邻里多年的积怨,老组长高兴的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而且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之间更加团结和睦”。
故事数不胜数,在樟桥村每一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背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樟桥村在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中,不仅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惠民政策。
一年来,我县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省、市财政和综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工作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综改办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有......
村一事一议制度一、主要内容1、公共卫生事业2、水利设施维修完善3、突发事件抢救及防火护林事宜4、义务植树二、一事一议的要求1、凡遇上述事项要提前或过后召开全体党员、......
村一事一议制度为了使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开展不受影响,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一事一议制度:一、主要内容1、公共卫生事业2、水利设施维修完善3、突发事件抢救及防......
小投入推动大发展——某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案例分析 基本概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为激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而推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公共财政覆盖农......
关于2012年新庄村事一议赤岭安置小区至湖田村路口道路硬化奖补申请报告梅江镇政府: 我村全体村民要求解决,赤岭安置小区至湖田路口村路硬化项目。该路过往居民、学生、车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