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毕业论文17”。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目录
摘要...............................................................3
Abstract...........................................................4
1.绪论.............................................................5
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概述.............................................6 2.1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概念.......................................6 2.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作用........................................6 2.2.1推动审计的发展.........................................6 2.2.2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7 2.2.3维护市场的秩序..........................................7
3.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8 3.1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8 3.2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8 3.3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8 3.4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9
4.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10 4.1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建设.....................................10 4.1.1企业内部审计审计文化精神的客观性.......................10 4.1.2培养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意识.............................10 4.2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建设.....................................10 4.3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建设.....................................10 4.4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建设.....................................11 4.4.1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设施建设.............................11 4.4.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宣传.............................11 1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文献综述..........................................................14
参考文献...........................................................18
外文翻译...........................................................19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
社会主义经济在飞速发展,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要构建合理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与审计事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对培育先进的审计理念,培养优良的企业作风,增强审计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审计制度的约束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执行力,增强审计工作的辐射力,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效率,推进审计工作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审计事业的发展又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丰富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它的各个层级都有各自要遵循的规律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内部审计实践中提取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要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保持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生机。
关键词:内部审计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not be eliminated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internal audit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audit internal audit culture is inseparable.Internal audit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cultivate advanced audit idea, cultivating excellent enterprise style, enhance the audit department's cohesion, improve the audit system of binding, improve audit execution team, enhance the radiation force of audit work,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udit work,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work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and improve audit culture,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audit culture.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 culture as a kind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which have their own at all levels should follow the law and interaction, so as to construct an organic whole.Internal audi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it is extracted from the practice of internal auditing, internal auditing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culture to enterprise culture maintain internal audit culture.Keywords :Internal audit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1、绪论
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而内部审计就相当于物质,内部审计文化就是意识。内部审计的实践就决定着内部审计文化的发展方向,企业树立了正确的内部审计文化能够正确反映内部审计的客观真实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做出决策,使企业运作顺畅,促进其发展,相反则阻碍。内部审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反映了内部审计实践的积累,与内部审计所在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任何一项事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其特有文化的滋养。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内部审计文化的支撑,构筑新型内部审计文化体系是事关内部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内部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在内部审计自身机制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精神、行为等方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正直心,使内部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为审计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是对经营过程是否有效,各项制度是否得到遵守与执行进行监督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内部审计文化会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从而使其发挥效力使企业能发展壮大,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得到改善。内部审计文化和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它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能够把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国家审计所确定的职责要求和既定目标中来,使审计事业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保障其以良好的态势发展。
十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引下,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艰苦的努力下,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国的内部审计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相对缓慢,进而致使内部审计文化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差距较大,与目前的经济体制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明显滞后,本文针对现状研究以下内容。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概述
2.1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经营。它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2.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在内部审计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没有正确的制度领导为方向,就不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就不会体现出内部审计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2.2.1推动审计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控制机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对企业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它能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促进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的最大化,此外还能分担企业风险。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做为企业内部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它既能够在内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敬业精神;又能够在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塑造何种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倡导何种企业内部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审计文化,可进一步促进审计制度创新、深化审计理论和技能研究,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文化完善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审计执行形象和审计行业作风,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审计工作。2.2.2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不光对审计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还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价值的体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企业没有了特色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那它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会增加企业价值的提升,而价值的提升则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文化的完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也需要一个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相适应的审计文化体系。2.2.3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领域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审计规则和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都需要与国际接轨,从而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是支撑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灵魂,是为整个企业的经营运行决策而服务。在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3、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特定文化,它的各个层级都有各自要遵循的规律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
3.1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
企业发展的好坏和精神文化分不开。精神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支柱,是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在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活动和精神风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内部审计精神文化观念,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以职业的态度配合开展审计工作。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精神文化才能引导企业和工作人员向更好的阶段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又一前进动力,指引着审计人员以严谨的态度作出对企业有利的审计决定,从而使企业蓬勃发展。3.2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拥有好的审计方式依赖于好的审计文化和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以约束和规范审计人员的工作。应该以制度文化为纽带构建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制度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桥梁,制度文化是假设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媒介,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规章制度的依据,约束和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审计透明度和准确性,规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企业应从自身发展的状况制定属于自己的特定企业文化制度和规章,从而推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高效进行。3.3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
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是在审计活动中指导审计人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理念,是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业务活动中首先反映在头脑中的思想理念。当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化审计过度的转型期,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内部审计行为文化。审计人员和领导人员都应该把自己置于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去,用现代审计的理念去审视、规划每一项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如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何在审计中发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与时俱进,密切配合,大力发展现代审计技术,深入开展效益审计才能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3.3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
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建设良好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应该注重审计质量的物质基础,对促进内部审计形象有提升作用。企业应该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独立的审计人员办公区域,促使管理人员重视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使审计人员的执行能力加强。打造内部审计物质文化既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自信心,也能增强审计部门的竞争力。通过审计可以挽回经济损失,堵塞管理漏洞,可以在审计部门与上下级、平级之间构造信任合作的氛围,提升审计部门的声誉和形象。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应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提供支撑的技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企业监控化模式。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4、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
在树立正确健康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赫然直立。4.1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建设
4.1.1企业内部审计审计文化精神的客观性
只有培养踏实认真的审计人员切实做到严谨的审计工作、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极大的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也会做出更切合企业实际的报告,从而使企业领导制定出符合实践的决定来获取更大的价值意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1.2培养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意识
独立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免受威胁;另一方面是审计组织结构的独立。内部审计是以准则为依据;内部审计无自己的利益;内部审计既具有保护价值的功能也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4.2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建设
内部审计准则是指各类企业、各级政府机关以及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和准绳,对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内审工作的实际来看,一般情况是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均向派出者一一内部审计机构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一般是经过审计组集体讨论并由审计组长签字定稿的。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互相约束的能力。规范审计业务管理、财经法纪的制定等方面,激发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部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企业本部的审计工作规定,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4.3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建设
培养应有的职业谨慎与专业胜任能力。对被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保持必要的警觉。21世纪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准备审查几乎所有的事项——经营活动、控制系统、经营业绩、信息与信息系统、法律法规的遵循、财务报表、环境报告与业绩、质量。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4.4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建设 4.4.1设施建设方面
增强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当今社会是科技化的社会,各国都努力培养人才为国效力,科技带给了人们更便捷更准确的信息,企业如果引进设备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会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做账和老套的审计方式会逐步被新式便捷的信息化网络所代替,而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价值利润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网络人才。4.4.2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宣传方面
加强审计文化的宣传力度。在以审计文化塑造审计队伍和树立良好审计形象的同时要注重以审计文化来影响审计客体。加大对审计廉政的宣传,做到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逐渐影响身边人,做到知法守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结束语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准确把握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含及重要意义,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部门赖以生存的保障。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组织的灵魂,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为内部审计机构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力量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对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每个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创造先进的内部审计文化才能推进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重视对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工作,切实把文化与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参考文献
[1]黄太宏.试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中国内部审计.2007/04/13 [2]韩振宇.浅析内部审计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东方企业文化.2013/10/08 [3]徐越海、左红.对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求实.2009/06/10 [4]陶梅.浅析内部审计文化.人文论坛.2010/09/25 [5]赵娜.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1/06/15 [6]尤广辉.浅析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国内部审计.2011/06/15 [7]于洪波.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国内部审计.2012/08/15 [8]张建勋.内部审计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4/05 [9]谢丽媛.浅谈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25 [10]李德胜.简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3/10/15 [11]刘会平.试论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经营管理者.2011/07/05 [12]王琨.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途径.中国内部审计.2009/06/15 [13]刘静.科学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科技致富向导.2009/05/25 [14]吕家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09/10/15 [15]郭少明.构建现代内部审计文化体系.中国审计报.2011/09/07 [16]努力做实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1/11/15 [17]王海强.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28 [18]岳明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效果探索.中国内部审计.2013/05/15 [19]李珊珊.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管理观察.2014/01/25 [20]孙福梅.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五对策.经济师.2013/03/05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邢煜琪)
(重庆理工大学 会计学院 110060104班)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内部审计实践中提取的,企业内部审计文化要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保持内部审计文化的生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准确把握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含及重要意义,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建设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部门赖以生存的保障。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组织的灵魂,内部审计文化为内部审计机构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力量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对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含、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必要性和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及途径,本文试图从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如何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进行文献综述。
1、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
陶梅(2010)在《浅析内部审计文化》中将内部审计文化定义为:是指在长期内部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内部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观。
赵娜(2011)在《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将内部审计文化定义为:是指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组织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尤广辉(2011)在《浅析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内涵丰富。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则主要指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经营。它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2、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
陶梅认为内部审计文化的架构由外到内大体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指的是表层文化,行为文化层面指的是潜层次文化,制度文化层面指的是中层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审计管理学、审计目标、共同的原则是“通过实践证明你的办法是对的”。
赵娜(2011)认为内部审计文化包含组织、制度、精神等多个层面,并且所有层面都以人为主体,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风貌。
尤广辉(2011)认为从广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包括内部审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内部审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内部审计基本技术、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资料等,构成内部审计的物质基础。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法规、规章制度、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是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和内部审计精神文化的中介。内部审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价值观、精神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等,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核心。从三个层面的关系结构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从里到外有序排列,构成内部审计文化层级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互相作用、影响,共同构成内部审计文化体系。从狭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指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提炼形成的为内部审计人员所认同的共有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及价值观,主要指内部审计精神文化。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特定文化,它的各个层级都有各自要遵循的规律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企业内部审计精神文化、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内部审计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应该注重审计质量的物质基础,对促进内部审计形象有提升作用。企业应该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独立的审计人员办公区域,促使管理人员重视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使审计人员的执行能力加强。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应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提供支撑的技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企业监控化模式。制度文化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桥梁,制度文化是假设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媒介,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规章制度的依据,约束和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审计透明度和准确性,规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企业应从自身发展的状况制定属于自己的特定企业文化制度和规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章,从而推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高效进行。
精神文化是内部审计的支柱,是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在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内部审计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活动和精神风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内部审计精神文化观念,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以职业的态度配合开展审计工作,从而使企业蓬勃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是在审计活动中指导审计人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理念,是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业务活动中首先反映在头脑中的思想理念。当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化审计过度的转型期,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内部审计行为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审计技术,深入开展效益审计才能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
3、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
谢丽媛(2012)在《浅谈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认为建设的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政府应从政策和法律规章上积极引导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企业应从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内部审计文化。
刘会平(2011)在《试论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中认为:建设途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确立科学的愿景目标,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方向指引;树立先进的审计文化理念,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技术支撑
综合分析,增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科技化的社会,各国都努力培养人才为国效力,科技带给了人们更便捷更准确的信息,企业如果引进设备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会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做账和老套的审计方式会逐步被新式便捷的信息化网络所代替,而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价值利润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网络人才。只有培养踏实认真的审计人员切实做到严谨的审计工作,极大的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也会做出更切合企业实际的报告,从而使企业领导制定出符合实践的决定来获取更大的价值意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互相约束的能力。规范审计业务管理、财经法纪的制定等方面,激发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部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企业本部的审计工作规定,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审计文化的宣传力度。在以审计文化塑造审计队伍和树立良好审计形象的同时要注重以审计文化来影响审计客体。加大对审计廉政的宣传,做到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逐渐影响身边人,做到知法守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内部审计的独立意识。独立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免受威胁;另一方面是审计组织结构的独立。内部审计是以准则为依据;内部审计无自己的利益;内部审计既具有保护价值的功能也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参考文献
[1]黄太宏.试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中国内部审计.2007/04/13 [2]韩振宇.浅析内部审计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东方企业文化.2013/10/08 [3]徐越海、左红.对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求实.2009/06/10 [4]陶梅.浅析内部审计文化.人文论坛.2010/09/25 [5]赵娜.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1/06/15 [6]尤广辉.浅析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国内部审计.2011/06/15 [7]于洪波.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国内部审计.2012/08/15 [8]张建勋.内部审计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4/05 [9]谢丽媛.浅谈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25 [10]李德胜.简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3/10/15 [11]刘会平.试论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经营管理者.2011/07/05 [12]王琨.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途径.中国内部审计.2009/06/15 [13]刘静.科学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科技致富向导.2009/05/25 [14]吕家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09/10/15 [15]郭少明.构建现代内部审计文化体系.中国审计报.2011/09/07 [16]努力做实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2011/11/15 [17]王海强.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28 [18]岳明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效果探索.中国内部审计.2013/05/15 [19]李珊珊.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管理观察.2014/01/25 [20]孙福梅.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五对策.经济师.2013/03/05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外文翻译
内部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实证比较
理查德 • L.拉特利夫、理查德 • L.詹森、詹姆斯 C.弗拉格
管理审计杂志,第 8 卷,第 2章,2006 年,第 9-16页
© MCB 大学出版社,0268-6902 引 言
审计监督项目的对象包括所有可以确保审核有效地进行的必要活动。监督一个审计项目与向管理方提出的审计报告息息相关。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其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正确的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包含约定计划和监督。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以及其在美国的总部与新西兰的区域分会在其《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标准》中也提到:“审计工作应妥善计划和监督”。
总体审计项目监督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那些计划已得到批准的审计工作的监督。
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点要求审计项目应得到“妥善监管”,其中包括:
指导审计人员的工作分配
监督审计方案的批准
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审计底稿
保证足够的审计报告
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审计准则4中明确指出:“审计工作者应当小心地直接监督和审查那些委托助理们完成的工作。”为达到本文研究目的,这里引用准则4中提到的审计监督方面的术语包括“方向”“监督”“审查”。
“方向”包括“告知助理他们的职责和审计程序的目标”,督促他们并且“让他们知道那些可能会影响整个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进度的事项„„”。准则针对正确的审计工作列出了时间计划表、计划备忘和审计书面方案。
“监督”包括监察审计工作的进展、对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修改的部分提出警告以及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解决问题。准则中同时还指出:对每一项由助理完成的工作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必须进行检查。
尽管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和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提供了一些关于审计监督的指导性意见,但除了公会简要的未明确定义出规划的时间表、计划备忘以
及审计方案外,并未就审计目标如何达成作出说明。如何管理审计并监督审计团队?哪些常见的手段是内外部审计项目中都会用到的?这些问题在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和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的准则中都只是一带而过。专业学术理论
同样的,一些专业性学术理论文献资料也未就以上问题给出详细的解答,同时并未提及审计监督中的实证证据。据现有文献了解到,已经有几项关于审计规划与调度方面研究。
Kearns 和 Myott也讨论到关于在整体行政管理的审计环节中作业控制号、作业控制日志的使用。就目前而言,还未出现定位在具体的审计项目监督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
Defji在一片关于审计业务约定的有效性管理的简短的专题论文中,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3号文件,明确指出了一些应适用于所有有效且高效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程序。这些程序包括:规定工作文件的形式与内容、审计方案的建设与使用、关于内部控制的调查问卷和流程图的使用以及一些法定要求披露的会计准则中指出的清单。Willson和Root在他们的文献中推荐使用一定数量的审计管理工具和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审计手册,问卷和清单,任务授权形式,项目预算,项目报告,审计方案和项目控制质量综述。Ratliff等人讨论出十二个审计管理辅助项目,包括:工作授权形式、审计清单、审计员分配形式和分配板、工作时间控制表、工作论文指标、审计方案、会议议程、工作文件、工作文件审查表、总结发现、报告审查签收表、并报告释放控制片。
Bacsik和Rizzo鼓励及时审查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审查控制表”来确定每个审查员的责任区并监测公开审查的范围。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公开项目清单”,以监测那些尚未解决的审计问题。
然而,这些资料中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囊括所有应予以审计监督项目的连贯的结构。他们不仅没有就具体使用什么技术可以得出一些实证证据作出解释,而且实际上没有提供一些用于内外部审计的技术方面的相关建议。另外,也没有任何关于如何制定出完整的审计工作表的建议。因此,本文将研究探讨在内外部审计中的审计监督技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术。课题研究假设
似乎多方因素都表明,审计监督与外部审计的关系比与内部审计更加密切。例如,在外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审计风险比内部审计更高,尤其是一些暴露在个人和公司的审计人员面前的风险。某位内部审计师可能会因为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错误而仅仅失去工作,但外部公共审计人员却可能因为面向更为广泛的公众,而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样的,错误的内部审计报告可能误导管理决策,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个别组织的利益造成直接损害。因此,内部审计报告所带来的风险,也相对的仅限于个别公司。但与此不同的是,外部公共审计报告的公开发表,将审计公司暴露于更加广泛的审查和可能面对的相应法律惩罚之下。
此外,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供公共审计的外部审计公司可能将利润动机大量的施加给个别公司内部审计环节中,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同时,更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期望差距”也在给逐渐增多的的审计保证施加着很大的压力。而内部审计组织,因为他们的雇主也在面临着与之类似的压力,诚然,这些来自经济、效率、有效性的一系列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至少这些内部审计组织间接或直接面对的威胁并没有那么大。
越来越大的风险和经济压力最终可能导致对一些外部审计师的审计项目控制得更加严格。
最后,内部审计的活动范围重点几乎覆盖了整个财务报告,这要比对外部审计的范围更为广泛。另外,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包括:遵守测试、检测性能,甚至还涉及简单地探索潜在审计风险,这也和外部审计不尽相同。基于不同的工作性质和技能而分配的审计工作,往往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之间,在各自所需的审计监督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一差别由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指定。
外部审计是对完整的财务报表表达审计意见,其审计范围和工作重点在不同的外部审计中都不如内部审计来的广泛,因此,需要更多的审计监督。
除了应用于外部和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技术,本文还研究比较了审计监督控制对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相对重要程度。这项研究还比较了内部和外部审计两种审计类型下的的监督控制。这项研究仅限于新西兰。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I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 Supervision
Richard L.Ratliff, Richard L.Jenson and James C.Flagg
Source: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Vol.8 No.2, 2006, pp.9-16.© MCB University Pre, 0268-6902 Introduction Audit project supervision includes all activities neceary to aure that audits are conducted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Supervising an audit project starts with the initial plan and ends only upon completion of any follow up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the audit report presented to management.The New Zealand Society of Accountants prescribes in its Auditing Standards that audit engagements be properly planned and supervised.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 with headquar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gional chapters in New Zealand, also provides in its Standards for Profeional Practice of Internal Auditing that audit work should be properly planned and supervised.An important part of overall audit project supervision is the supervision of audit work once the plan has been approved.The IIA standards specifically provide that audit projects should be “properly supervised”, which includes[2]: ● instructing auditors on their aignments;● seeing that the approved audit programme is carried out;● determining the adequacy of audit working papers;● determining the adequacy of audit report;● determining that the audit objectives are met;● documenting and retaining evidence of audit supervision.The New Zealand Society of Accountants, in Auditing Standard 4, prescribes that “The auditor should carefully direct, supervise and review work which is delegated to aistants.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the term supervision includes ”direction“, ”supervision“, and ”review“ as prescribed in AS 4.Direction, according to AS 4, includes ”informing aistants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ocedures“ aigned to them, and ”informing them of
matters...that may affect the nature, timing and extent of audit procedures“.The standardlists time budgets, planning memoranda, and written audit programmes as appropriate means to direct audit work.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AS 4, should include monitoring the progre of audit work being alert to conditions requiring modifications in planned audit work, and resolvingquestions of profeional judgement among personnel.The standard also specifies
that the work of each aistant should be reviewed.While these provisions by the IIA and the New Zealand Society of Accountants offer some guidance regarding objectives of audit supervision, they do not give much
guidance on how those objectives are to be achieved, beyond the Society's very brief and undefined list of time budgets, planning memoranda and audit programmes.How should audits be managed and audit teams supervised? What common devices are actually used to supervise audit projects for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audits?
Both the Society's and the IIA's standards are very quiet in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Academic and Profeional Literature Likewise, the academic and profeional literature is remarkably quiet in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and is eentially silent of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audit supervision.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related to audit planning and scheduling.Kearns and Myott also discu the use of job control numbers and job control logs in the overall executive management of audit functions.Yet none of these studies
addrees specific supervision techniques for individual audit projects.Defji[9], in a short treatise o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udit engagements, using as a reference the International Audit Guideline No.3, specifies certain procedures which should be applied on all audits for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quality control.These procedures include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working papers,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audit programmes,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internal control questionnaires and flowcharts, and checklists covering statutory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Willson and Root[11] recommend a variety of audit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ques in their manual.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audit manuals, questionnaires and checklists, aignment authorization forms, project time budgets, project reports, audit programmes, and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reviews.Ratliff et al.discu 12 audit project management aids, including: job authorization forms, audit checklists, auditor aignment forms and aignment boards, job time control sheets, working paper indexes, audit programmes, meeting agendas, working papers, working paper review sheets, summary finding sheets, report review sign-off sheets, and report release control sheets.Bacsik and Rizzo[13] encourage timely review of audit working papers, recommending ”review control sheets“ to identify each reviewer's area of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for monitor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ing open review areas.The authors further suggest an ”open items list“ to monitor unresolved audit iues.None of these references, however, offers a cohesive structure in which to consider the supervision of audit projects.Nor do they offer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what techniques, either those recommended or others, are actually used on internal or external audits.Nor is there any suggestion as to how complete the lists are.Therefore,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xamines which audit supervisory techniques are practised on external and internal audits.Considerations for Hypotheses A variety of factors would seem to suggest that external audits probably are more closely supervised than are internal audits.For example, the risks facing external audits seem greater than those of internal audit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risk exposure to the individual auditor and the firm.An individual internal auditor may lose his or her job due to serious error in audit work, but an external auditor, because of a much broader public constituency,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penalties as well.Similarly, erroneous internal audit reports may misinform management, restricting direct harm to the individual organization.Consequently, the risk posed by internal audit reports to the individual firm is relatively restricted.On the other hand, external audit reports are iued publicly, exposing the auditing firm to extensive general scrutiny and poible legal action and penalties.Further, the profit motivation of external auditing firm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ould seem to put extensive preure on individual audits for economy and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as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an ”expectation gap" is exerting extensive preure for greater audit aurances.While internal auditing groups, because of similar economic preures against their employers, certainly also must be experiencing such preures for econom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 at least indirectly, the direct threat to those internal auditing groups would not seem to be as great.The greater risk and economic preures could reasonably lead to tighter control of the audit project on the part of external auditors.Finally, internal auditing is practised over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activities than is external auditing, which focuses almost exclusively on matters related to financial reporting.Also the purposes of internal audits vary considerably, including testing compliance, examining performance, or even simply exploring potential risks.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audit work and the skills of the aigned auditors, the degree of audit supervision is likely t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o vary considerably from audit to audit.Such variation is even prescribed by IIA standards(IIA, 280.04)[1].External audits are conducted to expre opinions on the integr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The range and focus of audit activity among different external audits is likely to be narrower than on internal audits, leading to more consistent audit supervisory requirements.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empirically which audit supervisory techniques are actually practised on external and internal audit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relative degree of supervisory control exercised over external audits with that of internal audits.The study also compares the variability of supervisory control within each claification — internal and external.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New Zealand.25
1.为方便大家书写论文,统一格式,我将邹老师发在群里的“西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做了统一的修改,望大家严格按照指定的要求填好可以填写的空格处。2.大家可以在学校的校园网......
浙江理工大学成教毕业论文0.引言所谓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层面进行改造。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引入信息化观念,在科研、生产、营销和办公等方面广泛......
2012届师范类毕业生教 研 文 章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 学生姓名:吴丽娟 学 号: 200902010728 班 级: 09级7班 专 业: 语文教育 系 别:人文科学系 指导教师: 薛娜日 期: 2012 年 5......
《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摘 要: 房地产行政管理是房地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总结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案,分析了教学内容和该课程的考核内容,着......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专科生毕业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前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前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