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复习指导纲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武术理论复习提纲”。
理论考试复习指导纲要
一、填空题型:
1、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示范时,尤其是分解示范和领做示范都拌有口令。一般采用的口令有三种。即:常用口令、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和提示性口令。
2、在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难度的分值为2分,其中动作难度的分值为1.4分,连接难度的分值为0.6分。
3、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其特点有三:一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二、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三、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与示范。
4、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5、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和流派颇多,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其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常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
6、武术源于我国古代的狩猎和战争,它是搏斗技术与经验的总结。
7、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以流动面较广的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
8、在古代传统养身中,人们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侵袭、防病健身所出现的导引术、气功,诸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可以称为中国传统健身术或体育养身方法,但其不属于武术的范畴。
9、在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将裁判组分成了三组,即A、B和C组。其中A组评判动作质量,B组评判演练风格,C组评判动作难度。
10、唐
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时,裴旻
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有与 李白 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
11、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1910 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1918
年成立“中华武术会”,1926 年成立“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等武术团体,它们对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太极拳是一种 柔和、缓慢、轻灵 的拳术。它以太极十三势为其基本动作。
13、武术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急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
14、武术个人项目竞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
15、长拳是以拳、掌、勾为其基本手型和弓、马、仆、虚、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16、棍术乃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它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17、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性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18、意想运动是通过有意想象复现所要完成的动作和套路。意想中参与运动的有关肌肉产生微弱变化,人的心理状态是跃跃预试。
19、对练是在单人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20、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场地为长14 米、宽 8 米;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 16
米、宽为14 米。
2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主要运动形式的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包括 散打、太极推手、和 短兵 三项。、、;
23、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常用的讲解的方法形象化讲解,口诀化讲解,单字化讲解 和
术语化讲解。
24、象形拳是以攻防动结合模拟各种动物形态或人物形象所组成的拳术。常见的有螳螂拳、鹰爪拳、猴拳等。
25、棍术扫棍力点在棍前端,点棍力点在棍梢,撩棍力点在棍前端,劈棍力点在棍前端。
26、武术初学者在做弓步时常出现后脚拔跟,掀掌;后腿屈膝等问题;在做虚步时则容易出现弯腰和上体前俯,虚实不清、后腿蹲不下去等问题。
27、唐
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时,裴旻
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有与 李白 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
二、判断题型
1、宋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中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三节棍属于软器械,双节棍属短器械。(×)
3、武术竞赛中的集体表演是以8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4、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器械接触线外地面或身体某一部位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而扣分。(√)
5、在最新套路竞赛规则中,倒地或器械掉地一次均被扣除0.3分。(√)
6、武术授课普遍采用的基本形式是串联形式。(×)
7、在需要进行分解示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是先分解,后完整。(×)
8、推掌的力点在掌沿。(×)
9、在武术图解文字说明中,左(右)或右(左)是左右同时的意思。(×)
10、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规定武术传统项目的单练不得少于50秒。×
11、武术教学结构为闭环结构。√
12、“武举制”最初始于秦朝。×
13、砸拳的力点在拳背。√
14、在最新套路竞赛规则中,器械的任何部位触及场外扣0.1分。×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0年发行第一枚武术邮票,其画面是太极拳。√
16、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凡是身体正面行进的动作,可做侧面示范。√
17、在武术图解中的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行进的路线。√
18、截拳道的创始人为香港著名武星成龙。×
19、意想运动是通过有意想象复现所要完成的动作和套路。√ 20、在最新套路竞赛规则中,器械的任何部位触及场外扣0.1分。×21、1953年,我国各地体育院系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22、在需要进行分解示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是先分解,后完整。(×)
23、简化太极拳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
24、形意拳属于内家拳的范畴。(√)
25、在一个动作里含有擒纵或拿打的特征,这类动作可采用分解示范教学。(√)
26、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27、1955年,我国各地体育院系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29、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应遵循先分解后完整的原则进行。(×)
28、集体表演是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表演,可变换队形与团案和采用音乐伴奏。
三、选择题
1、时期乃中国传统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D
A、秦朝 B、三国 C、唐宋 D、明清
2、下列腿法中,属于屈伸性腿法。A
A、鞭腿 B、正踢腿 C、侧踢腿 D、外摆腿
3、年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着武术将首先在亚洲扎下根基,走进亚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D
A、1984 B、1985 C、1986 D、19874、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0年发行第一枚武术邮票,其画面是
。B
A、形意拳 B、太极拳 C、八卦掌 D、剑术
5、系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所创。A
A、五禽戏 B、八段锦 C、十二段锦 D、导引养身功
6、下列哪种拳术属于象形拳? C
A、南拳 B、通臂拳 C、醉拳 D、侠拳
7、《中国武术史料集刊》,为 有关机构编辑,旨为出版《中国武术史》做准备。A A、台湾 B、香港 C、北京 D、四川8、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 C。
A、中华武士会 B、致柔拳社 C、精武体育会 D、武当太极拳社
9、《中国武术史料集刊》,为 A 有关机构编辑,旨为出版《中国武术史》做准备。A、台湾 B、香港 C、北京 D、四川
10、A 系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所创。
A、五禽戏 B、八段锦 C、十二段锦 D、导引养身功
11、“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 B 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但不具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意义。
A、秦朝 B、南朝 C、北朝 D、三国
12、在最新武术竞赛规则中,难度的分值为2分,其中连接难度的分值为 B。
A、0.5 B、0.6 C、0.7 D、0.8
13、太极拳中的揽雀尾是由 D 种技法组成的。
A、1 B、2 C、3 D、414、C 属于象形拳。
A、形意拳 B、地躺拳 C、武松脱靠拳 D、迷踪拳
四、简答题型
1、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的位置有何规律?
答:(1)、教师可以在横队的排头、排尾连线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位置示范;(2)、教师可以在相向而立的二列横队之间的空地位置示范;(3)、教师可以在半圆弧形或马鞍形的队形中间位置示范。总之,无论采用哪种队形,教师都应设法使学生比较清晰地观察到示范动作。
2、解释在武术活动中,练武者行抱拳礼的动作要求及其含义。
答:即右拳左掌相抱,曲臂前伸,正立,目注受礼者,以示敬意。这种礼示:右手握拳表示尚武,以武会友;左掌曲拇指、余指伸直并拢,表示不自大和四海武林同道团结齐心、发展武术(1分)。
3、简述武术的教育价值。
答:武术是一种武技,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体系。在学习武术时应注重武德,可以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4、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哪些?
答:(1)、基本技法;(2)、动作规格;(3)、攻防技术;(4)、关键环节;(5)、易犯错误。
5、试写出简化太极拳24势动作名称。
6、武术套路教学中常用的纠错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常用的纠错的方法有:慢解领做法,语言提控法,静站体验法,助、阻合力法,保护帮助法,附设条件法,素质补缺法,讲示攻防法,对比求异法和避免干扰法等等。
7、试析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及涵盖方面。
答:武术内外兼修言简意赅地反映了其文化属性,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体育技能的层面,它以阴阳哲学为基础,体现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1分),如武术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等(1分)。“内外兼修”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武术锻炼最求外在的形健和内在的神韵,以达到身心兼备(1分);
二、武术强调练“外”,又强调练“内”。通过武术锻炼可以外强筋骨,更可提高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亦即所谓的“内外兼修”的整体运动观(1分);
三、武术最求德艺双修,既强调技术的精益求精,同时还强调武德修养(1分)。
五、问答题型
1、简略说明看图自学武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
(一)看图方法:
1、先看分解动作图和身体各部(包括器械)运动路线,然后详细阅读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动作过程和要领;
2、按照图和文字说明的顺序边看边做,学会几个或一组动作;
3、掌握动作的上下肢配合,反复练习,使之熟练;
4、按照要领和要求反复体会动作;
5、每看图学完一组动作后,要连接起来复习,然后再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巩固;
6、为提高学习效果,可以三人一组,其中一人阅读图解,一人做动作,一人检查,然后互授。
(二)注意事项:
1、通过图解学练武术动作和套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反复实践,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才能逐步掌握武术图解知识的规律。
2、遇到复杂的动作时,可先学下肢动作,再学上肢动作,然后上下协调配合起来。
3、武术运动中的“眼法”,要求运动时做到“眼随手动”;静止时的“目随视注”。但在图解文字说明中只写到“目随视注”,而未写明运动过程中“眼随手动”的变化。这一点在学会动作后的练习中有特别注意。
4、有些书上的插图并没有将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全部用箭头表示出来,因此,要详细阅读文字说明,一面漏做或错做动作。
5、初学时,要定好方向,不要经常变换位置。否则,容易弄错方向,影响学习效果。
2、试写出“冲拳”的动作说明、要点与要求、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
答:
一、动作说明:冲拳分平拳与立拳两种。两脚左右开立,抱拳于腰间,挺胸、收腹、直腰,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后,右前臂内旋,力达拳面,臂伸直,高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左右可交替进行。
二、要点与要求:出拳要快速有力,有寸劲,做好拧腰、顺肩、急旋臂的动作。
三、练习步骤:
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快速有力。
2、结合各种步型、步法和腿法做冲拳练习。
四、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冲拳时肘外展,使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前脚先不着地,等支撑腿下蹲后再以脚尖虚点地面成虚步。
2、冲拳无力。
纠正办法:强调紧握拳和肩下沉,冲拳时,前臂要内旋,动作快速。
3、冲拳过高和过低。
纠正方法:可在练习人前面设一与肩同高的目标,强调向目标击打。
3、试写出“正压腿”的动作说明、要点与要求、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自己找)
4、写出“虚步”的动作方法、要点与要求、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
答:
一、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度,屈膝半蹲,左脚脚尖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眼向前平视,左右脚可交替进行。
二、要点与要求: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三、练习步骤:
1、可先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进行练习;或先把姿势放高一些,然后逐渐按规格要求做正确的动作。
2、逐渐延长练习时间。
3、可结合手型、手法练习。
四、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虚实不清。
纠正方法:前脚先不着地,等支撑腿下蹲后再以脚尖虚点地面成虚步。
2、后退蹲不下去。
纠正办法:可做单腿屈蹲或双腿负重屈蹲等练习,以发展下肢力量。
5、简述《中华新武术》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
答:《中华新武术》的“新”的意义之一在于它被确定为当时在全国推行的“正式体操”(2分),从此西方的“体操”概念与中国传统的武术不是名义上而是实质上结合在一起了(1
分)。它不仅对学校,对社会,乃至对当时的北京体育研究社等民间武术社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分)。
《中华新武术》的“新”还体现在实施教材的教学方法上(1分)。它借鉴西方兵操配以口令的形式,从简单易学的武术基本动作入门,先单式教练,后连贯成套教练(1分);既有单操团体教练,又有对操团体教练(1分)。教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至今仍是院校武术的经典教法(1分)。
《中华新武术》不仅在教学法方面对近、现代中国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倡导者在吸收“兵式体操”的时候,也认同了西“体操”的运动形式(1分)。接受了西方体育的竞技思想(1分)。
如果《中华新武术》仅为军警之术,如果《中华新武术》没有列入学校体育,如果《中华新武术》的倡导者们不再作武术表演和竞技的探索,那么《中华新武术》只能停留在兵操阶段(2分),西方的体育科学思想和方法就不可能通过武术这个渠道融入中国主流社会的教育和体育之中去(1分)。《中华新武术》是先驱者们探索救国图存的众多尝试中的一种,虽然它不可能从本质上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面貌,它的命运是短暂的,有其悲剧性的一面(1分),然而,它对武术的贡献却是突破性的,它成功地将西方体操的方式、体育教学的方法(1分),以及竞技运动的思想注入传统武术之中,给中国武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1分)。
UIC体育保健课复习纲要(09冬版)一、填空题、选择题的复习范围: 1.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
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做法察右中旗二中李儒驿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
第一章 武术概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纲要 复习题 1.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