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_湖南芙蓉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43: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芙蓉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湖南芙蓉镇”。

何处有芙蓉

——观《芙蓉镇》有感

0952班 李鑫欣090713003

5一、导演介绍

导演谢晋,出生书香门第,父辈希望他继承祖业,但他却热衷戏台,上天给予了他拍戏的天赋,所以他一生夺得无数影界荣誉,曾三次担任中国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在威尼斯电影节等国际级电影节中担任过评委。所以网上有人评价:谢晋是为电影而生的,是电影的召唤,他才来到这个纷繁的人世间。谢晋当了50多年导演,拍了几十部电影,电影给他带来欢乐与荣耀,带来艰辛与痛苦。谢晋育有三子一女,两个儿子患有智障,所以他作为两个残疾孩子的父亲,始终倾情关注残疾人事业。

谈到谢晋电影,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会谈到它和中国政治的密切关系,他的电影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电影,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他紧跟时代的节拍,通过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冷静观察和深情触摸,以精湛的电影艺术,重塑和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实政治风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动态轨迹。他的影片不断地寻找和创造一种信仰体系, 一种对于现实统治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信仰,这个信仰对于谢晋电影世界中的一切拥有绝对的权力,任何对于这种权力的背叛就会遭到无情的评判和否定。如《牧马人》《红色娘子军》《芙蓉镇》等等,相比那些热血方刚的革命电影,他更愿意在荧幕上展现伟大坚强、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从她们身上或许更可以凸显历史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

二、电影简介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上,“豆腐西施”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以卖米豆腐为生,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不久,“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组长,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分子,而胡玉音家却被划成“新富农”,新屋被查封,黎桂桂也被逼自杀了。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被降职,谷燕山被撤职。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芙蓉镇笼罩在恐怖阴影当中。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对她真诚关怀和帮助,同病相怜的两个人相爱了。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厄运又一次降临,秦书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因怀孕而监外执行。冬去春来,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而已经疯了的王秋赦,终日敲着破锣,嘶哑着嗓子叫嚷:“运动了,运动了„„”

三、角色分析

电影力图描绘共和国“红色恐怖”最如火如荼的十余年的整幅图景。直接书写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年代,甚至一个宏观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已经脱离了原始社会,而尚未迎来共产主义。这种尚未成型的社会状况与芙蓉镇这一名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否是人们将对共产主义的美好向往投射到镇名上,从而讽刺了

畸形的年代的侧影。影片以身体为政治符号,向我们展示了人的身体作为一种社会的建构,被赋予了超越身体外观的意义,如约翰·奥尼尔所言:“我们的身体就是社会的肉身。”身体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

影片中的“国营大姐”李国香便突出说明了这个道理。李国香作为“极左路线”的代表人物,她的形象既是当时特定社会价值的塑造,也是个体期望获取政治权力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她将自己牢牢捆绑在主流权力话语的战车上,并自觉运用权力的表征符号塑造自身形象。在这种革命文化的构型中,革命女性常常被作为一种剥离主观性别感受和性别需求的身体出现,女性身份被弱化,阶级身份被强调,女性的身体被投射在男性化的政治语境与权力关系中得到阳性的阐释。

秦书田作为一个被打倒的“右派”的角色,他在社会前台呈现自我形象时,总是通过各种半疯半癫的身体表征,使人们对其形成“秦癫子”的印象。他在强权面前的滑稽表演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下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是思想扭曲之下的存在方式。他的表演并非屈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只不过是将它戏谑化了。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众多知识分子在反右斗争以及“*”压迫下韬光养晦的文化人格。他神似王小波笔下那些大智若愚的男主角,有着一种尼采崇尚的“悲剧式的乐观精神”。他大方地接受别人套上他头上的反派帽子,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癫狂勇敢而不失浪漫。好好地活着,这在现代社会看起来是多么容易的一个基本生存起点,在那个自我作贱的年代不是一件易事。秦书田不是一个揭竿而起的英雄,他的“自保”就是他的抗争,保住了良知,保住了幸福,保住“人心不死”的希望。

而在黎满庚这个角色身上则集中体现了“*”中普通人面对利益冲突的道德困境,这种在忠诚与背叛、道义要求与自保本能之间的激烈挣扎,具有广泛的社会透视意义。当“人踩人”成为一种必需的存活方式并在无形中被合法化时,这注定是民族心灵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创伤,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可怕的人性悲剧。

女主角胡玉音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子,勤劳美丽贞烈。如果她是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花,那么,爱情就是一汪滋润她的池水。但是,那个年代,美丽也是一场浩劫。当她在四清运动开始时被划为“新富农”时,她就似一朵被粗暴采摘的芙蓉,丢弃于坑洼的石板街,无助,绝望,开始迅速地枯萎。

四、拍摄手法分析

影片中多次运用闪回镜头,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胡玉音被划成“新富农”后思念丈夫那场戏,首先用一个特写镜头突出神情木然的胡玉音,惨淡的青灰色月光映照着她那呆滞无神的脸,接下来就用充满温暖调子的闪回镜头把胡玉音和丈夫桂桂由相识、恋爱、结婚的幸福时光展现出来,这一悲一喜、一冷一暖的强烈对比,既映衬出胡玉音极度的痛苦、悲哀与孤寂,又折射出极左路线与人性、人道的背离。后面又如谷燕山醉酒后风雪归途那场戏,蒙冤受屈的谷燕山,喝得酩酊大醉踉跄在漫天飞雪清冷无边的夜色中,此时插进一组火红的战斗生活画面,这种冷暖对照闪回镜头,构成一幅凄清悲怆、催人泪下的油画,从而对荒诞的政治运动进行了有力的反讽。

同时,象征性镜头的运用也大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石磨和锣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石磨的“使用——废弃——偶尔使用——使用”,既是胡玉音悲剧命运的形象表达,也是历次政治运动的象征性演绎;而锣由最初的“完好”到结尾的“破旧”,既折射出政治运动的频繁又暗示了政治运动已经“破”了。

五、背景探究

就影片中的历史背景而言,这场6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四清运动”,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四清运动”初期,在农村,只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随着运动发展,后来,就演变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了。随后组织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并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而“四清运动”也是基于因“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空前的社会政治危机。当时,在关于如何认识及处理这一危机上,中央领导层出现了分歧意见。于是,毛泽东决定以阶级斗争为武器,在城乡发动一次“四清运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拒绝党内不同意见。

由于“四清运动”对社会矛盾的错误判断,把多种性质的社会问题,甚至工作问题错误归结为“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因此,运动中出现了大量斗争、体罚和侮辱人格的残酷斗争的现象,使许多无辜群众蒙受不白冤屈,遭到沉重打击。在《芙蓉镇》中开大会、搞运动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和基层领导干部建设祖国的积极性,无谓的消耗了发展所需的宝贵时间和国力。“四清运动”,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毛泽东为*打到刘少奇而做的前期铺垫,是*的一次最接近实战的预演。

造成“四清运动”的原因,首先,从国内形势看,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使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其次,从国际形势看,主要的因素就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周边局势的恶化,引发毛泽东对“反修防修”的战略思考。

“四清运动”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大的浩劫—“文化大革命”。在电影中,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被在脖子上挂满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这是影片中一巨大的讽刺,这与前面李国香诬陷谷燕山形成呼应,都是假借正义公正之名对私人情感领域和隐私的侵犯。

五、结语

谈到影片的结尾,王秋赦敲着破锣、喊着“运动了”走到米豆腐店前,讨了碗吃后,“运动了”的喊声依旧不绝,直至最后。这个结尾非常耐人寻味,对历史和人性的审慎令导演以这样忧虑的方式收束全片,虽然王秋赦的房子已塌、人也流落街头。其实他才是那个时代最悲惨的产物——最弱的弱者。疑惑在于,像李国香那样真正应该向新时代认罪的人,却带着时代卑鄙的光荣,堂而皇之步入新时代中坚阶层,没有一点点悔意。而就是因为思想上的错误,无数为国鞠躬尽瘁的将领、知识分子都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四清运动”、“*”让我们意识到,依法治国、民主政治、避免独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多么重要的条件。

黄金时代,二十余载的年华,却在心上刻下了百年的沧桑。所以活下来的是这样的人:违心隐忍的。人性被放大,被捆绑,被考验,很多人没能捱到最后—

—他们以生命的陨落为代价,化作燃烧的流星,试图划破夜的黑;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在妥协自保中扭曲自己的灵魂;但是,伟大而坚韧的人格终将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辉,化作破晓时的第一道曙光。

《芙蓉镇》

当历史遇见影视——由《芙蓉镇》谈影视史学082014016 徐迟前言罗森斯通(Robert A.Rosentone)曾描述过:“30多年前当我还是UCLA的研究生时,历史刊物上从来不会提到影视,若我们表示......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影评一部片子不会被人忘记,使所有人产生共鸣,给人以警醒,又不失艺术性,最重要的是如果他揭示了这个社会上的触动上层建筑最敏感的神经,并且是深深的把上层建筑的曾经的震颤......

芙蓉镇观后感

历史中人性的善恶说起《芙蓉镇》,之前在高中时看过这本书。这次能够在毛概课上看到谢晋导演拍摄的电影,很激动。电影很尊重原著,很真实,演员的表演很到位,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我......

芙蓉镇观后感

《芙蓉镇》观后感地理科学学院罗婉莹 20112601094《芙蓉镇》这部电影是由古华同名小说《芙蓉镇》改编而成讲述了文革时期芙蓉镇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芙蓉镇上发生的那些事情......

《芙蓉镇》有感

灵魂的拷问——观《芙蓉镇》有感读罢古华的《芙蓉镇》,心中不禁升起一阵感慨历史、反思历史的苍凉感。古华这部小说,以一个湘南小镇为主要背景,主要叙述以卖米豆腐为生的个体户......

下载芙蓉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芙蓉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湖南芙蓉镇 芙蓉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