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_悼亡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41: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悼亡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前言】

《赠别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牧为一位红颜知己而作,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注解

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2、尊:酒杯。

【翻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鉴赏】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

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译文及赏析

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译文及赏析《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译文及赏......

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译文及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译文及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杜牧古诗《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

杜牧古诗《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时为当地一位美丽的年轻歌女所写,为抒发两人离别时不舍和感伤而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

赠别原文及赏析

赠别原文及赏析......

下载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