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_数列极限及其性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39: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列极限及其性质”。

极限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极限思想和方法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3个常用极限时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师:高中数学中的求极限问题,主要是通过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把所求极限转化成三个常用极限:lim1=0,limC=C,limqn=0(|q|

nnnn例1:求下列极限:

7n33n2n(1)lim 3n4n1

师:(1)中的式子如何转化才能求出极限.

生:可以分子、分母同除以n3,就能够求出极限.

师:(2)中含有幂型数,应该怎样转化?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n-1结果如何? 生:结果应该一样.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或2,能否求出极限?

n

n-

1(二)先求和再求极限 例2 求下列极限:

由学生自己先做,教师巡视.

判断正误.

生:因为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加、减、乘、除的情况.此题当n→∞,和式成了无限项的和,不能使用运算法则,所以解法1是错的.

师:解法2先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分子的和,满足了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条件,从而求出了极限.第(2)题应该怎样做?

生: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先求出分母的和.

=12. 师:例2告诉我们不能把处理有限项和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随意地搬到无限项和的问题中去,要特别注意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

例3求下列极限:

师:本例也应该先求出数列的解析式,然后再求极限,请同学观察所给数列的特点,想出对策.

生:(1)题是连乘积的形式,可以进行约分变形.

生:(2)题是分数和的形式,可以用“裂项法”变形.

例4设首项为1,公比为q(q>0)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怎样表示?

师:看来此题要分情况讨论了.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讨论结果,解法如下:

师:本例重点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能够使复杂问题条理化.同

(三)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 师:利用无穷等比数列所有各项和的概念以及求极限的知识,我们已经得到了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公式:

例5计算:

题目不难,可由学生自己做. 师:(1)中的数列有什么特点?

师:(2)中求所有奇数项的和实质是求什么?

(1)所给数列是等比数列;(2)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

(四)利用极限的概念求数的取值范围

师:(1)中a在一个等式中,如何求出它的值. 生:只要得到一个含有a的方程就可以求出来了.

师:同学能够想到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非常好,怎样得到这个方程? 生:先求极限.

师:(2)中要求m的取值范围,如何利用所给的等式?

|q|<1,正好能得到一个含有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就能求出m的范围.

解得0<m<4.

师:请同学归纳一下本课中求极限有哪些类型? 生:主要有三种类型:

(1)利用极限运算法则和三个常用极限,求数列的极限;(2)先求数列的前n项和,再求数列的极限;(3)求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 师:求数列极限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要注意公式使用的条件.

生乙:要注意有限项和与无限项和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问答,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必要的补充.

(五)布置作业 1.填空题:

2.选择题:

则x的取值范围是[ ].的值是[ ].

A.2 B.-2 C.1 D.-1 作业答案或提示

(7)a. 2.选择题:

(2)由于所给两个极限存在,所以an与bn的极限必存在,得方程

以上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酌情选用.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掌握常用方法,深化学生思维. 数学中对解题的要求,首先是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寻找最常见的解题思路,当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即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常用方法只停留在会用是不够的,应该对常用方法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把这种思维方式加以运用.例1的设计就是以此为目的的.

2.展示典型错误,培养严谨思维. 第二课时

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计算数列的极限

2、掌握重要的极限计算公式:lim(1+1/n)n=e 教学过程:

一、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如果liman=A,limbn=B,那么

(1)lim(an+bn)= liman+ limbn =A+B(2)lim(an-bn)= liman-limbn =A-B(3)lim(anbn)= liman limbn =AB(4)lim(an/bn)= liman/ limbn =A/B(B0,bn0)注意:运用这些性质时,每个数列必须要有极限,在数列商的极限中,作为分母的数列的项及其极限都不为零。

数列的和的极限的运算性质可推广为:如果有限个数列都有极限,那么这有限个数列对应各项的和所组成的数列也有极限,且极限值等于这有限个数列的极限的和。类似地,对数列的积的极限的运算性质也可作这样的推广。注意:上述性质只能推广为有限个数列的和与积的运算,不能推广为无限个数列的和与积。

二、求数列极限

1、lim(5+1/n)=52、lim(n2-4)/n2=lim(1-4/n2)=13、lim(2+3/n)2=44、lim[(2-1/n)(3+2/n)+(1-3/n)(4-5/n)]=105、lim(3n2-2n-5)/(2n2+n-1)=lim(3-2/n-5/n2)/(2+1/n-1/n2)=3/2 分析:由于lim(3n2-2n-5)及lim(2n2+n-1)都不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应用商的极限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为了能应用极限的运算性质,可利用分式的性质先进行变形。在变形时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中含n的最高次数项。

4、一个重要的数列极限

我们曾经学过自然对数的底e2.718,它是一个无理数,它是数列(1+1/n)n的极限。lim(1+1/n)n =e(证明将在高等数学中研究)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lim(1+1/n)2n+1 =lim(1+1/n)n (1+1/n)n (1+1/n)=ee1=e2 lim(1+3/n)n =lim[(1+1/(n/3))n/3] 3=e3

分析:在底数的两项中,一项为1,另一项为3/n,其中分子不是1,与关于e的重要极限的形式不相符合,为此需要作变形。其变形的目标是将分子中的3变为1,而不改变分式的值。为此可在3/n的分子、分母中同时除以3,但这样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即分母中的n/3与指数上的n以及取极限时n不相一致,为此再将指数上的n改成n/33,又因为n与n/3是等价的。

lim(1+1/(n+1))n=lim(1+1/(n+1))(n+1)-1=lim(1+1/(n+1))n+1/lim(1+1/(n+1))=e

练习:计算下列数列的极限

lim(3-1/2n)=3

lim(1/n2+1/n-2)(3/n-5/2)=5

lim(-3n2-1)/(4n2+1)=-3/4 lim(n+3)(n-4)/(n+1)(2n-3)=1/2

lim(1+3/2n)2=1

lim(1+1/3n)2(2-1/(n+1)3=18=8 lim(1+1/n)3n+2=lim[(1+1/n)n] 3(1+1/n)2=e3

lim(1+4/n)n=e4

lim(1+1/(n+2))n+1=e lim[(n+5)/(n+4)]n=lim(1+1/(n+4))n=e

lim(1+2/(n+1))n=e2

lim[(n+5)/(n+2)] n=lim[(1+3/(n+2))(n+2)/3] 3/(1+3/(n+2))2=e3

数列极限的运算

第十九教时教材:数列极限的运算目的:继续学习数列极限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解决具体问题。 过程:一、复习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例一、先求极限limn2n1n2n21,再用ε—N定义证明。......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课本数学高二第一学期7.7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利用这些法则求简单的数列的极限。 二.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9月13日)教学目标: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极限的极限。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法则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

数列极限

《数学分析》教案--第二章 数列极限xbl第二章 数列极限教学目的:1.使学生建立起数列极限的准确概念,熟练收敛数列的性质;2.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列收敛性的判别法以及求收敛数列极......

数列极限

§2.1 数列极限概念第二章数列极限§1 数列极限概念Ⅰ.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数列极限概念并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是否收敛.2.掌握无穷小数列概念并利用其证明数列是否收敛于指定......

下载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