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_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0:26: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第 三 届 世 界 传 统 武 术 节

有关省情市情汇编

(市政府研究室

柯玉华

邓勇军 搜集整理)

一、湖北概况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湖北省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靠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070万人。全省设有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黄冈、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仙桃、天门、潜江3个省直管市,1个恩施自治州和1个神农架林区;市辖区(县级)35个,市辖县(市)63个,其中22个县级市,39个县,2个自治县。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在渝、鄂边境切过巫山,形成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境内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之称。

湖北省历史悠久,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湖北省是古代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期,楚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国家。楚庄王曾经问鼎中原,成为霸主,同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齐名,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楚国力更强,同齐、秦、燕、赵、魏、韩一起被称为战国七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楚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是我国诗坛上的千古绝唱。《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当时楚国的歌曲。全国重要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就是楚地兴起传开的。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举起了辛亥革命的大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北伐战争、黄麻起义、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以及将军县——红安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写下了壮丽的篇章。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在鄂北、豫南一带建立江汉、桐柏和豫南行政公署。1949年5月6日,武汉解放。1949年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成立。

湖北历来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相交于武汉市,京九铁路与武汉相连,湖北是名符其实的“九省通衢”之地。京广线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京珠高速公路纵贯省境南北,福银高速公路横贯东西。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南北向铁路干线──焦枝线和枝柳线经省境西部,汉丹和襄渝线横贯全省中部和西北部,共同构成省内外陆路交通运输的主干线。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兼国际备降机场。

湖北水力资源丰富。80年代初,兴建了中国当时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1997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2003年投产发电后,对全国电网的联网和西电东输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旅游资源丰富密集,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兼备。雄伟的长江三峡驰名世界,道教名山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神农架珍稀动物种多,具有良好的生态多样性,是“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野人之迷”令世人关注。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从随州炎帝庙、秭归屈原故里、纪南故城、昭君故里、武汉古琴台、黄鹤楼、三国赤壁直到武汉起义军政府旧址、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二七”纪念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湖北发生。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以耕作业为主,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从上世纪50年代起,湖北是中国工业重点建设地区,利用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了武钢、大冶铁矿、荆襄磷矿、应城石膏矿等大型矿山基地。80年代初,基本建成了以钢铁、机械、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系,是全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湖北已形成武汉——襄樊——十堰蔚为壮观的汽车工业走廊,汽车生产已形成重中轻相结合,改装车与零配件配套的全系列。

二、武汉概况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全市现辖13个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万人。武汉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比杭州西湖6.5平方公里的面积大五倍多。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武汉水运发达,物产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京广、京

九、武

九、汉丹4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6条高速公路及国道在此交汇,武汉正在成为全国四大铁路运输枢纽之一。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第二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已迈入全国四大枢纽机场的行列。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武汉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以及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武汉制造”知名品牌正在涌现。

武汉是商贸金融中心。明末清初,汉口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目前,这座商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千街熙攘。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2万余个,有3家商业企业跻身全国连锁经营企业30强行列,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美国“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商业巨头相继进入武汉,推动了武汉商业贸易发展。武汉金融、证卷交易活跃,中国人民银行和一批国有商业银行在武汉建立了区域性的机构,法国兴业银行在汉设立了分行,10多家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武汉设立了办事机构。武汉坚持“开放先导”战略,世界500强企业已有60家在汉投资,另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汉设立了办事处,其中地区性、区域性总部达到100余家。

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普通高校,70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12万人。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47名。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三、孝感概况

孝感市是湖北省管辖的地级市之一。现辖孝南区和云梦、大悟、孝昌3县,代管汉川、应城、安陆3个县级市。国土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美丽动人的“天仙配”故事发生在这里。

孝感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门板湾、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古墓葬200多处,古建筑40多处,古塞堡180多处。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1000多枚,近4万字,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史学界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发生在孝感,是为“孝感”得名之由。孝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孝感籍将军50名,其中大悟县37名,居全国将军县第七位。

孝感交通区位优越。紧邻武汉,是“1+8”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距武汉市中心5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30公里,距武汉长江码头60公里。京广、汉渝、汉丹、武荆4条铁路,京珠、汉

十、沪蓉3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23条内河通江达海。

孝感资源丰富。富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达40余种,尤以岩盐储量大、开采方便、并伴有优质石膏矿而著称,是名副其实的“膏都”、“盐海”。境内的双峰山、白兆山、泉水寨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有秀色峻丽的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有宜于疗养的“玉女汤池”温泉,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隐居十年的白兆山等十大景区。孝感以麻糖、米酒等特产名闻全国。孝感麻糖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笔题词“中国一绝”,1998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中国市场名牌产品”。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生津暖胃,回味深长。

孝感初步形成了汽车机电、纺织服装、盐磷化工、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优势产业和光电子、精细化工、生活用纸、粮油机械等十大产业集群。拥有年产销过亿的企业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80多家。孝感是国家粮、棉、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产品居湖北省前列。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天然气进入孝感千家万户。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航天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广东维达集团、福建恒安集团、浙江爱仕达集团、达利食品、大洋电机、上海梅林和香港恒发国际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孝感。

四、随州概况

随州市是国务院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辖曾都区、广水市,有55个乡、镇、办事处和国营农场,2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城市。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是特大城市武汉向西北辐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和107、316、312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的“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国家正在兴建的西宁铁路经过随州北部,西宁铁路与汉丹铁路的连接线正在随州建设,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随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卷烟为主的工业体系。车轮、电梯、齿轮、油泵、避雷针等产品在全国均有较高知名度。建成了9个全国农业基地,是湖北省林业、烤烟、蒜薹出口和鳄鱼养殖的重要基地。

随州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大米、优质小麦、优质棉、商品牛基地。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其中黄金、铁、磷矿石、大理石、重晶石、钾长石等18种资源已经开发利用;特产众多,茶叶、香菇、银杏、蜜枣等产品弛名海内外。

五、枣阳概况

枣阳,历史悠久。自秦设蔡阳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1988年撤县设市,现辖17个镇、办、区,1个省管开发区,总人口110万,版图而积3277平方公里。

枣阳,英雄辈出。这里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东汉光武帝刘秀故里。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驾驭“神六”邀游太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枣阳,物华天宝。枣阳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中国桃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岩盐、大理石、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枣阳,文化灿烂。枣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市)。新石器时期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遗存,分别体现了中华石文化、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展示了枣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枣阳产业特色鲜明。汽车及其零部件、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枣阳交通便捷,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316国道、335省道贯穿全境,并与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相通,距离襄樊机场仅30分钟车程。

六、襄樊概况

襄樊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辖南漳、谷城、保康三县,枣阳、宜城、老河口三个县级市,襄城、樊城、襄阳三个城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洲开发区。襄樊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版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78.8万。襄樊市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襄樊有着2800年悠久历史,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襄樊人杰地灵,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传为佳话的刘备“三顾茅庐”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就发生在这里,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樊。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襄樊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襄樊产业特色鲜明、科教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强劲。襄樊是东风公司重型柴油车、轻型车、中高档轿车的重要基地,其中发动机、中重型车桥、座椅等初具核心竞争力,汽车工业占全市第二产业的60%以上,“天籁”轿车年产量已突破6万辆,成为市场青睐的车型之一。襄樊是正在兴起的火电基地,地处北煤南运的路口,投资52亿元的120万千瓦的一期工程已开工,可形成与三峡配套的火力调峰发电基地。纺织、化工、食品、轻工、医化、建材、高新技术、新材料等也是襄樊的支柱产业。襄樊的军工企业为神舟系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神六”航天飞船中,逃逸系统动力源、密封件、座椅束缚装置、双人救生船、抗浸防寒漂浮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均产生于襄樊。

襄樊交通优势突出。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物流中心,有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尤其是孝襄、襄

十、襄荆和魏樊四条高速公路交汇,可与相距1000公里左右的大城市朝发夕至。襄樊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涉外服务、医疗单位等较为完善。

七、老河口市概况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历来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

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

老河口风光旖旎,名胜古迹颇多。市中心有孙中山先生塑像和纪念堂,有李宗仁先生亲笔命名的中心公园,有鄂西北最大的清真寺。历史上著名的“马窟云峰”、“汉水秋清”、“四眼井”等八景,曾使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老河口交通便利。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老河口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

八、谷城县概况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西南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流入汉江。全县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因盛产水稻、棉花,素有“银谷城”之称。谷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九域志》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自西周封谷国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神农文化中心地带和楚文化发祥地之一。

谷城青山碧水,生态宜人,是休闲宜居的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67.5%,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薤山(音卸,xiè),全国百大佛教名寺承恩寺、全国著名天主教堂沈垭天主教堂、南河“小三峡”等旅游胜地汇集,现保存有李宗仁别墅、郎宁别墅,被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

谷城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矿产资源有金、铜、锌、磷等30多种,其中墨晶玉、汉白玉、花岗石、硅石储量丰富,品位高于国家标准,温坪优质矿泉水名列全国第四。白云石、硅石、钛铁等埋藏浅、品位高的优质矿储量都在亿吨以上,优质花岗石储量达1亿立方米以上,极具开发价值。动植物资源繁多,有白鹤、娃娃鱼等15种珍稀动物,有水杉、银杏等18种珍稀树种,是全国木耳、香菇、茶叶、山药等林特产品的重要产地。

谷城县是全省重要的林果特基地,形成了茶叶、蔬菜、食用菌、黄姜四大特色产业;工业形成了汽车、建材、纺织、食品、水电、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发达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

九、十堰市基本情况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1967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成立了十堰市办事处。1969年国务院批准设十堰市,1973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与原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十堰市,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全市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75%,辖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五县和张湾、茅箭两区,代管丹江口市。总人口约35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60多万人。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汽车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素有“百里车城”和“东方底特律”之美誉。全市现有整车生产企业18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00多家,汽车工业资产5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各类汽车年产能力达30余万辆。十堰有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外,国家专用汽车定点生产厂家——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倍受市场青睐的“东风小康”微型车生产企业——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市属实力雄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东风实业公司,正在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双星东风轮胎公司,具有国际水平、国内知名的模具产品生产企业——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十堰市先锋模具有限公司等,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

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密集。道教圣地武当山,人称“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4A级旅游区,是世界公认的一百个必须去的旅游胜地之一。境内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有动摇人类源于非洲“一元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有震惊中外的恐龙蛋及骨骼化石群,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谷、温泉等8大类90多处旅游景点,是华中黄金旅游圈的重要一环。

十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素有“世界水都、亚洲天池”之美誉的丹江口水库,库区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蓄水总量174亿立方米,是目前亚洲水域面积最大的水库,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丹江大坝加高工程已于2005年9月正式动工,按照规划,丹江大坝将从162米加高到176.6米,蓄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290.5亿立方米,每年可向天津、北京调水110-141.4亿立方米,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配置优化中国水资源的战略性工程。

十堰资源富集。全市水资源总量40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0多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340多万千瓦。水域面积154万亩,可养殖水面62.3万亩。生物资源31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机绿茶、山野菜等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余种,有“华中药库”之称,是世界最大的激素药原料基地。十堰的绿松石驰名中外,铌稀土储量居全省首位,金、银、铜、铅、锌等矿产储量居全省前三位,潜在开发价值巨大。

十堰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交通走廊。贯穿十堰的襄渝铁路是华中进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已建成通车的西康铁路是华中经十堰进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十堰被列入国家公路枢纽城市,209、316国道贯穿十堰全境,正在建设中的银川至武汉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十堰至武汉高速公路已于2004年建成通车,十堰至西安高速公路十漫段基本建成,十天高速、郧十高速有望在近两年动工兴建。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十堰拥有东风公司、汉江集团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中央、省属企业,形成了汽车主导产业和旅游、水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一主四大”的优势产业群,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十堰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等殊荣。

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

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定于2006年10月15―19日在我市举行。为......

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官网

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官网会武当 和天下许戈辉、胡一虎激情主持开幕式晚会国际功夫巨星成龙发动汽车引擎。图/记者 张建波序幕: 集结“聚气武当·太岳之约”许戈辉:各位领导嘉......

武术节论文: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赛事运作研究

武术节论文:2010年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赛事运作研究 【中文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大型赛事......

第三届英语节主持词

第三届英语节主持词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我校第三届英语节。学校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同学们实际运行英语的能力,在英语节里......

第三届英语节开幕词

晨光实验学校第三届英语周开幕词(女)Dear teachers and students: Good afternoon! (男)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女)伴着夏天欢快的脚步,我们晨光实验学校又迎来了第三届......

下载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