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莆田市语文中考试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27: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莆田市语文中考试卷”。

2010年福建莆田中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

一、1.听写:请注意听录音(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宣传口号之—),然后用楷书或行书把这九个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2.听一则莆田新闻,完成下面填空题。(3分)(1)4月26日,高速铁路动车组顺利开通。

(2)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开通,给我市老百姓的 带来极大便利,将对我市的 产生深远的影响。

3.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5分)(1)对话中讨论的话题是什么?(2分)

(2)假如你参加了这场讨论,你将发表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

二、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4.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鱼我所欲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出师表》)(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7)“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容易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听说(10分)(8)《游山西村》一诗中,陆游以“,”道出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人生哲理。

(9)“愁”是诗人经常涉及的话题,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两句,对仗工稳,情致缠绵,传达出一缕淡淡的惜春闲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揭示主题的名句“,”,则让人感受到了浓重的乡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以其境过清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0题。(10分)当语言消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消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根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经谈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大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消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 3 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

(选自《晚报文萃》2010年第2期,有删改)

9.语言的消亡有多种原因,请根据文意写出其中的两点。(4分)10.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2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李丹崖

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

她有自闭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我一个黯淡的世界?

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接力开始了,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带着一种刺耳的嘲弄。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去。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只要用心了,写多少都可以。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看——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辛给她们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六岁那年,她的父帝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她是一棵孤单的小草,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不仅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下的第一排的位置,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一个甜甜的香吻!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

后来,她考上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堂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教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评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6期)

11.本文的标题是“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文中哪一句话对这个标题作了诠释?请把这句话摘抄出来。(3分)

12.“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文中“她”前后有什么变化?(6分)

13.文中划线处的景物描写反映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3分)

14.“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义无反顾回到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4分)

15.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她”(或“她”的同学)说些什么?(6分)

(五)名著赏读。(10分)

16.下列各句写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位人物?请写出相应人物的名字。(4分)

(1)“他„„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写的是。(2)“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争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写的是。

(3)“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者,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写的是。

(4)“我撒了一大泡尿,又撒在适当的地方。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灭了。这才把费了多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写的是。17.请从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字数100字左右。(6分)

(1)简述猪八戒到高老庄当女婿至被收伏的经过。

(2)《安徒生童话》中美人鱼的故事曾让我们叹息落泪,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音乐让不同国界、不同民族的人心灵相通,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情感共鸣。生活中跳动着各色音符,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来完成18-20题。

18.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音乐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3分)调查统计表

喜欢曲类 革命歌曲 民歌 流行歌曲 人数 11人 18人 71人

19.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3分)

参考示例:歌曲《我和你》与《中国话》的串台词

“我和你”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一样的黄皮肤,说着一样的“中国话”。请欣赏独唱《中国话》。

20.不少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这个现象引起同学们的热议,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班级为此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筒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四、作文(60分)21.以“走过风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3月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3月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手工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

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福建省中考 语 文 试 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

5月福建省莆田市质量检查语文试题(A卷)

2018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语 文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分数切线

2014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分数切线学校统招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 莆田第一中学417 412 莆田第二中学390 385 仙游第一中学368 334 莆田第四中学389 384 莆田第八中学368 328 莆田第......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满分作文题目

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满分作文题目:请以“_________,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蜘蛛侠„„(2)选择你......

下载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