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3·浙_名胜古迹楹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20: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3·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胜古迹楹联”。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13·浙

浙江省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一)黄文中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平湖秋月,在西湖白堤西端,明代是龙王祠,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建平台,楼侧有‚平湖秋月‛碑亭,为西湖十景之一。每至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充满了诗情画意。出句描写群鱼在平湖里嬉戏跳跃,好像在湖中的峰峦之中穿行。作者在对句中把笔锋从水面忽转天空,群雁在秋月下飞行鸣叫,排成人字形,好像在长天之中写字。鱼跃雁飞,好一派活活泼泼的景象。一个‚穿‛字,一个‚写‛字,突显出动感与生机。上下联在同一位臵上嵌进了‚平湖‛‚秋月‛,与所塑造的意境浑然一体,非常妥帖自然。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二)彭玉麟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上联写平湖秋月的白天风光:云影、波光、红蓼、白苹,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西湖秋光图‛。下联写平湖秋月的夜景,月到天心,湖中及四周的亭阁台榭,分明可见,人坐亭中,清风徐来,把酒相对,如臵身于仙界琼楼

首句写湖上亭台楼阁景物特多,作者倘佯其间,佳趣萌生不穷。量,这里是料看的意思。平篙,即一篙。下联谓吟诗的兴致不能间断,好在无官务缠身,‚清风两袖‛,十分自在﹒可以一路观花赏景,一路觅句寻诗。联语轻灵新颖,语句活泼洒脱。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五)骆成骧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平湖秋月的景色,前人曾云:‚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洁,合水月以观,而合全湖之精神始出。‛本联作者写平湖秋月偏不涉一个‚秋‛字,让读者站在窗内,由此而感受景点之美。穿牖而来的清风暖日,足见此地是休憩之良所;卷帘相见的明月青山,足见此地是观赏之佳处。写出了此地的美景不仅属于秋天,也属于夏天冬天,属于一年四季,永远令人惬意留恋。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沈阗崐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几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此联为沈阗崐应俞樾之请所撰,俞樾书。三潭印月,为杭州西湖景点。上联以故乡胜景衬托‚三潭印月‛。故乡,谓浙江省的德清(俞樾为德清人)。德清的‚仙潭‛即莫干山上的剑潭。石桥建于雍正五年(1727),自南至北,是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下联写“三潭印月”宜入情调。三潭印月

言山光浮动在西湖水面之上,其景宜人;下联‚十分‛是圆满之意,谓圓满的明月照临湖心。一个‚到‛字,把明月写活了,呼之欲出,十分传神。

杭州西湖湖心亭

(二)金安清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联语写的是站在西湖堤上眺望湖心亭的景致。上联用比喻手法,把亭比作浮在粼粼绿波上面的一颗明珠。下联写湖心亭在夕阳中的景色。红湿,贴切地描绘出夕阳映湖,湖亭倒影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宋赵彦瑞《谒金门》词:‚柳岸晚来船集,波底斜阳红湿。‛弓,量词,五尺为一弓。联语色彩鲜明,对仗工整。

杭州西湖湖心亭

(三)郑 烨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茏别墅,莺歌蛙鼓,睛晴雨雨总宜人

这副绘景联写得秾艳迷人。柳丝袅娜,荷花娉婷,黄莺欢唱,青蛙鼓噪,烟雾深处隐露红墙绿瓦。作者笔下的西湖,既喧闹又清静,既活泼又安谧。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景物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地再现了景点的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

杭州西湖湖心亭可庄

陈觉是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

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上联写所见所闻。双峰云起,即‚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每到春秋雨日,浓云看似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双峰插入云端,忽隐忽现。古寺钟声,指净慈寺的钟声,它在苍烟暮霭中回荡,格外悠扬动听,被誉为‚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末尾两句是近处景色。‚曲院风荷‛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跨虹桥西北,平临湖面,环植荷花。苏堤自南至北共有六座石拱桥,这里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尤在春季,烟柳笼沙,百鸟和鸣,景色动人。

前人有诗云:‚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下联写所见所感。前两句点出环境特征,清许承祖《湖心亭》诗:‚孤亭好在水云间‛,‚一面城头三面山‛,可以合看。联的末两句感慨深沉,因杭州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然而旧日帝王宫殿早已不存,那故址之上已住进寻常百姓了。

西湖藕香居茶室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是一副‚集苏‛联。上联集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风光旖旎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西湖遂添‚西子湖‛的美称。下联集自其《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戏作小诗君一

了蜂蝶,这都是香国中的姻缘,使无穷无尽的花有了主宰。下联写‚月老‛,说百年夫妻是红绳系定的。所以愿俊男倩女都成有情的眷属,这才是天长地久月长圆的美事。全联造句炼字十分纤丽,给人以字面美的享受。作者把春天的景物自然地描绘于笔端,在听觉上有节奏和谐的音乐感,在视觉上有柔美纤丽的效果。在对仗上,既互对又自对,且十分工整,无一败笔。

杭州西湖花神庙

许太眉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庙在西湖孤山下月老祠侧。祀十二月花神和四时催花使者。

一说此联悬于上海嘉定花神庙。海棠、棟花,白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相应,每气三番,最后三个节气的花信风是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醵、棟花),棟花风为春天结束的信号。良辰美景奈何天,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醉欲眠,《宋书﹒陶潜传》:‚我醉欲眠卿可去。‛碧澥,蓝色大海。倾春,泛起春潮。黄金买夜,宋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不如归去,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用为催人归家之词。宋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干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少住为佳,晋人杂帖有‚寒食近,且住为佳耳‛,劝

情角度铺叙出西湖问花舫登临景物之美,是此联主题,而铺叙、排比、对偶和‚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等富有装饰性的词的创用,更加强了联语的表现力。

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吴昌硕

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西泠印社在杭州孤山,是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建于1913年。上联写对西泠印社及浙派的回顾。从篆刻艺术来源、组织者的成员以及它的风格流派说明印社创立的宗旨。原,同源。

印,印章,这里指金石篆刻艺术。晦明,日日夜夜。布衣,没有官职的平民。浙派,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山清乾隆时杭州人丁敬开创,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七人,皆浙人,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之长,多用切刀法,形成浙派风格。下联作者自我介绍。社何敢长,吴昌硕自创一派,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何敢‛是自谦之词。﹒鼎彝瓴甓,指古代钟鼎彝器和陶砖瓦缶等,上面都刻有文字,常被作为篆刻仿效的范本。一耕夫,吴昌硕自称,作者出身贫穷,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也可以理解为一生耕耘于书画篆刻的艺术田野问。此联可作为西泠印社创立宗旨来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在我国篆刻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团体组织,而作者又是该社第一任社长,因此更有其史料价值。联语上下首句巧妙地嵌入‚印社‛两字。

1有孙中山的国民政权,但北方仍为军阀所统治,世道并不太平。东西浙海,指浙东浙西,旧时有两浙之臵。‚人间何世‛四字反映了作者忧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杭州西湖西湖天下景亭

黄文中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亭在中山公园内。取苏轼‚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诗句意。

联语抒写了对西湖山水的感受。出句化用袁枚《过桐江作》‚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诗意。从总的印象来写:西湖处处山容明媚,水色秀丽。对句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意,则从游览角度来写:西湖晴时固然美好,雨时也觉奇妙。联语的写法脱胎于孤山花神庙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叠字对,也是回文对,读成‚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睛晴‛,也十分流畅自然。

杭州西湖孤山寺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此为五言短联,写西湖孤山寺景。西湖素以山光水色名驰天下,孤山在里湖与外湖之间。上联写山光,一个‚润‛字,写出了山的丰腴多泽;下联写水色,一个‚阴‛字,写出水之平静深沉。把眼前山容水貌浓缩于联中,3西湖的美景。苏于北宋神宗及哲宗年代,先后两次被贬杭州,一任通判,一任知州。他寄情山水,为民排难解纷,颇有惠政。上联谓前后五年,在一生中,只不过是泥上留爪。下联谓家乡四川眉州虽风景如画,但与杭州比,也显得逊色了。

杭州西湖六一泉

湖两山孤,此处有泉可漱也

天一地六,先生自号无说乎

六一泉,在西湖孤山西南麓。泉池面积约2平方米,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府时,为怀念他的老师、散文家、诗人欧阳修而命名。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因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故名。

上联览胜。湖两山孤,点出西湖‚一山两湖‛的独特景致:孤山将美丽的西湖分成里西湖与外西湖,进而引出泉水,清凉的泉水可任游人尽情饮漱。山、湖、泉融和成一幅人间天堂的胜景。下联怀事,追溯欧阳修的自号,点出‚六一泉‛命名的由来,不由使人缅怀古贤,观物情生。‚湖两山孤‛与‚天一地六‛既是句间对,又为句中对。其中数词的选用尤为精巧,‚孤‛字既替代‚一‛,与‚两‛相对,又恰与山名吻合;‚天一地六‛,既嵌进了泉名,又融入了《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阴阳八卦之说,使联语显出典雅神秘气氛。对联用语看似平常,细细玩味,情韵无穷。

杭州西湖曾子祠

衍一人忠恕之心传,学惟省贯

5杭州西湖苏小小墓

(二)王成瑞

灯火珠帘,竟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北里,旧时泛指娼妓集中的地方。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联语凭吊苏小小。上联写生前。灯红酒绿、珠帘斜卷的北里,竟有才貌出众的佳人在此栖身。‚竟有‛二字突出不应有的事却出现了。佳人薄命,不能不表示惋惜。下联写身后。今天笙歌画舫仍似往昔,然而只有苏小小的墓能在西泠占一席之地,为西湖增色。‚独‛字‚占‛字意味着她生虽不幸,死后却得到后人的同情与赞美。

杭州西湖浮海槛

黎遂球

山川朋友文章:三乐

烟雨风月睛雪:六宜

这副联语十分协调地把语言态势和景点特色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诗意。浮海槛的景观特点是疏朗开阔,它是明朝黄贞父用巨竹为排﹒浮于湖海的建筑。联语描写人们在这个旷远空明的自然境界中推槛四望,品味着或‚烟雨‛、或‚风月‛、或‚晴雪‛的六宜,享受着既‚山川‛、又‚朋友‛、更‚文章‛的三乐:意味着人们以最简便的设计,获得最广泛的美感享受。这‚三乐‛‚六宜‛,道出了真正的美的欣赏者的无往而不至、无往而不宜的聪明气质。

7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劝人暂留。赵州茶,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院。每发言必先云‚吃茶去‛。《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下联说,不要忙着说归去,还是大家试着唱起《陌上花》的歌来吧!陌上花,民歌名。苏轼《陌上花》引‚游九江山,闻里中儿童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新正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此联敦劝游人吃茶、唱歌,驻足欣赏林泉之美,语言直白,轻松活泼,富于人情味。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

(一)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云栖寺在五云山半腰云栖坞里。传说古代有五色祥云飞来,时而盘旋山顶,时而飞集坞中,故名。直到现在,一临此境便让人领略到水澈溪澄、幽深寂静,有一种说不尽的天趣。本联就以状物灵巧、体物入微见长,写出了江南山林﹒泉石所独有的天趣。水的‚冷‛,与‚向石边流出‛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却又像是有,这就凭读者自己去琢磨了。风的‚香‛,与‚从花里过来‛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有,但似乎不只是由于有这个,还有什么?这就又得凭读者自己去品味了。上下联都在用事物所特寓的天趣去逗引读者的联想:除了花香,是不是还有树香、土香、日照香,疑是石冷,更疑草冷、云冷、笛声冷,这种巧思可以延伸到无穷数,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美的思考。

彭教仁

愿借吾师手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

虎跑寺即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下的定慧寺,以虎跑泉得名。

始建于唐代元和十四年。上联借传说人物表达对热中名利之徒的劝谕。吾师,指宋高僧道济,即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其人落拓不羁,不守戒律,常持破芭蕉扇,半狂半癫,嬉笑怒骂,扶贫助弱。

今虎跑泉尚存道济塔院遗址。若辈,称世俗间追求名利趋炎附势之辈。下联借虎跑泉水之吟咏,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山上一勺水,即指虎跑,它有‚天下第三泉‛之称,而龙井茶虎跑水,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联语结构独特,九、七言句式为联中少见,且诙谐中蕴含严肃,能在熟题材中出新意。

杭州玉泉

马忠骏

桃花红压玻璃水

苹藻深藏翡翠鱼

玉泉位于杭州仙姑山北的青芝坞口,泉在清涟寺内,池方广三四丈,晶莹明净,五色巨鲤数百,游泳其中,历来为观鱼胜地。本联抓住玉泉金鱼的特色,描绘出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玉泉池畔,桃花盛开,红彤彤的一片,覆盖在玻璃般透明的水面上;池中游鱼发现凭栏的人影,便蓦地躲闪到苹藻底下,无论是红色的或黄色的,都被苹藻的绿染成了翡翠色,仍然嬉戏自如。联语逼真地再现了景物,而且动静结合,色调和谐。上联以动写静,一个‚压‛

1杭州韬光寺观海亭

(二)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上联说,登楼可领略东海日出的奇景:金红巨轮,冉冉上升,五彩纷披,灿若锦绣。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下联说,开门就面对浙江大潮的壮观: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此联引用唐宋之问《灵隐寺》五律颔联原句﹒观海亭所处地势极佳,又是看日出、观潮水的绝妙处所,读联想景,使人心胸开阔,豪情顿增。联语对仗工整,气势恢宏﹒

杭州玉皇山玉皇宫

一路竹声,时疑雨至

半空岚气,忽然云飞

这里是神仙出没的峰峦幻境,充满灵气的缥缈宮观,作者着力于描摹倏忽万变的景象,酝酿神奇灵异的气氛。竹叶迎风,声音是细碎而神秘的,写一路竹叶声,时疏时密,时轻时重,特别写到叶声加密时,简直像是山雨来临。岚翠空明,若隐若现,偶然遇到寒暖升降,便聚作云气飞去。描绘这般云飞雨至神秘的刹那动态,自然令人联想到定会有金童仙女,隐身其中,往来游戏,给人以逍遥遗世、脱壳飞升的美的享受。正因如此,本联无需在文字上作任何雕饰,魅力全在于简约地描绘出云雨变幻启动的一瞬间。

杭州净慈寺

爱新觉罗﹒玄烨

杭州葛岭

(二)阮 元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

葛洪,字稚川,晋代人,好神仙导引之术。所著《抱朴子》,在当时颇有影响,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除邪却祸;外篇评论人间得失,世事沉浮。上联谓魏晋名人向以风流自炫,只有葛洪不失本真,传下《抱朴子》著作,而对弈棋、樗蒲(风行于汉魏的一种博戏,后为賭博的代词)这些玩意都不知晓,把个功名利禄忘得一干二净。诩,音Xu,夸耀。下联说葛岭的湖光山色充满着云气,这儿确是炼丹炼汞的好地方,柳树成荫的苏堤,盛植青松的小岛护卫着这神仙的境界。松岛,指孤山。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赠诸客》诗“柳堤松岛莲花寺‛。联语上联着重叙事,下联重在咏景,用辞典雅古朴,上下对称,自然严密。

杭州伍子胥庙

爱新觉罗﹒弘历

生全孝,死全忠,拚此身报答君亲,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凭浩气流行江海,御灾捍患,吴山越水古英灵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他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直谏平王被杀。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夺取了王位,打败楚国,建立了霸权,并率领十卒,发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了父仇。后来,他又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极力劝阻夫差拒绝越王勾践的求和、停止伐齐,被

5常喻辅佐君主的大臣。独留青白,语出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青白在人间。‛于谦托物寄情,以此自喻。联语饱含感情,末句用于谦语以赞于谦,更觉贴切深刻。

杭州于谦墓

(二)杨鹤于

千古痛钱塘,井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上联大意:千百年来令人痛悼的钱塘恨事,于谦和伍子胥一样,在白马江边,一腔怒气卷起千堆雪浪。楚国孤臣,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使国势日强,其子夫差接位后,听信谗言,逼伍子胥自杀,将尸体装进皮袋,投入钱塘江。白马江,西汉枚乘《七发》描写曲江浪潮,‚浩浩澄澄,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传说伍子胥沉江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乘潮钱塘江中。下联大意:宋明两朝少保蒙受冤狱,于谦同岳飞一样,在夕阳亭里,还悲伤南北两地的政治风云。两朝少保,宋岳飞抗击女真贵族立功封少保,明于谦抗击瓦刺贵族有功封少保。少保,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夕阳亭,在洛阳城西。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太尉杨震遭诬陷,在夕阳亭饮鸩自杀。此处借指杭州墓地。此联用类比手法。上联写伍子胥因忠被害,用以比于谦,‚并‛字是关系词;下联写岳飞父子之冤,用以比于谦,‚同‛字是关系词。这样写可以避免正面歌颂的一般化缺点,但也有困难,此联即因形象化材料不足,只好借助想像‚伤心两地**‛,把内容说全。

杭州钱王祠

7败金兵。高宗与权相秦桧等用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杭州,解除兵权,投入监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为其昭雪。嘉定四年追封鄂王,十四年(1221年),改西湖湖畔北山智果院为庙以祀,即今岳王庙。庙内题联琳琅满目,多为颂岳功,斥秦贼之作。本联则不同于一般地歌颂,而是从同情岳飞落笔,指出秦桧的‚莫须有‛三字害死了忠臣岳飞,造成‚千秋冤狱‛;现在昭雪了,呼唤岳飞的百战忠魂归来。全联同情、痛惜、歌颂融合在一起。河南汤阴的岳武庙也有这副名联。

本联中,‚莫须有‛出自《宋史〃岳飞传》:韩世忠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秦答:‚莫须有‛(也许有),韩即说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归去来‛系陶渊明《归去来辞》的首句中三字。

杭州岳王庙

(二)王文勤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

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上联以史笔痛贬南宋朝廷,杀害岳飞,自毁长城。一个‚小‛字,反衬了岳飞的伟大。下联歌颂岳飞虽死犹生,其英灵与湖山同在,使西湖烟水万古留芳。全联抚今追昔,感慨深沉。

杭州岳王庙

(三)王蘧常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9飞自己的话称颂岳飞将军‚不爱钱,不惜死‛的崇高精神。下联用文天祥的诗赞扬这种高尚精神,就象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可化为江河山岳与日月星辰,千秋万代,永垂不朽。联句思想内容健康,格调高昂,虽用前人成句,又有所创新,不落窠臼。而采用岳武穆、文信国这两位南宋著名民族英雄的名言、名诗来制联,将名人、名言、名诗三结合,更使这副联作显得正气凛然。

杭州岳王庙

(五)赵朴初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河山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此联悬于岳王庙忠烈祠内岳飞塑像前的楹柱上。1979年,岳飞庙墓整修一新,赵朴初闻讯激奋,挥笔题写这副长联。上联写岳飞庙墓光耀‚民魂‛ 的新气象,连‚千寻‛‚ 老柏‛也高兴得‚抬望眼‛了。下联开拓一层新意,说我们要象岳飞那样‚收拾河山‛以‚酬‛素日‚壮志‛,在‚万里‛‚ 新程‛上‚驾长车‛奋进。联语贴切悬处,且极富时代特点,诵之激奋人心。联中的‚老柏‛指 岳飞墓前的精忠柏,‚抬望眼‛、‚ 收拾河山‛、‚壮志‛、‚ 驾长车‛出自岳飞《满江红》词,用得自然贴切,让熟知岳词的人们感到格外亲切。而没读过岳飞《满江红》词的人,也照样可以理解 其含义。

杭州岳坟

(一)徐氏女

青山有幸埋忠骨

1杭州秋瑾墓

(一)冯玉祥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常开革命花

墓在浙江杭州西泠桥畔。秋瑾,字璿卿,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时代志士。1907年,因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事泄被捕,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此联为纪念秋瑾而作。认为她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一定会在反对封建统治、反对男尊女卑的斗争中,开出自由之花,结出平等之果,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民主革命。丹心,忠心,文天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碧血,忠臣志士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平权,指男女平权。秋瑾在上海曾创办《中国女报》,第一次把反清革命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她的《弹词》有‚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之句。联语对仗工整,情调昂扬,感染力强。

杭州秋瑾墓{二)

陶浚宣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上联说巾帼英雄秋瑾追求仁爱和正义的革命目标已经达到,死而无憾。巾帼,古代妇女的发饰和头巾,后转为对妇女中杰出者的美称。‚求仁得仁又何怨‛,语出《论语。述而》。下联说秋瑾为革命牺牲,虽死犹生。亭台,指绍兴古轩亭,秋瑾就义处。悲风雨,秋瑾就义前,曾写有绝命词‚秋风秋

3虔诚地等待着。老等,既勾起了人们对神奇传说的遐想,又表达了优美风光的魅力﹒下联从‚泉‛字阐发,一反‚冷‛字,满脸堆笑地迎接,泉水渐渐温暖起来,从而使人如闻大地回春的欣喜信息,顿增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

杭州灵隐寺

(三)赵孟頫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此联悬于灵隐寺山门两旁,联作没有直写灵隐寺的历史和建筑情况,而是说站在山门所看到的景象:涧水淙淙,山风阵阵,‚万壑松涛‛紧连苍茫海气,灵鹫山上空,云消雾散,‚千年‛不改皎洁的‚桂月‛印在西湖上。上联俯视,下联眺望;先写‚涧风‛,后叙‚峰云‛;一听‚松涛‛,二赏‚桂月‛,气象壮观。表现了灵隐寺这个独特的佛门风光。

灵隐寺大雄宝殿

江庸

宝坊阅千载常新,桂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

胜景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驼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台斑

本联虽为大雄宝殿所题,却并不写该殿的宏伟建筑,也不写拜佛诵经,而是写作者在寺阁‚重开‛后,乘兴来游,尽情赏景。上联写近景,下联写远景。全联喜悦与赞美之情。‚龙泓‛、‚猿洞‛ 指飞来峰上的龙泓洞与

5来?‛‚峰峦青未了‛,化自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无心‛写‚淡‛;又溶入诗圣名句,赋景色以性灵,是为联语佳妙之处。

杭州飞来峰

(一)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即浊,峰从天外飞来

飞来峰在灵隐寺前,为杭州名胜之一。峰下有冷泉亭。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于其上后,引出不少答联。此联之妙,在于联语含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上联写泉,側重于地理解释;下联写山,借助神话传说。杜甫《佳人》诗有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冷泉自飞来峰下流出,水质清冽爽冷,这正是它固有属性的反映。另有传说济公居灵隐寺时,一天,忽然算到有一座山要飞坠于此,于是劝说当地百姓搬迁,大家不信,济公便佯裝‚抢亲‛,诱使村民出村追赶,刚好山从天降,遂免遭压顶之祸。故以‚飞来‛名峰。此联只取其‚天外飞来‛之说,而赋予新意,即不沾惹世间尘泥,才能保持本来面目。借神话以寓人生哲理,旨趣高雅。用语清新自然,对仗极为工整。

杭州飞来峰

(二)杨叔怿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上联就名峰抒发。南高峰、北高峰,原指有名的南北高峰,也泛指飞来峰附近诸山峰。傥来,偶然来到,不意而得来。《庄子﹒缮性》:‚物之傥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

春淙亭,在飞来峰路口,建于明代。苏轼有诗:‚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后人取诗中‚春淙‛两字名亭。上联写水声。

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泉水淙淙,山鸣谷应,使人气爽神清。在山清,语出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双不借,草鞋、麻鞋价廉,不借人也不向人借,此代指双脚。下联写山光。‚随地‛,道尽无处不奇之美妙景色。接着故问:且把烦扰的尘世与迷人的胜地相对照,不由顿生避世之念。但究竟能有几人成为‚游仙‛的隐士呢?这一问题就留给读者去思考,由此而使联语饶有韵味。

杭州壑雷亭

华 山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壑雷亭,在飞来峰冷泉亭側。宋人所建,取苏轼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句意命名。上下联末字嵌亭名‚壑雷‛两字,颇妙。联语给利欲熏心与贪心者敲响了警钟,有佛门棒喝之意。

杭州片云亭

孙 隆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片云亭,在杭州风篁岭上。岭上有一片云石,高丈许,青润玲珑,石后

9今园亭皆废。上联‚水凭冷暖‛,是针对灵隐冷泉亭联之‚泉自几时冷起‛而言。凭,任凭,不管。斜晖,点出时间是在黄昏,此句犹言清歌曼曲留住了夕阳。歇拍‚随人可‛三字极佳,极言景随人意而变幻,无一绘景语,旖旎风光顿显。下联明月普照,圆缺皆宜,今昔相同,故有‚莫问当年初照‛之灵远笔触。‚当年初照‛,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句。‚举杯邀今夕‛,乃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犹言不管今晚天上是何时辰,人间有此美景佳时,且举杯邀请月宫的嫦娥同饮,可不知她是否应允?不,通‚否‛。此联典雅明丽,富于艺术想像力,读之兴味无穷。

杭州黄龙洞鹤止亭

陈次平

月上新亭,把酒待招玄鹤至

风来古洞,倚松静听老龙呤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在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南宋淳祐年间,江西黃龙山高僧慧开,曾来此结庵说法,因名。后山峭壁塑有龙头,龙嘴泻水如珠帘垂池。临池有鹤止亭,北宋诗人林逋养于孤山之鹤常飞止于此。民国三十七年陈君撰联时,亭刚修葺,故联称新亭。旧传鹤千年化苍,又千年变黑;故称玄鹤,即仙鹤。上联吊古:写月亮升上鹤止亭,游客端起酒杯,期待能重招仙鹤飞来伴饮。下联写游客神态:趁有风从古洞吹来之时,人们身靠松树,静听老龙龙嘴泻水吟鸣之声。联语內容既切题意,又紧扣景观;既据景实写,又有神奇想像﹒风格豪放浪漫。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作者晚年从南京移居杭州,在西子湖畔的铁冶岭上筑芥子园,并于园中题下此联。上联写对往日喧嚣繁杂都市生活的厌倦。驱人,逼人。旧业,指从事的创作和演剧活动,这本是作者之所好,但为了躲避‚繁冗‛之境,宁可割爱。‚尽抛‛一语,表现出去除烦恼后的轻松心情。下联前半部分用拟人手法,活写‚湖山‛,后半部分将秀美的山水景色借喻为‚画图‛,把由宁至杭的迁家之举,写得十分巧妙传神,欢快活泼。

杭州南阳小庐

邓瑞人

家传高密遗风。痛吾兄突舰捐躯,罢战海东还,退隐犹寻林处士

我是罗浮旧侣。怅故国嚣尘蔽目,卜居湖上住,比邻犹近葛仙翁

上联的‚高密遗风‛,代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父子的风范遗勋。高密,古郡国名,今山东高密一带,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又曾在胶东等地抗击倭寇,故以‚高密‛概称。‚痛吾兄‛句,谓邓世昌于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奋勇冲锋,弹尽舰伤犹猛撞日舰,最后壮烈殉难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作者辞官退隐西子湖畔。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林处士‛,指宋诗人林逋,曾居杭州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逍遥自在。下联的‚罗浮‛,即广东罗浮山,因邓氏为粵人,故曰‚旧侶‛。‚器尘蔽目‛,喻指列强横暴,加上朝廷腐败,对此作者只能怅叹而已。‚卜居湖上‛,聊伴古迹度日。‚葛仙翁‛,指东晋葛洪,曾在杭州宝石山结庐炼丹。

嘉兴南湖烟雨楼

(二)袁克文

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

联为作者寓居沪上游南湖时所作。上联感时。意谓楼旁古木萧疏,登楼远眺,人间一片烟雨昏濛,而北都却有笙歌盈耳。暗含袁世凯篡政,准备称帝登极之意。作者为袁世凯之子,曾反对其父称帝。后两句反映了清王朝被推翻后的混乱局势。鲁迅《哀范君》诗‚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幽谷无穷夜,新宮自在春‛也含此意。下联抒怀。泛舟湖上,空旷无边,鸳鸯究在何处?不禁触发了浪迹四方的感慨。鸳鸯,南湖的别名。云水,似行云流水、无固定居所之意。作者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寄寓津沪。曾在上海挂牌卖字。联语风格淡雅,含意隽永。字面几乎全是写景,而情寓景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者是也。上联嵌‚烟雨‛二字写楼,下联嵌‚鸳鸯‛二字写湖,亦十分贴切自然。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董必武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蜇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曾在南湖游船上举行。建国后,在南湖湖心岛上兴建了革命纪念馆。1963年12月初,董必武重游南湖,挥笔为纪念馆写下这副对联。上联把‚一大‛的召开比作中国共产党人在此种下的革命星火。下

5绍兴王右军祠

毕生寄迹在山水 列坐放言无古今

王右军祠祀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坐落于浙江绍兴城西南兰渚山下,附近有一座兰亭。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整日研习书法,或宴集群朋。他把永和九年(353年)三月的兰亭聚会中的诗文汇录成集,并题写一序,即后人盛道的《兰亭集序》。他在序中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此联包含的正是这种境界。上联写‚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旷达不拘。下联指‚悟言一室之内‛,那次有名的兰亭聚会,王羲之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概述聚会盛况,并具体描写道:‚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正是‚列坐放言‛的具体情景。而‚无古今‛说明他们的话题之广,谈锋之鋭。王羲之认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今是相通的,他们谈古论今,兼容并包。这是王羲之的又一桩乐事。

绍兴青藤书屋

(一)徐 渭

一池金玉如如化

满眼青黄色色真

青藤书屋,原名石榴书屋,系徐渭《号青藤》故居,在绍兴大乘巷。上联描绘了青藤书屋前天池的情趣和灵气。金玉,华丽可贵的物品,这里指天

7山阴,浙江绍兴古名。山阴道,指该地西南郊外一带,此地风景秀美。《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题绍兴驻跸岭茶亭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此联的出句把岭上茶亭的特色渲染殆尽,用清凉之甘泉饮翻岭之热客,这一‚凉‛一‚热‛之中,乡民真情毕见;对句在茶亭本职之外指路告险,指点路途,乡间淳厚民风充溢其间。作者以净纯之笔,抒写炽热之情,一股暖流沁人心脾,自是茶亭联中不可多得之作,联文情真意切,无矫揉造作习气。

宁波天童寺

(一)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

天童寺为江南名刹,位于宁波市东南的太白山麓。建于晋永康元年。经过千百年世劫,屡毁屡修。抗战时期,幸免于难。至今寺院中尚存有银杏树雌雄二株,寺的山门甬道,植有白皮松二三十里,蔚为大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即指此。本联重在戒勉世人勿为表面现象迷惑,‚能拨开‛三字,甚有力,指出勘破名利并能在恶劣环境中立定脚跟,不为外物所诱,方可为佛门弟子。联语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有发人深省之效果。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9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闽福建省福州西湖李纲祠林则徐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1829年,林则徐主持的福州西湖疏浚完工后,将原在越王山麓已倾圮的李纲祠,移建于西湖荷亭,并题......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8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皖安徽省合肥包公祠﹒理冤狱关节不到,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包公祠,在合肥市包河公园香花墩,建于明弘治年间。包拯(999一1062),合肥人,北宋......

岐山名胜古迹楹联

岐山名胜古迹楹联周原故土,物华天宝皆诗画;西府岐阳,人杰地灵多俊贤。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岐山名胜古迹楹联,欢迎阅读。岐山周原故土,物华天宝皆诗画;西府岐阳,人杰地灵多俊贤。......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23黔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黔贵州省 贵阳甲秀楼联(1)汪筱乡银汉浮空星过水 玉虹抱雨雁横秋贵阳甲秀楼联(2)杨仪卿山色湖光杯在手 云开天远月当心贵阳甲秀楼联(3)汪炳璈水从碧玉环中出......

无锡惠山名胜古迹楹联

无锡惠山名胜古迹楹联腾两邑之欢,千村稻熟;据一山之胜,四照花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无锡惠山名胜古迹楹联,欢迎阅读。【惠山漪澜堂】品味二泉、观赏月景之佳地。苏东坡曾经......

下载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3·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3·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