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_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练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14: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练习”。

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

一、选择题

1.在M市环保部门推动下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经实地考察本市雾霾和水污染情况,向市政府提交了空气和水污染治理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采纳。该环保组织的做法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②保障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③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网民意见已成为各级政府机关决策和纪检部门反腐的重要参考。因此,网民应

①强化民主监督,维护网民权益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做到实事求是和有序参与 ④珍惜网络举报这一基本民主权利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A.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B.是政协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渠道 C.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4.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化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开始。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参与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平;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十年间逐渐清晰。下列具备“积极公民”特征的是

①关注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②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③积极参加有关政府决策的听证会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高中生上课时发现外教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不完整,台湾岛、澎湖列岛均未和祖国大陆用一样的颜色标示。他立即向外交指出地图存在的错误并强烈要求外教进行更换。这位同学的行为

①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②履行了严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③是中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 ④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学生小明上网时看到《北京市劳动合同若干规定(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与父亲一起登录市政府相关网站,就用人单位终止合同支付赔偿金额等问题发表意

见。上述材料表明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B.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7.全国假日办就《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发布三种方案征集民意。数据显示,有312万余名网友参与问卷调查。其中方案C最受公众追捧和支持,《通知》中的新方案是对C方案的微调。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人大享有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日,新一轮高考改革引起全民关注。许多中学生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新改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有教育专家撰写论文指出“如果只是局限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效果会大打折扣”。上述材料表明:

①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通过舆论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江苏省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于2013年8月一2014年4月在全省展开。下列所列的宣传标语中,符合本次换届选举的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血肉联系 B.搞好换届选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C.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D.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10.某市人民政府通过发放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开设专门电子信箱和微博的方式、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的方式问计求策,广泛征集2013年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 意见和建议。这种做法是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 C.通过民主评议方式行使监督权 D.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1.国务院于2013年12月11日发布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该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一方面吸纳了大多数人保留春节、国庆两个7天长假的意见,另一方面避免了频繁调休而扰乱工作生活节奏的尴尬。如果就此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合适的是()

A.行使民主权利 积极建言献策 B.自觉接受监督 优化服务职能 C.广泛征求民意 科学民主决策 D.公开征集民意 实现民主管理

12.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13.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决定权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有的人长期监督公车私用,有的人协调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一个个普通市民用朴素直接的方式自下而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些做法

A.说明社会公共间题的解决取决于公民意识的觉醒 B.说明民主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C.体现了人们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D.体现了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15.日前我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功换届选举。该村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以来,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不合规支出“零人账”。这说明

A.村务监督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B.村务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C.村务监督有利于村委会依法行政

D.村务监督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16.市民姜先生车辆被盗后,向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申请重新配置指标,得到的答复是“只能重新参加摇号”。“姜先生认为该做法无法律依据,遂向丰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市交通委行政行为违法。姜先生的做法

①是依法实行民主监督的表现 ②是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会干扰政府正常的公务活动 ④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大多数被告人在庭审中穿着印有看守所名称、编号的“号服”;一些男性被告人被剃光头;大多数被告人戴着手铐进入法庭,除了一审被判处死刑以及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的被告人以外,还有不少被告人戴着脚镣出庭受审。这些做法就像是给出庭被告人贴上了“犯罪化标签”,而以后这些现象将会被去除。这种转变体现了()

A.我国行政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D.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18.截止2012年,福建省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省定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800元。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政治保障 B.物质保障 C.法律保障 D.制度保障 19.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A.享受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 D.行使参与权和决策权

20.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

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

21.从2013年起我国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这一制度

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体现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C.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D.实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2.2013年8月23日,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公民直接行使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B.国家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D.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23.“网络反腐”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一种新形式,公民通过网络曝光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属于

A.舆论监督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二、非选择题

21.我国的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从公民角度提出二条建议,并指出理论依据。22.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2013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许多不同岗位的中国人以无悔的奉献和忠诚的坚守,撑起和谐社会中一片“最美”的天空,夯实了社会责任的基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经过数百万网友的踊跃投票,身患癌症,仍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坚守岗位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副局长王成元;曾是保安,自学考取律师资格,免费帮千余农民工讨薪的王铭;创建了“一米阳光爱心联盟”,寻找并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的刘海涛;义务扫桥十一载的窦珍老人等荣获“十大责任公民”奖项。人民网寄望于每年一度的评选,让“责任”在网民心中汇聚,让“责任”在当代熠熠闪光!

如果你参与投票,你的评选标准会有哪些?请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答案

1-5BADBD 6-10CCCCB 11-15CCDCD 16-20BBBBC 21-23CCA

21.①建议:公民对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等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建议:公民要遵守法律,自觉爱护文物。理论依据: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2.评选标准: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个角度回答,其中只要回答出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1分,共2分)

理由: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承担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是公民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的体现。(2分)②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关心国家与社会,共建和谐社会。(2分)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高一政治单元检测: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选择题1.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9 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 304.8亿元;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企业退......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选择题1.截止2012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在新一届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练习

画川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练习第Ⅰ卷 客观题(本卷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测试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测试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越来越多......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学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探究一:材料一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

下载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