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地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地理分区检测高二”。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 B. 市场距离较短 C. 交通通达性较强 D. 接待能力较强
2.寻找饮用水是野外生存的关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都不能直接饮用 B.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热煮沸后饮用
C.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若不清洁需要进行过滤后再煮沸 D. 我国南方雨量充足,寻找的水源一般可直接饮用 3.旅游资源能给旅游业带来()①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 ③文化效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4.为抓住景观特色要做到()
①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②确定旅游路线 ③了解景观形成的原因 ④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⑤保持一定的观赏节奏 ⑥综合感受 ⑦移情于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②⑤⑥⑦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以下三题。
5.四幅图中②和④,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图片所代表的民族与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A. 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 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 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 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会议,其主要的目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扩大文化交流 ③对国民进行国情教育 ④满足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材料,完成以下四题。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a城市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住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城市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8.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A. 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B. 避免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 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 尽量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以下两题。
9.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 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 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 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四题。
2007年10月2日,正在大修中的故宫涌进了9万多游客,客流量达到了最大接待容量的两倍,远远超出最佳日接待量。
随着散客、自助游越来越火爆,著名景区最大容量屡屡被突破,相关景点疲惫不堪。
河南云台山景区黄金周期间日游客量达到五六万人,超过最佳接待量20%以上。为缓解游客激增对环境的破坏,环卫工作人员比平时增加一倍。垃圾平常一车就可运走,节日期间就增加了五六车。
“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我国出现的黄金周景区超载,会过度消耗景区的自然资源,对景区造成重大损害。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它们不堪重负。
10.为解决“假日旅游”超载现象,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①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②企事业单位推进奖励旅游 ③抓好寒暑假旅游市场 ④做好双休日短途旅游市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11.关于厦门南部旅游发展基础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厦门南部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品位较高,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②厦门南部有立体交通网,交通类型齐全,线路格局有很大改善,运输能力强 ③厦门社会发展历史悠久,对台关系密切,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④厦门南部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要提前半年预订门票。这说明()A. 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B. 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 使平日很少的旅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 D. 公园售票能力有限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3.“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A. 经济价值 B. 科学价值 C. 历史文化价值 D. 可创造性
14.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B. 自然景观多具历史文化价值,人文景观多具科学价值 C. 旅游资源的使用会产生经济价值
D. 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
15.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A. 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B. 保护亚热森林生态系统 C. 发展旅游业
D. 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四题。
16.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 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2014年3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水日,也是第27个“中国水周”。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回答下列两题。17.针对上题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面三题。
18.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包括()
①修筑水库 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人工增雨 ④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的是()A. 水土流失加剧 B.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20.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A. 规模的全球性 B. 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D. 过程的不可逆性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21.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A.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 大力发展水电建设 C. 提高炉灶技术水平 D. 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22.关于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正确说法有()A.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的口号 B.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C.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签署了《21世纪议程 》 D. 《里约宣言》指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低碳”浪潮已经掀起。然而根据中国低碳网调查显示,对“低碳”一无所知的49%以上。据此回答下面三题。23.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 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D. 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24.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 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 隔断了与其它工厂的工业联系
D. 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台湾翔鹭集团原计划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对二甲苯工厂(简称“PX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产值800亿,占厦门市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但因工厂建成后污染严重,遭到厦门市民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最终福建
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该项目在厦门的兴建,将其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可以说PX项目迁建得益于被吸纳的民意。回答下面两题。25.PX项目迁建的前提条件是()
A.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B. 群众积极参与 C. 政府“环保风暴”的影响 D. 新闻媒体的及时播报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列和制度。据此回答下列五题。26.“三同时”是指()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C.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统一 D.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 读“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27.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28.环境保护要求每位中学生()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讲究环境道德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共58分)29.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 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 题。
(1)A处景观为________,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对其应如何欣赏?
(2)B处景观为________,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3)B处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__________月似地毯;__________(季节)一片金黄;__________(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农作物)的生产过程。30.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
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下图是丹霞山景观图。
(1)“中国丹霞”是以“丹霞地貌”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主要属于________旅游景观,其成因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
(2)指出丹霞地貌作为旅游资源有哪些价值?
(3)据统计,2012年春节长假7天时间里,丹霞山景区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 700多万元。据统计,游客主要来自珠三角城市、港澳地区及周边省市。试评价其开发条件。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4月3日至5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材料二民勤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1)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原因。(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3.下面是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检测结果。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种荒漠化类型比重
材料二各省区沙化土地面积
材料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分布
(l)请分别指出四种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新疆和内蒙古在沙化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34.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知,人为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应承担更大的________。
(2)从图中还可看出,中国的人为硫、氮排放量也很大,这与中国人口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3)通过分析,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因而不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承担者 B.环境污染与人口数量多少呈正相关
C.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长
D.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地理
1.【答案】A
【解析】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为著名的春城,气候条件好,导致昆明旅游旺季时间长。2.【答案】A
【解析】在雨量充沛的南方或森林茂密的山区,寻找的水源一般可直接饮用。3.【答案】A
【解析】旅游资源给旅游业主要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答案】A
【解析】综合感受和移情于景不属于抓住景观特色的内容,而是以情观景的要求,应排除。5.【答案】A
【解析】四幅图中的②是竹楼,属云南傣族民居,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④是蒙古包,属蒙古族民居,其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6.【答案】D
【解析】这首诗有色的描写(翠柳、青天、白雪),有动的描写(上、含、泊),有声的描写(鸣),有形的描写(一行白鹭、两个黄鹂等),故反映了大自然的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形象美。7.【答案】A
【解析】会展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式,举办会展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前来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扩大文化交流。8.【答案】D
【解析】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应是尽量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9.【答案】D
【解析】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0.【答案】A
【解析】在理解“假日经济”的基础上进行选择。11.【答案】D
【解析】列举的四个方面,厦门南部风景区全都具备。12.【答案】A
【解析】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每天进入旅游景区的最多人数也是有限的。去美国大峡谷旅游的人很多,所以须预订门票。13.【答案】B
【解析】“三江并流”景观为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14.【答案】C
【解析】该题知识点涉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相应的价值和功能。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人文景观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及气氛出现在旅游区内,更多地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观多具科学价值;旅游资源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15.【答案】B
【解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当前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加速的状况所采取的措施。16.【答案】C
【解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造成某些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17.【答案】A
【解析】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都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18.【答案】D
【解析】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人工增雨是增加降水量的措施;在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为了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必须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因此要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毁林带来的生态灾难:水土流失加剧,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化合物有关。20.【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环境问题并非马上被人类发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反应环境问题的不可预见性。21.【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大力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22.【答案】D
【解析】“地球在我们手中”口号的提出是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21世纪议程 》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的。23.【答案】C
【解析】“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4.【答案】D
【解析】从题图中可知,在玉米脱胚、发酵、蒸馏、沼气发酵等各环节中产生的废物都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和利用,在获得主产品酒精的同时,对废弃物逐一进行了综合利用,做到了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仍有 40 %的CO2没回收,还没有实现无废弃物排放,应选 D 项。25.【答案】B 【解析】群众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而强烈反对和抵制台湾翔鹭集团建厂,是PX项目迁建的前提条件。26.【答案】A
【解析】有些知识属于必记知识,对它们要理解记忆。27.【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二是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使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28.【答案】C
【解析】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后果。认识到个人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能自觉的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环境不道德行为,使之适应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9.【答案】(1)石林 石灰岩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在特定的位置观赏。(2)梯田 山地海拔高 印度洋和元江的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 修渠引水灌溉(3)初春 三四 夏末初秋 冬天 水稻
【解析】本题从云南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切入,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和形成原因。第(1)题,A处景观为石林,其形成与其特殊的岩石和气候条件有关。第(2)(3)题,由图可知B处景观为梯田,其形成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景观特点随着一年四季水稻生产过程的改变而变化。30.【答案】(1)集群 地域组合(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可能会造成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破坏旅游区的背景环境;过多游客及其不当行为可能会使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答出两点即可)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晋北宁武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及旅游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由材料可知,宁武旅游资源丰富,集群及地域组合状况较好,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导致游客稀少,过多游客的进入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政府及景区应采取调控措施,同时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等,以解决旅游环境问题。31.【答案】(1)自然 流水侵蚀
(2)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
(3)广东丹霞山是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等级高,景观独特,游览价值高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靠近港澳地区,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 广东商品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解析】(1)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
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2)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3)对广东丹霞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可从资源价值、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32.【答案】(1)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有利影响:促成降水,缓解干旱;沙尘内的大气微粒(气溶胶)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而使地面降温,从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有效缓解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答对3点即可)。
【解析】第(1)题,沙尘暴的形成应从沙源、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要素分析。读图可知该地沙漠广布为形成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气象气候条件,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由可判断该地位于走廊地区,受此地形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第(2)题,需要从对于沙尘暴促进降水抑制全球变暖,缓解酸雨等方面去回答。
33.【答案】(l)我国的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水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2)新疆的沙化土地多于内蒙古,主要是因为新疆比内蒙古距海洋远,降水更少。内蒙古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多于新疆,主要是因为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造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化趋势严重。
【解析】第(l)题,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水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蒸发旺盛的地区,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高寒地区。第(2)题,沙化土地面积主要与气候有关,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
34.【答案】(1)西欧 北美 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高,废物排放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都高 责任(2)中国人口数量多,排污量大 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能源利用率低。(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判断出西欧、北美排放量大,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人均消费水平高,排放废弃物更多,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第(2)题,中国排放量多,与中国人口众多及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单位能耗高密切相关。第(3)题,人口与污染物排放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中国人口最多,但排污总量相对低,而针对全球性污染,应注意国际合作。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高二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
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5X2=5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区域的划分指标......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二语文2018.7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材料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得......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三10月统一检测地 理(考试时间:10月11日下午4:30-6:00,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