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阅读体验式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今天我们围绕如何开展体验式学习的话题展开学习讨论。
首先我们讨论体验、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的含义。
体验 :指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活动。
体验式教学: 是以体验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
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
这里出现三个概念,其核心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同的是行为主体的区别,还有不同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意思是相似的。
体验式教学(体验学习)不是今天才有的,我们来看它的源由: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 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 OUTWARD-BOUND 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体验学习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七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Outward Bound)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体验学习法源起于欧洲,在 20 世纪 60 年代盛行于美国。在此期间,先后有三个机构投入这样的领域进行研究、教学及发展。其一是户外发展学校,其二是 PA 主题式冒险训练机构及 High5 探索教育训练机构。二者分别从个人发展和团队建立二个方向切入,却有着不同的训练结构,但二者都共同运用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 “ 从做中学 ”,并且设计了许多 “ 具体的经验 ”,如游戏及活动等,以轻松且生动的方式进行引导。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老师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在校园内、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校外、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教师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即使会背、考试取得好成绩,却无法肯定他们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学生,但不能保证学生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可以懂得善恶,并且在课堂里、在试卷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他未必能把它转化成行为。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重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知识传授上,重结论呈现、轻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体验和探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巩固;在学习评价上,重智力、轻态度,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实施体验式教学,初步解决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今天我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要研究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首先我们要看看它的理论依据,我们来学习重温《课程标准》 .课程的基本理念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刚才我们解读《课程标准》是从理论上学习,比较抽象,下面我们看《课程标准》规定的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004 年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启动,国家制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体验性,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并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情景体验基础上,主动探究新知,自主构建知识,达到理性的认知,最终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为道德践行。
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概括以下几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强调个体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亲身体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和交往中学习,变革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相伴而生,相辅相成。那么,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呢,我们先看体验式教学(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亲历阶段:个体经历某一事情或某一情境阶段。
感悟阶段:个体对亲身经历的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点的阶段。
反思阶段:梳理感悟,反思、产生新的经验和新的意义建构阶段。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二、体验学习的基本形式(分别探讨).游戏体验 .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现实体验(社会活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联系实际,与大家分享。(略,见 PPt)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品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大家实践的积累,下面我们讨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开展体验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略,见 PPt).设计得当,贴近学生.注意引导,不断深化.加强反思,领悟升华.尊重差异,引导调控
最后,我们关注、回归教材,我们分析“九年级教材上关于 ‘ 做’ 的要求”
探究活动中的体验(略,见 PPt)
课堂小结:
对体验学习的再认识
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而且,多种方法都是相通、相融共存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割裂开来。
无论方法有多少种,体验学习都应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觉参与的体验,忽略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体验学习的根基。
今天我们围绕“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生成”的话题,讨论了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各位老师,“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希望老师,把理论与今后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经常用理论指导实践。希望老师们,课后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简单叙述您对体验式教学(学习)的理解。
2、在您的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哪一种体验式教学?它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哪些帮助?(请举一例)、依据《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思考你所在学校使用的体验式教学(学习)是否恰当 ?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如何改进。
什么是体验1 像开放手臂一样开放感官,去听,去看,去接触,去感受 2 体验就是触动心灵,生理上有相关指标变化,心跳、内分泌、瞳孔等等。 3 体验:让学生处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以参与、观......
心灵在‚对话‛中净化,思想在‚对话‛中飞扬──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的生成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小学校 寇含平〖摘要〗:有效对话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孙海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四维体验式教学法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采用“四维体验教学法”培训干部,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验式课堂教学:培养“善思考”的干部着眼于......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体验式教学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