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力行业的发展”。
摘要:首先分析了加强线损管理的社会背景,然后总结了线损在管理体制上的主要问题,最后主要从管理、技术和制度三方面提出了加强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线损;管理;技术;制度
前言
电能经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时因元件存在电阻而发热,产生的功率损耗(△
P=3xI2R)称为线损。电能由发电厂经超高压电网、高压电网、配电网向各用户供电,大型企业用户由企业电网供电。发电厂送入电网的电能量叫做供电量,电网售给企业的电能量叫做售电量。供电量减去售电量等于线损电量,线损电量除以供电量等于线路损失率,售电量除以供电量等于输电效率。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线损管理,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根本问题,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1提高线损管理的背景
长期以来减少线损一直是电力部门努力的目标,也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近几年来,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供电线损逐年升高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线损率分别为6.40%、7.08%,年损失电量分别为1169亿kWh和282亿kWh,全年全国损失电量1451亿kWh,如果加上地方电网与企业电网的电能损失,线损电量超过1600亿kWh,这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在我国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中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的背景下,最大可能的减少线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原则,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因此,电网企业要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线损管理,大幅度降低线损。当前线损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线损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有输电系统不配套,线路布局不合理,卡脖子及无功补偿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线损管理的放松。
2.1 非主管部门对线损管理重视不够
电网建设一般主要考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而没有把线损作为检验电网发展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造成高压电网投资偏大,中低压电网投资偏低,各电压等级的投资比例不太合理,使整个电网的理论线损偏大;生产部门在安排运行方式和停电计划时往往出于安全的考虑,使电网在非经济状态运行的时间过多,经济运行和停电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线损管理涉及到计划、基建、生产、农电、调度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部门,而地级公司的线损主管部门一般为市场营销部,非主管部门对线损管理往往重视不够。
2.2 线损的过程管理有待加强
在线损管理中,“重指标轻过程”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没有建立常态的分析、监督、协调、督办、反馈机制。线损主管部门由于对其他部门的业务不熟悉,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对其他部门分管业务协调难度大。此外,线损管理停留在统计和简单分析上,分析查找问题不及时、不深入;跟踪监督不到位,督促整改不彻底;尚未实现线损指标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2.3 线损管理的考核不科学
各单位对考核的心理认同程度不高,实施考核过程中争议多,难度大。由于线损理论计算存在不准确的因素,对各单位供电量、供电结构预测不准确,加上采用综合的线损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线损管理的实际水平,造成给各单位下达的指标不合理。几点加强线损管理措施
线损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贯穿整个电力行业的供、配、售网络,具有系统性、抽象化、复杂多变的特点,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和每一位供电员工的切身利益。建立高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做到降损的可控在控,是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3.1 建立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网络和激励制度;实行分电压等级的指标细化考核;采用系统性的现代化手段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应用了计算机管理、无线通讯、自动控制等多种现代化新技术,由电能量管理系统、大用户监控系统、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系统等五大系统的集成。使用这种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对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报表的生成等等,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能达到只要点击鼠标就能纵览全局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3.2 全网无功优化运行
做好电网降损节能的关键是全网无功优化运行。而全网无功真正优化运行的前提是进行无功补偿的优化配置,包括无功补偿配置点优化和补偿容量的优化,即什么地方用就什么地方补偿,用多少就补偿多少,最理想的是无功需求点的就地、足额补偿。另外无功需求是动态的,所以无功补偿量需要实时调整,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补偿。只有通过采用高性能的动态无功跟踪补偿设备才能完成实时补偿的任务,需要电能的发、输、供、用各环节共同努力和协调的统一行动。
3.3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线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规范管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分级负责、指标落实、分工明确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还应重视加强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各单位专职、兼职线损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和负荷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线损理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衡量线损实际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认真做好相关数据的测录、统计和分析。可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
结束语
总之,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更是一项持久艰苦的工作,要坚持用科学手段加强线损管理,要坚持用先进技术完善电网结构,要坚持用完善制度规划管理和技术。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
新中国六十年,能源发展成就巨大。能源生产基础设施和装备极大改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
电力行业属哪个生命周期?初创?成长?成熟?衰退?悬赏分:100助理 三级最佳答案电力行业最专业的剖析!电力行业永远是个熟练工呆的地方。学校学到的东西跟实际完全是两个样,但是电......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1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上调非民用电价,并结构性地调整了上网电价,为16个月以来首次上调销售电价。此外,发改委还称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