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校史_湖南大学校史考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52: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湖南大学校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湖南大学校史考试”。

9.湖南大学基本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刘克利教授,校长赵跃宇教授。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

10.湖南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11.湖南大学校训、校风

校训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校风 “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

“敢为人先”,指着眼于未来和长远,敢于竞争、敢于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者的关系是:“实事求是”是“敢为人先”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基础。“敢为人先”是“实事求是”的目标指向,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途径和手段。没有“实事求是”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敢为人先”。

博学,即“博于问学”,要求师生在治学上广博、深远,善于在知识的浩海中丰富自己。博学也是岳麓书院注重博学之、审问之的教学特色。

睿思,即“明于睿思”,要求师生在博学的同时,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深入思考,达到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睿思体现了岳麓书院教育传统中重思考的特色和要求。勤勉,即要求学生“学而不厌”,发扬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的奋发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潜心学术、“诲人不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勉也是岳麓书院学规中的主要要求。致知,即“格物致知”,要求师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达到“明德”、“明理”的目的。致知体现了岳麓书院“重践履”、“务实行”的治学传统和湖湘文化“坚定德性、明习时务”的特色。

12.湖南大学现今院系、学科设置及排名情况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13.湖南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6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5名,“千人计划”1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8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600余人,研究生13000余人。

14.湖南大学办学成果及科研成就

学校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和国家理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5门。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近900项,其中包括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SAE方程式赛车新秀奖等。

学校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工程中心、1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3个湖南省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十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900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3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市、自治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15.湖南大学人才培养

湖南大学在教学上保持和发扬了“重基础、重质量、严管理”的传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学校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设有本科专业65个。“十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中,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5门,国家教学名师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5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思想,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适应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2004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改革。学校注重弘扬岳麓书院文化教育传统,加强文理沟通,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积极推进大学文化整体育人,文化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学工作的思路是: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

地位,把本科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准的第一标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湖南大学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炼和突出自身特色,形成湖南大学的人才品牌;强化教师教学考核,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创建优良的成才环境,将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这一目标,学校在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面,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保障,注意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创新意识,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到专业教学计划中,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建设上,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努力建立起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机制。

16.湖南大学校容校貌

17.湖南大学机构设置、现任领导及知名校友

学术机构、科研机构 党群机构 行政机构 直附属机构

18.湖南大学未来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

校史

抚远县浓桥中学校史 (1986年至今)校史编委会组织机构主编: 杨恩国副主编: 谢宝刚编辑: 王艳玲咸永彬等淑静李目录:一、前言二、学校发展简介三、四、五、六、七、八、 教师队伍教......

校史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即“小211工程”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校史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清华学堂」。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

下载湖南大学校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大学校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