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重要考点_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49: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重要考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P55-56(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P56-57(1)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职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驶国家权力。①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义务:(i)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ii)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a.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b.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c.接受人民监督。

3.民主集中制的含义、表现 P59-60(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P63(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P63-64(1)根本原因:是由国家性质以及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2)具体原因: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经济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P64-65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含义: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含义: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含义: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7.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P70-71(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P71(1)性质: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2)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9.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P73-75(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0.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P74 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11.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措施★ P75(1)国家: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个人: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a.尊敬少数民族特有的习惯,b.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c.自觉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P77-79(1)坚实基础: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②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3.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团结?

(1)由国家性质决定,(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5)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6)我国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7)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我国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4.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P80-8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5.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1)国家:①国体和政体的确立,保证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坚持新型的民族关系 P75(i)内容: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ii)态度: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iii)措施:国家: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个人:a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b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尊敬少数民族特有的习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自觉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P73-75(i)三者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ii)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76-79 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⑤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P80-82 ⑥国家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2)公民:①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P9 重要性: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自身的努力、少数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本P53)1、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的统一。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学案

泸源中学高一年级《政治生活》学案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3.中国共......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第三单元共三课,第五课标题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介绍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1-3题。1.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最高人民......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组题人 王丽霞 审核人:刘蛟一、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回......

下载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重要考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重要考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