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老师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老师论文”。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的 反 思
东方明珠学校
柯旺送
写作背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语文被他们打入了“冷宫”;还有些同学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学习语文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更有甚者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凡此种种,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障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
现状
反思
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它的基础性、工具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高考中占有突出的位子。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就我所教的高一学生而言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漠视语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考试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二是应付学习: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三是担忧焦虑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四是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上课不听讲,只是一味的做做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是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1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于是有些学生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退步。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认为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于是他们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二是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进入高中,大部分学生重理轻文,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
针对以上情形,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修正:
一要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我曾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要求全班同学收集整理。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材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
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二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擅长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送别》这首歌曲,那悠扬的曲调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送别的场景之中;在上《赤壁怀古》时剪辑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和画面,力求把学生带入三国古战场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上《声声慢》时我准备了李易安的自画像在课前反复播放给学生看,努力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在上《琵琶行》时,我讲了白居易的两个小故事,一是诗人在十六岁时进京见大文豪顾况的故事(“长安柴米贵,白居谈何容易。”“有如此诗才,白居长安易也。”),还有就是孟郊评白尚书的两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从而引导学生去探讨白居易的“人民性”与“官僚性”的双重人格。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 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三是加大课外阅读。无数事实证明,学生是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成绩。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学语文就是一本语文书,一大周十二节语文课。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别说是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学生别说是古今中外名著,就连《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之类的杂志也无缘看上一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想源头无水,甚至干涸,能写出什么样的大作。还有些同学,整天虽也在看书,可女同学都在看言情小说,男同学则是看玄怪或魔幻小说,传统名著根本无人问津。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别说是读,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说不出一两部书名。说真话,语文老师上几节课还好点,要说批改作文,没有哪位老是不头痛。现在的学生写作都是些火星文,一段文章要看半天才知其大意,有的甚至不知所云。所以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思想,忽视不得。笔者曾想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一个同学买三到四本传统名著,全班集中起来,互相调节。在阅读方式上,采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相接合的方法。老师适时指点,或定期在班级召开读书汇报会。以此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吗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键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不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了这些,那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2012年5月18日 品读《林黛玉进贾府》细节之味,领略《红楼梦》独特魅力
东方明珠学校 周璟
《红楼梦》是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但很少有学生通读过原著,即使有一些学生冲着名气去看了,但也难有人能坚持看完。其实,《红楼梦》不以惊心动魄的场面吸引人,也不以曲折神奇的情节取胜,而是以丰富、深刻的细节描写见长。这次就以《红楼梦》的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学会从细处着眼,通过比较去品读细节的魅力,感受细节的深刻,品出《红楼梦》艺术的魅力
一、品细节,品出形象特点。
(一)贾母之哭与王熙凤之哭比较:贾母一共哭了两回,第一次是大哭,第二次是呜咽,贾母之哭,是因爱女病故而悲伤,对“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兄弟姐妹”的外孙女林黛玉的同情、怜爱而哭,滴滴泪水都是饱含浓浓真情;王熙凤之哭,用帕拭泪,前面还笑道,说着便用帕拭泪,当她听到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快再休提前话,就“忙“转悲为喜”。这一“笑”一“哭”一“悲”一喜,表情比变色龙还变得快,如果她真的是悲伤过度,怎么可能转变得这么快?那她为什么要哭,是哭给谁看的?目的是讨好贾母——贾府最高的权位者。所以王熙凤“掩面拭泪”这一个细小的动作就暴露出她性格的逢迎(违心趋奉迎合)讨好、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通过品读贾母和王熙凤的哭,我们看出了贾母的地位,王熙凤善于阿谀奉承。
(二)常规夸人与王熙凤夸奖林黛玉比较:当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孩,你会怎么夸她?当你的周围有众多的女人的时候,你怎么样去夸其中的一个特别漂亮,又不得罪其它的人?这确实有点令人头痛,但王熙凤就确实能做到,她当着众多女性的面夸奖林黛玉,说了这样一段话:“天下真有这么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真是一拍三响,既赞美了林黛玉,又夸奖了三春,让王、邢二夫人心里愉悦,最重要的还讨好了贾母。真是一语众人喜。这一句话就展现出了一个有心机,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王熙凤。
(三)王夫人与王熙凤对话比较:最后王夫人为何“一笑,点头不语”?可以有多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是王夫人对王熙凤精明、能干的肯定,王夫人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放月钱,二是拿衣料。王熙凤的回答:已放完了,我先料着了,我已预备下了。王夫人还才想到,她就已经说了,还才说,她已经做好了。对这个精明、能干的下属于的办事能力的肯定。还可以理解为:王夫人一笑,意味深长,王熙凤处处在抢王夫人的风头,先是当着众人说她记错了,再有让她拿缎子给林妹妹,她却早就料着,并备下了,作为下属,可以这么能干,但是太张扬了,所以可以看出她性格的不露锋芒,有修养,不与王熙凤计较。破译了王夫人“一笑”的密码,我们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王熙凤工于心计、虚伪奸诈的个性,看到她争强好斗、不肯让人的霸气。“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主妇,但她却不露锋芒
从品读三组细节的对比,让我们品出了王熙凤的性格、贾母的身份、王夫人的心理,以及王夫人与王熙凤的矛盾等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性格、心理、身份、地位、矛盾等)
二、品细节,品出主旨思想
品文中宝玉之哭、言、行:贾宝玉为何哭?用他自己的知说就是“家里的姐姐妹妹都没有玉,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为什么他只是说家里的姐姐妹都没有,有没有说家里的哥哥弟弟都没有?那是因为他太把女孩子当人了,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贾宝玉居然与处于弱势群体的女子作为比较的对象,说明他肯定女子的地位。如果这块玉真是通灵的宝玉,就应该择人之高低,但比我出众的妹妹却没有,心中为之鸣不平,内心思想中追求一种平等。这说明他的内心当中有一种什么思想——追求平等,因为他们没玉,所以哭,因为他们没玉,骂这块通灵宝玉是劳什子(北方方言,使人讨厌的东西),甚至还做了一个惊伯的举动,“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宝玉是“衔玉而生”的,是贾宝玉的命根子,玉是其生命、身份乃至贵族特权的象征,是贾母心中的通灵。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的贵族,本身就承载着封建家庭的对他寄予的希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这块与他同降的通灵宝玉,让他被寄予了更多、更高的希望,这是他必须接受的传统选择,这们神仙似的妹妹也无玉彻底把宝玉因宝玉带来的压抑、苦恼爆发了出来,宝玉摔玉就说明宝玉是天命的反抗者、世俗的摒弃者、礼教的蔑视者、旧道德的抨击者。一句话他是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叛逆者。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抗。《红楼梦》的一大主旨就是:反封建主义。从贾宝玉之哭、言、行中,我们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三、品细节,品出情节发展。
从宝黛初会的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贾宝玉非常的喜欢林黛玉难道他对这个妹妹的喜欢。如与黛玉交谈,一问一顿,要等到回答,非常细心,是一种真切的关怀;得知无字后送字,还杜撰。贾宝玉细看黛玉,一见如故,说“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林黛玉一见贾宝玉就感到眼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见钟情”。这次两人初会,也他们爱情的第一次萌动,为后来的确宝黛爱情拉开了序幕,宝黛爱情也是《红楼梦》的一根主线。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不仅暗示着情怀的发展,甚至昭示着结局。例如:第28回,端午节元妃给贾府众人的节礼中,惟有薛宝钗同贾宝玉是同一等次的,而黛玉与三春是同等次的。第74回,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在对王熙凤提到晴雯时竟说“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是一种“狂样子”,而且“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可见,王夫人很不喜欢林黛玉,而且很是嫌她。由于王夫人的意旨和元春的特殊地位,我们可以从细节中推断宝黛爱情必为悲剧了。
我们有很多同学喜欢看美国大片,享受视觉上的感光刺激,甚至是从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中了解中国文化,还有的同学喜欢看穿越剧、武打小说,科幻小说,但人生哪有这么多的偶然和奇遇。这些快餐式的文化,绝非中国文化的内涵。《红楼梦》不以惊心动魄的场面吸引人,也不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深刻见长,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的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就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当我们从《红楼梦》那些看似琐碎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发现其中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蕴时,就会真正领略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魄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高一语文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语文教学论文高一语文教学论文要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教学论文1一、当......
高一语文老师工作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高一语文老师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语文老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