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摘 要】环境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本文论述了当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贸易规模、出口结构、贸易方式与贸易环境等方面探究了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低碳经济;碳排放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逐步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在人类追求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节制的开发自然资源,肆意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为了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排放量以及缓解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成为各个经济体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日益成为了全球共同追求的发展模式。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5碳排放数据显示,全球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21亿吨,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而2015年相对于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高于3%。这一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2016年12月,“德国观察”组织公布了2016“气候变化表现指数”报告,对全球58个主要碳排放经济体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努力进行评估和排名,在综合排名中,中国排在第47位。就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而言,中国的排放量最高,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8.03%。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碳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碳排放验证超标的问题已经给国内的环境、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尤其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中,低碳经济给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以及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中国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国际贸易规模和碳排放量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因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当积极的响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进程,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本文将深入讨论发展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提出建议。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莱斯特?R?布朗是最先探索“低碳经济思想”的学者,而“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被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热点。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述。庄贵阳(2005)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牛文元(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袁男优(2010)认为,低碳经济的三大特征为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综合各种观点,本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如下界定:低碳经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应对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和气候变暖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中国出口贸易规模
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极速增长,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贸易水平的提升令世界各国瞩目。2015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9530.33亿美元,是1979年贸易额的134倍。其中,出口贸易的发展尤为明显,2015年的货物出口贸易额是1979年的出口贸易额的166倍。如图1所示,近20年来,除了2009年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大幅下降以外,我国出口贸易额始终保持着可观的增长率。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使我国贸易始终保持顺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商品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近几年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额的对比发现:自1996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占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而初级产品出口额却逐步下降,并且二者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达到90%,2015年更是达到95.43%,使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该趋势体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工业制成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了中国取得对外贸易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工厂的地位不断地被巩固,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
进一步细分我国出口产品种类可以发现,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高的六类商品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中的矿物燃料、润滑油等高排放、高耗能产品出口占据30%左右。工业品制成品出口中的橡胶制品、矿冶制品等都属于污染性高的非绿色出口产品。同时,加工贸易也占据我国出口贸易的很大份额,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依赖廉价劳动力加工组装之后再出口,加工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资源并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
本文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分类)为基础,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额占比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通?^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一样占有较高比重,大部分出口产品仍然处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同时,低技术含量和中等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占比重极低。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2015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源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略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略升,劳动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几乎不变。可以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略有优化,但大多仍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缺乏具备核心科技等高新技术产品的支撑。
3.对贸易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靠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环境规制条件开拓了巨大的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根据图3可以发现,1995-2010年期间,加工贸易的比重比一般贸易还要高,直到2011年,一般贸易所占份额才超过加工贸易,但是加工贸易仍占有很高的比重。一方面,跨国公司把初级加工、组装等高能耗、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夕阳产业转移到我国。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将遏制上述现象的继续出现,我国可能会通过降低加工贸易的出口退税、向高排放企业征税等方法加快加工贸易模式转型。这将对我国加工贸易发达的地区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工贸易出口额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4.对贸易环境的影响
《贸易和气候变化》指出,国际贸易将以多种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也将反作用于国际贸易,改变国际贸易流转模式和各国的贸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格局调整。首先,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将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域。WTO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如低碳环保产品补贴规则。多哈回合已经进行了15年,在WTO贸易与环境谈判中,低碳产品和服务成为讨论的重点内容,有代表建议消除低碳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实现这些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他们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实现了贸易利益,还符合全球的环境利益。其次,低碳经济还会撼动WTO基本原则尤其是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的地位。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欧盟、美国等领先低碳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已经把低碳经济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欧美的发达经济体也已经在多边、区域、双边及单边层面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在低碳经济的契机下他们会缩小自由贸易市场的供给能力,最终影响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的作用。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重要影响的必然趋势下,中国的贸易环境也将更加复杂多变。在前几个部分的讨论中已经提到,中国将面临碳关税、碳标签和隐形贸易壁垒等更多贸易保护措施的挑战,也必然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此外,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中国将不断受到发达国家和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攻势和谴责,从而在国际谈判和规则制定方面处于被动地位。总之,低碳经济的浪潮必然使中国处于“危机重重”的国际贸易环境之中。
五、中国出口贸易应对策略
低碳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低碳化浪潮将成为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面临的第四次浪潮,低碳化时代正在向世界各地区招手。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必将在低碳化的过秤中被逐步淘汰,本部分从出口贸易增长模式、出口贸易结构、出口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等4个方面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模式转变
我国现有的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具有“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特点,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理念。要想在低碳化浪潮中稳定出口贸易的发展,就要脱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实现对外贸易的集约型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舍弃一味追求出口规模扩大的目标,在将低碳理念作为政策的指导之一的条件下积极调整贸易政策,使政策有利于提升外贸的效益。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同时着重发展其它方式的出口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重点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强调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对于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并形成创新产业链,不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地位。最后,也要采取措施提高外贸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不低,但是其中低技术含量和中等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总的来说,我国出口商品具有档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和隐含碳高的特点。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逐步推动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应不断增加高新技术投入,一方面应用于传统出口商品的改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研发,技术创新是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要减少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从政策以及资本都方面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另外,出口企业可以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在产品中增加绿色环保因素,达到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安全性、科技性和环保性的要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迅速扭转中国在绿色贸易发展中的被动局面。
3.逐步降低对欧美日市场的依赖
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实现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低碳化浪潮背景下,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槌墒斓牡吞枷?费观念,发达国家政府也已经把低碳经济作为自己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竞争利器。为了使发达国家以低碳环保为理由而设置的隐形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贸易的影响降至最小,就必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同时逐步加强与大东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加大东亚地区的贸易比重,并逐步形成良性的贸易同盟。这些,将为我国贸易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减缓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冲击。
4.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
低碳经济发展将对贸易规则产生深远的影响,低碳背景下贸易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这样的碳排放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冲击。所以,我国必须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联合处于相同处境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贸易谈判中掌握足够的话语权。首先,积极参与WTO多边规则的制定。中国应关注WTO对贸易壁垒的态度,跟踪成员国的政策动向,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坚决抵制“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其次,关注区域、双边贸易协定,分析有关低碳环保的贸易协定的趋势,预测未来低碳规则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杜运苏,张为付.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3):97-107.[2]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19(3).[3]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09):114-123.[4]刘婧.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06):44-48+88.[5]王跃,生焦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 报,2010,31(6):30-36.[6]魏思超.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7]谢晓明.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02):205-206.[8]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3-46.[9]郑峥.国际贸易规则视角下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145-146.[10]张伟丽.中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11]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55-64.[1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低碳”概念主要由三个核心术语组成: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此外,还派生出“碳足迹”、“碳形象”、“碳责任”、“碳主张”、“碳交易”等子概念。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
“低碳经济”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
地低碳生活确实是一种回归理性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工业文明社会之前,甚至是在几十年前我们过的就是低碳生活,但是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就迅速把人类的生活推到了高碳上,当然高碳......
低碳经济对中国意义深远近两年来,关于低碳,气候变化的话题已经妇孺皆知,尤其在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低碳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共同话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