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夜莺的歌声课文”。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前置性作业:1“夜莺”是怎么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2.收集你所知道的关于在战争中保家卫国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3、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二)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3、齐读第二部分。
2.“夜莺”是怎么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四 我的收获
1、学了课文,你觉得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从这篇文章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交流你所知道的关于在战争中保家卫国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 14 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传递情报︱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夜莺的歌声》教案石狮砚台小学:马晓霞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二、教学过程:(......
夜莺的歌声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德国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
夜莺的歌声(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愿意听吗?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夜莺歌声》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读懂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读一读下列的词语沉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