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_交通集团五年发展规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21: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交通集团五年发展规划”。

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不断提高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贯彻执行“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的福建交通精神,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当好先行。“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是:

一、交通发展目标:

公路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调整公路等级结构,提高公路网密度,基本建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域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络。“十一五”期间,建设高速公路88公里,新增通车里程50公里,建设与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40公里,新增二级公路7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使全市公路总里程达7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 35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里程达3000公里。

第一层次。形成“五纵三横”的主骨架(第四纵为沈海高速公路莆田段,已于1999年建成通车),贯通各县区、连通沿海重要港口、沟通莆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人员往来,为快速集散客货流服务。其中:第一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一纵,即省道S201线莆田段,线路长170公里(其中连接线长35公里),以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二纵,即省道S202线莆田段,线路长100公里,经涵江、荔城、秀屿至湄洲岛共13个乡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连接山区与沿海、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通道;第三纵为福建省“两纵两横”国道网福州至昆明国道G324莆田段,线路长58公里,其中穿越城区26公里规划建设为绕城过境、兼具城市快速路功能的一级公路,其余32公里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五纵为福建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三纵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莆田段,线路长59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第一横为福清东张经莆田大洋、庄边、游洋、象溪至惠格岭(永春交界)公路,为环山区的重要通道,沿线经过2个区13个乡镇,受益人口达50万人。线路长146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和三级公路;第二横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六横,即省道S306线莆田段,线路长75公里,其中20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三横为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莆田境内长88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

第二层次。以乡镇、街道、较大行政村、国防基地和旅游景点等为结点,以莆田市现有25条县道和104条乡道为主要线路,构成莆田市县区干线网络。

第三层次。加快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改造步伐,“十一五”期建设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里程达1500公里,形成以行政村、集贸市场、学校、自然村、居民聚居点和生产基地等为结点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实现全市能通公路的行政村路面全部硬化,根本解决广大农民交通难问题。

港口发展目标: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关键是港口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要举市兴港,通过提升规划水平、加快深水泊位建设、强化运营管理、推动辐射带动,大力推进莆田港口的开发建设,全面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推动湄洲湾尽快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出海口,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港口航道建设深水泊位16个,新增港口泊位9个,航道疏浚项目4个,年设计吞吐能力5458万吨。

(一)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本着突出莆田特色,保证港口合理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根据莆田港的岸线资源条件及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莆田港功能定位:以大宗散货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中转运输,完善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和临港工业等功能,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信息和综合服务等现代化的港口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临港产业基地的形成,把湄洲湾莆田港口建设成为以大型散货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和以沿海工业为依托的重要工业港,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2010年湄洲湾港口吞吐量争取达到5000万吨。

(二)优化港口组合。秀屿港区、东吴港区作为综合运输及临港工业两大各具特色的港区,三江口港区、枫亭作业区、湄洲岛作业区分别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客运旅游为主的中小港区(港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

湄洲湾秀屿港区建成以集装箱、粮食、木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临港工业等为主的综合性通用港区,力争融入福建省港口群和闽东南物流圈。

湄洲湾东吴港区逐步建设成为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原材料、修造船基地、海洋重工制造为主的莆田港又一重要的综合性港区,成为推进莆田市临港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兴化湾三江口港区立足于现有基础上的适当发展,改善装卸设备等港口作业条件,改善港区环境。

枫亭作业区以扩大港口规模,提高吞吐能力为基础,建成以建筑材料、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的小港口。

(三)加快港口开发

1、建设大型深水泊位。重点主攻东吴港区的罗屿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莆头作业区,规划建设罗屿作业区1#~3#泊位、莆头作业区2#、3#泊位。完善秀屿港区的秀屿作业区,续建秀屿作业区0#和8#泊位,规划建设秀屿作业区2#、3#泊位。突破东吴港区的东吴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石门澳作业区,规划建设东吴作业区11#~12#泊位、石门澳1#泊位,投资36亿元,新增吞吐能力2800万吨,合理建设三江口、枫亭等中小港点,积极改善湄洲岛交通码头条件。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远近结合、逐步发展的发展格局。

2、整治疏浚通航航道。建设湄洲湾公用航道一期工程,满足福建LNG船舶不乘潮安全通航;继续做好湄洲湾公用航道莆头5万吨级航道和石门澳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使之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要求;适时推进湄洲湾公用航道

东吴15万吨级航道建设,以适应东吴作业区开发建设和进港散货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同时,为了满足三江口3000吨级船舶航行需要,对原千吨级航道进行必要的扩宽疏浚,通航里程达73公里。

3、完善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以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轴,构筑港口集疏运网络,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加快港区疏港公路的新建或改造,完善港区外部配套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湄洲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交管系统,提升海事部门的监管和救助能力,完善与港口功能相适应的口岸监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建立起符合莆田市自身特点的港口和口岸监管管理体制。规划建设港口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建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数字港口”综合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发展大港口、大交通为先导,带动临海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经济的繁荣。

运输枢纽发展目标:构筑以湄洲湾港口为中心的城乡陆海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系,紧密连接不同方向、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以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旅客“零换乘”和货物“无缝转运”。重点加强客运枢纽中心和货运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能适应运输市场需要的公路站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建设一级客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站23个,货运配载中心5个。

场路建设。公路客运方面,莆田主城区要建成汽车客运中心枢纽站,莆田铁路客运站附近建成1个一级客运站,重要枢纽县(区)拥有一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和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所有县级公路旅客集结中心地带拥有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重要乡镇拥有一个二级或三级公路客运站;一般乡镇都拥有一个五级公路客运站,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联网售票。公路货运方面,湄洲湾港口、火车站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区,重要枢纽县(区)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中心;所有县级公路货物集散中心地带都拥有一个具有集散和转运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对社会开放的货运交易平台,实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站之间资源共享、合理分工、相互协作。

水路运输业。客运方面,以发展市内、省内运输为主,湄洲岛对台客运在突破单向直航基础上,争取两岸双向直航。带动湄洲岛旅游船舶运输业发展,形成以湄洲岛为中心,航线辐射沿海主要港口地区,集旅游、观光、商业为一体的海上客运产业。南日岛等7个岛屿的水上客运,全都建成100吨级以上的陆岛交通码头,更新渡船,从根本上解决海岛群众出行安全问题。货运方面,构筑以民营企业为龙头,整合全市小型水路运输企业,组建股份制水路运输企业,发展5-10万吨级大型运输船舶,开辟至日、美、欧等航线,以集装箱和大型散杂物运输为主,以我市所需求和出口的散杂产品运输为辅,带动水路运输企业管理向高层次发展,促进水运附属业和全市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一是落实推进全省“年万里公路网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使全市80%的乡镇通上三级路,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二是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所有乡镇通客运班车率达100%,凡是通等级公路的建制村,村村通班车,全市通客运班车的乡镇,基本建成五级

以上客运站,通客运班车的建制村建有一个以上候车亭,力争实现“每乡一站、每村一亭”。建设乡镇客运站29个、候车亭个,三是渡改桥工程。对二个渡口进行撤渡建桥,建设荔港大道木兰溪大桥、木兰溪樟林大桥共长870延米。四是陆岛交通码头建设。继续完善岛屿村的交通码头和接线公路建设,两个海岛镇实施岛屿滚装码头。继建“十五”期的11个陆岛交通码头,泊位11个;新建“十一五”期7个陆岛交通码头9个泊位,陆岛交通接线公路24.5公里。让农民群众走上水泥路、乘上平安渡、走上平安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交通预期投资:

“十一五”全市交通 建设投资82.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25亿元,普通公路21.9亿元,港口22亿元,交通枢纽3.3亿元。新农村交通工程10.2亿元。

交通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交通局二00五年八月十八日**县交通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市县一系列重要部......

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一、企业目前基本情况本企业于2004年底迁入XX工业园区生产。第一期新建标准厂房(包括供电设施)26000余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左右;新增生产设备投入200......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xx年至20xx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学校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

外语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适应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外国语中学的办学水平。服务于洪泽的经济建设,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一五”发展规......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载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莆田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