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_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17: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古交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古交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2006年到2009年古交市共有33个省级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另外还结合实际自行确定了2个村居,对这35个村居的建设予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2008年实施了“116”工程(精心打造一片,整体推进一批,扶持发展六大农业产业基地)。确定了“一片三点”6个村,予以重点打造,使其基本达到了“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的要求。

2009年确定了13个村予以重点打造。经过去年、今年的打造,在汾河沿岸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新农村示范区。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共完成投资5682万元,完成硬化106413m,2植树29561株,种植灌木50600株,植草坪800 m;安装路灯188盏;粉刷108677m;修建垃圾池91座;拆迁、打坝、排水渠、围墙、清理垃圾等投资3137.96万元。此外,文化室、小游园、卫生计生室、学校翻修等方面投资597.5万元。

当前,古交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具体做法和经验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一、形成了一个整合各方力量的领导合力

古交市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五大攻坚项目之一,成立了新农22村建设攻坚领导组,并组建了专门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和村庄也相应地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市级四套班子领导每人包联一个省级试点村和重点推进

村,从而构建了市、乡、村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攻坚合力。在此基础上,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动员会、现场会、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都深入新农村建设现场进行督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新农办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实行“一日一报”制度。市人大、市政协也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督导、视察,营造了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了一个多方筹资的投入机制

古交市从2008年开始,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采取“财政拿一点、部门扶一点、企业帮一点,农村筹一点”的办法,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为了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实现效益最大化,今年我们在总结以往新农村建设投入“撒胡椒面”教训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生态补偿资金、采煤沉陷区搬迁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教育、文化等资金捆绑使用,优先投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力求让农民群众尽快看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2008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达8300万元,其中: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达到了2625万元;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结对村投入228万元,各类企业和驻地企业帮建资金共到位1267万元,农村自筹资金达到2238万元。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达8931万元,其中财政补贴4000万元,目前已到位2000万元;企业帮建资金目前已到位276.4万元.三、探索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途径

2008年以来,我们发挥古交工业企业多的优势,在全市深入开展领导包点、部门包联、企业帮建“三帮一”活动,从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新机制。

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每人分包一个试点村或重点推进村,经常地深入联系点督促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全市62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选树村进行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机关单位人、财、物和专业、技术优势,出谋划策,出钱出物,帮助结对村搞好建设。全市51个市营、民营企业和驻地企业采取“一企一村、一矿一村”结对帮扶的形式进行帮扶,不仅为结对村出资,而且出机械、出材料、出劳力,有的还代建垃圾池、代雇保洁员,在全市形成了社会参与、齐抓共建的长效机制,开创了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四、打造了一批示范效应强的典型

2008年,为了尽快打开新农村建设的局面,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村进行示范建设,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打造,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有五类典型:

第一类是经济富裕而人居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对此,我们高起点建设。如镇城底镇下雁门村。该村依托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而富裕,但却成了古交市脏乱差现象最严重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在古交具有代表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下雁门

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新建完善基础设施,使该村成了古交市新农村建设的明星。

第二类是经济富裕、村庄规划较好但档次底、管理差的村。对此,我们进行了提升改造。如梭峪乡会立村。该村依托煤炭资源而较早致富,而且房屋建设整齐划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实施了“一街四巷五胡同”整治工程,修建了休闲文化娱乐广场,使村庄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第三类是适宜村企一体化发展的村庄。对此,我们在规划、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如镇城底镇阴家沟村。山西一一煤焦集团驻在该村,村民大部分在企业务工,收入稳定。基础设施村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居民楼、学校、卫生所、敬老院等,村企关系十分和谐,实现了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村企一体化发展。

第四类是发展经济产业条件较好的村庄。对此,我们通过夯实产业基础进行建设。如邢家社乡龙子村。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成拉旺的带领下,实现了全村户户有温室、家家有菜田。我们把该村确立为古交市的蔬菜产业基地,2008年在这里扶持新建了1000间温室菜田,并围绕蔬菜生产进一步完善了星火学校、科技活动室、蔬菜试验示范基地,以及互助合作社。如今,该村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大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人居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如岔口乡关头村。该村有晋绥边区八分区军政首脑机关旧址,附近的二龙山,风景奇丽,空气清新,适宜避暑。我们结合老区建设,提出打造集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红色旅

游景区”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彻底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使老区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这里的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

第五类是整体搬迁建设。我们把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体搬迁建设使搬迁村整体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2009年,我们又确定了13个村予以重点打造,进行示范建设。目前,这13个村已经完成硬化67299m,路牙石3040m,2人行道6570㎡;植树12111株,种植灌木50600株;安装路灯162盏;粉刷78395m;修建垃圾池48座,垃圾桶20个,煤泥池12个;拆迁、打坝、排水渠、围墙、清理垃圾等投资1790万元。此外,文化室、小游园、卫生计生室、学校翻修等方面投资304万元。2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靠发展凝心聚力 共同致富建强村大高庄村位于秦皇岛市东北方向,102国道新旧线之间,属于城市近郊村。有耕地893亩,人均收入4880元,全村263户,765口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自“强......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双垱村位于荆州区马山镇东南部,版图面积8460亩,耕地面积3770亩,全村1340口人,现有两委班子成员五人,党员56人,党代表工作室11人,其中区代表一名。新的两委班子......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鼎新镇新农村建设综述材料鼎新镇位于金塔县东北部,黑河下游,距金塔县城72公里,与中国东风航天城、空军基地相毗邻,航天城铁路、酒航公路穿境而过,素有酒泉“北大门”之称,是金塔县......

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中共中屯乡党委书记—邓兴中屯乡于1984年建区,1988年建乡,面积有7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集镇距县城15公里,全乡辖7个村190个村民组,2008年末人口有63950人,人......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多措并举,统筹发展,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典型材料***镇地处荆门都市南大门,紧邻荆门高新区,是全省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下载古交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交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