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跑官要官_跑官要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14: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严惩跑官要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跑官要官”。

严惩跑官要官 确保官场风清气正

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干部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千方百计地拉关系、动用人情,甚至不惜金钱诱惑,以谋求合适的官位。跑官要官这一官场不正之风的蔓延,不仅腐蚀了大批领导干部,还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还会激发社会矛盾,引发信任危机,理应得到遏制。跑官要官的主要危害

跑官要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一是败坏了党风政纪。“跑官要官”造就了一批心术不正、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贪官,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群众对于“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认同感的不断下降,使党的形象遭到歪曲,使党的执政能力受到质疑,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地位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腐蚀了干部队伍。但凡跑官要官者,多属那些工于心计、勤于钻研、不学无术者,让这些人混入领导干部队伍,无疑对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同时,跑官要官者走上了领导岗位后,也有人会以他们为“巴结”对象进行跑官要官,这样,就会形成一条利益相关的“跑官要官者”链条,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

三是催化了贪污受贿。跑官要官者“巴结”的对象多是比自己职位高的领导,在面对跑官要官者的巴结、奉承以及金钱、利益诱惑时,意志不够坚定的领导极易丧失品德,轻易许诺,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开起了钱权交易的大门。跑官要官的主要根源

产生跑官要官现象的原因很多,既有干部的主观因素,又有客观环境因素;既有干部选用制度存在缺陷,又有机制体制本身的原因。

第一,官本位思想影响。有的干部官欲膨胀,向往崇拜权力,进而不择手段追求权力;有的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把是否当上官、当多大的官、当什么官,当作衡量个人事业成败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第二,利益的驱动诱惑。一般官职能带来包括政治地位、经济收益、社会名声和住房大小、用车档次等物质待遇在内的现实利益的巨大变化。正职副职差异很大,也不公平。这就造成有的干部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挖空心思,采取不正当手段跑官要官。

第三,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一是选人用人权过分集中;二是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三是干部正常职务晋升渠道狭窄;四是干部频繁交流调动,也使一些干部担心在提拔调整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也被迫加入跑官要官行列。

第四,选人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一是用人失误追究力度不够;二是跑官要官大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往往也是通过合理的程序选拔出来的,责任难确定,也无法追究;三是跑官要官行为隐蔽,界定、查处难度较大,不好追究。

第五,政策导向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选用年龄层层递减问题,有的地方执行51岁、52岁退休制度,迫使一些人较早加入跑要行列。

第六,其他因素。一是跑要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破窗效应”的影响。个别违反制度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有越来越多违反制度的行为产生;三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平。由于所在区域、部门、行业差异,其收入待遇悬殊很大,使一些干部向往好地方、好单位,有时采用非正当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建立治理跑官要官的长效机制

跑官要官,造成个别领导干部凭亲疏、好恶用人,混淆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误导了组织对干部的准确判断,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挫伤了干事创业干部的积极性,危害了党的事业和党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严加整治。

一是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主体,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这个重点,着力解决好当官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树立清正廉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感、针对性和说服力;注重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要积极为干部搭建舞台,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干部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体面工作;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敢于喊出向我看齐,亮出自己的正气,把那些探头探脑跑官要官的和卖弄小聪明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顶回去,引导大家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二是抓住干部选拔任用这个核心,着力解决在少数人中选人、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建立公开透明、重实绩、凭公论用人的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不动摇,突出选拔重用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让那些不跑不送、不拉关系的优秀干部能够得到提拔重用;进一步营造“不跑不送、照样使用,又跑又送、查处不用”的良好氛围。对各方面提出的干部调整意见和建议,坚持认真把关,杜绝随意违反规定的干部动议行为。逐步把各类提名主体推荐的初步人选或者推荐比较集中的人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同时将拟任职务有关要求、党委集体研究情况,确定正式人选理由等

一并公开,消除公众的猜疑和怀疑,提高各类提名主体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提名责任感。要扩大干部推荐考察和决策民主,把推荐职务、任职资格、职务标准和推荐结果全部公开;积极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实行差额票决制度。逐步把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正常的选拔任用的一个基本方式,逐步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数占新提拔干部总数的比例。

三是抓住干部考核考察这个关键,着力解决实绩不实、公认不公、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建立准确辨才、识才机制。按照关联度知情度的要求,合理界定民主推荐的范围,既保证覆盖面,又避免不知情的人参与。要坚持分类投票、分层次统计,合理确定领导干部和群众推荐票的权重。既要看任前票,又要看一贯表现,防止简单以票取人,拓宽考察渠道,延伸考察面,全面推行干部素能测试,考准考实干部德才素质。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干部岗位特点、任务量及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差异,制定能评价干部优劣的科学完整的量化指标体系。要研究试行领导干部政绩公示制度,将实绩的真实程度交给干部群众审核、评判和监督,防止随意夸大实绩、有意掩盖“败绩”、任意侵占“共绩”现象。加强对考核结果的使用和反馈,坚持什么地方工作出色就在什么地方选拔和使用干部,群众对哪些干部不满意就警示训诫哪些干部。真正树立起“能上能下、平者让,庸者下”的导向。改革党政干部的职务消费制度,实现职务消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职务消费作为党务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把职务消费公布于众,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四是抓住深化权力监督制度改革这个根本,着力解决用人失察失误、带病提拔、职务消费不规范等问题,构建遏制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保障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干部初始提名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和用人决策责任制,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民主推荐、民意测评、考察

跑官要官

跑官要官解读“跑官要官”来源http://hi.baidu.com/《党章》在“党的干部”一章(第六章)中,首先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当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

严惩跑官要官 确保官场风清气正

严惩跑官要官 确保官场风清气正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干部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千方百计地拉关系、动用人情,甚至不惜金钱诱惑,以谋求合适的官位。跑官要官这一官场不......

“跑官”≠“捐官”

中国政界的“跑官”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勘称“发展迅猛”、“如火如荼”、“愈演愈烈”、“越跑越快”且“越跑越高”,甚嚣尘上,鼎盛如此,以至于中共中央不得......

从严治官严惩腐败

从严治官、严惩腐败——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有感廉者为民之表,贪着为民之贼。廉政文化一直绵延不息的与我国古代文明相生相伴,细微处决定个人命运,显著处影响国家兴衰。纵观泱泱......

防治“跑官要官”问题研究

当前,在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方针指引下,广大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勤政为民,踏实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干部中也......

下载严惩跑官要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严惩跑官要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跑官要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