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分析_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剖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11: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剖析”。

大学生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分析

儿时的梦想-----长大了要上大学,那时懵懂的觉得大学很神圣、很遥远。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上大学如梦一般。而今,梦已圆,曾经的象牙塔就在身边。六月,我们告别十二年的努力和拼搏,九月,我们带着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走进心目中神圣的象牙塔。大学的一切对于我们而言是那么的新鲜,处处都充满了好奇。

记得,很多师哥师姐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与中学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没有繁重的作业,没有如影随形的教导,一切都是无比自由的-------而我经过两年的学习,现在,正步入大三,却根本找不到师哥师姐讲的那种状况,每天忙得比“黑色的”高三还紧张、忙碌,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教室----设计室----图书馆----作业等等,还得挤出那可怜的时间来给自己充点电,学习些课本以外的东西,做不完的作业还搞的我们“焦头烂额”。为了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和知识,我们真的是在过着“高四”的生活,而正是这种紧张和忙碌,充实着我的大学生活。但愿四年后,再回首大学的生活,我脸上会出现欣慰的笑容。

随着大四学长们毕业的临近,在学好功课的同时,即将升大三的我们也在思考着就业的问题。前几天我查了一下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每个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同,我们学校有一些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有一些就不行了,前提是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像生科、动科等一些科研实力比较好的院系,就业还是挺不错的,不过,他们好多都是准备考研和出国的。还有一些院系的考研成功率比较高,再加上是国家级别的,有学费补助,所以,很多人都是直接考研,暂时不考虑找工作,像植科。其他的一些文科性质的院系,就业就不是很好了。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工作吧,因为学校的招聘会能提供的针对文科性质的工作还是有限的。看着我们学校的情况,想想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大学生面对就业却眉头紧蹙。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无论是产业结构、教育培养质量和高校专业设置、就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分析总结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结构矛盾导致供求错位

1、据有关方面的报道,“就业难”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上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联系。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照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即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这种量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使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3、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以各

种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人才分布上,我国东西部、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占有量差距很大,结构性的矛盾突出。

二、选人用人缺少标准,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1.选人用人,缺少标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

2.人才市场配置落后,管理手段粗放

目前,大学生进人才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三、高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我们身边,不少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 “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创业不如就业”;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高校毕业生应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强化刻苦奋斗的精神,正视现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的岗位,偏远地区也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大学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另外,大学生自主创业,给自己当老板对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天地。现在很多高校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在更新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所以说自主创业也将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之一。

2.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我国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我们身边很多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也就有了就业恐慌得表现。

3.依赖性强,创造力弱,普遍存在就业能力危机

我们身边不少大学生都存在这种现象: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微乎其微。之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据有关报道,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普遍存在就业能力危机。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的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通过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标本兼治、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的发布,通过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合作与帮助,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进步,大学生就业工作定能呈现新的可喜局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现在应当利用好在校的四年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奠定一个完美的基础。

风景园林0902金玮思200930520023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现在大家都在说,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一点从人们的学历越来越高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学生多了,或者说高学历的人多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那就是大学生的就......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金融海啸引发经济衰退、高校扩招引发的毕业生人数骤增、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用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摘要:众所周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是今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我认为主要分为两方面原因——社会大环境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一、社会原因:1.高校扩招过快,从95年的96万生源到09年的700万生源,按腾讯公布的08年大......

下载大学生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