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_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10: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在新世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十大发展战略之一,充分显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适逢其时

一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重新提出并部署新农村建设,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项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表明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实施这项战略任务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逐年上升。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的综合效益较快提高。三是新型不断造就,成为农村发展的生力军。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见识的新型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向往城市生活,具有改变命运的强烈奋斗精神;渴望发家致富,具有学习知识技能的迫切愿望;追求时尚消费,成为农村消费升级的带头人。

二、新农村的新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村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村民发展的问题和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农民心中的新农村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自己的最朴素的理解,总结起来是十二个“得”字:一是孩子上得起学;二是治得起病;三是养得起老;四是走得好路;五是吃得上水;六是挣得到钱;七是社会治安好;八是环境优美;九是做得了主;十是学得到艺;十一是信息化到农村;十二是有丰富的文娱生活。十二个“得”字既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而现实的写照。

(二)专家学者心中的新农村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把新农村概括为“四新”:一是新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二是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三是新农民。就是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

要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扎实开展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发家致富的实用技能。同时,要不断加强农民文化道德建设。四是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崇尚科学,远离愚昧;崇尚文明,远离野蛮;崇尚法治,远离鲁莽。

(三)基层干部心中的新农村

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应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其共同规律和特征应该是分三步走,实现“三化”的工作目标。

1、起步阶段的“三化”:一介住房集中化。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的要求,划定集中居住区,引导农民逐步向新村集中,将原宅基地还田还耕。二是环境卫生整洁化。就是以村组或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为单位,实行垃圾专人清扫清运,建立日常卫生保洁机制。三是农民生活习惯文明化。

2、发展阶段的“三化”:一是农民增收的主业常态化。农民每户要有稳定的主业收入,并且收入要逐年增加,有更多的资金积累用于再生产投入,创造更广阔更有潜力的收入渠道,增强发展的后劲。二是公共设施普及化。在初步完成集中居住的基础上,必须及时配套建设饮水、用电、道路、通讯、沼气等公共设施,形成集中区先行优势,更好地吸引农民进入新村。三是集体服务功能有效化。发展阶段的新农村,集中服务功能必须跟上,特别是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要发挥出来,在组织农户投资投劳、对上申报项目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要有序有力开展工作。

3、高级阶段的“三化”:一是公共设施城市化。就是按照城市公共设施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新农村公共设施。二是村民管理自主化。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文化知识、法治观念进入一个较高水平,能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三是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高级阶段的新农村虽然实行了村民自治,但村级组织特别是党的组织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扰

综合分析起来,当前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基层干部素质准备不足。二农民主体作用显现不够。三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难做到。三政策措施不科学。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最关键最要紧的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四种意识。在基层干部中大力倡导和落实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抛弃新农村建设与己无关的思想,增加组织引导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感。二是开放意识。要大胆走出去、请进来,把本地在外的人才联络起来、老板发动起来,让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三是改革意识。推动土地经营权改革,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四是创新意识。运用市场机制筹集新农村发展资金。

(二)千方百计服务农民增收。一是大力招商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和职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兴农的能力和外出务工经商的本领。三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培值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推动专业服务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四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三)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造就新型农民。要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形势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让更多的农民知政策、明事理、通人情。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舞农民。二是多办实事感化农民。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从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农民。

(四)完善新农村的政策支持措施。一是要把握政策的公平性。进一步扩大新农村试点面,加大省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让公共财政向老区、边区、贫困地区倾斜。二是要把握政策的合理性。对种田农民的补贴要依据乡村组织核实的实际面积,种田则补,不种田则取消。三是要把握政策的针对性。应把对农村转移支付的重点放在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上。

东北石油大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

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白海艳

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班级油工11-2班学生姓名姚长均

学号110201140210

2013年12 月2 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金融1043班田景辉 10040040436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研究--------以叶家村为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于今年7月下旬在叶家(我们村的邻村)认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在实......

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摘要】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十一五”三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陕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今后一阶段,大丰市将紧密团结在胡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腾飞中的安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腾飞中的安岳陈建(攀枝花学院医学院617000)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2012学年 第2学期Term 22011-2012Academic Year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摘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