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_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规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08: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规划”。

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以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为例

孙文学1罗炎华

2(1.长江大学湖北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湖北荆州市,434025;2.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湖北荆门市,448004)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农村职

业教育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农村职业学校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己任,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明确目标,把握要点,切实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服务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实践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中起到发很大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既体现了国家对今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为例,对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作一些探讨。* 项目来源:湖北省“十一五”职业教育科研规划项目“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研究”。

作者简介:孙文学(1965—),男,汉族,湖北天门人,长江大学湖北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

罗炎华(1964—),男,汉族,湖北天门人,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职业高中。学校位于荆门市城区北郊,融职、成教一体,具有多种教育综合功能。学校占地300余亩,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历合格率100%。高、中级教师占80%。学校坚持“按市场需求办学,为振兴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强育素质,学有专长,全面发展,质量兴校”的办学特色,在教学和为“三农”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该校以纯朴宁静的乡村校园造就了一批批“种植、养殖、电子修理、农村实用技术”的致富能人,深受当地群众好评和欢迎,学校曾获得湖北省“农村先进职业高中”等多种荣誉称号。作为一所农村职业高中,他们是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呢?为此我们结合该校的一些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调整目标,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切入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围绕“四大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做好服务的关键是要找准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切入点,根据“服务宗旨” “市场驱动”来合理论证、开发新的专业,保留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传统专业,并使之与现代农业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为当地“三农”培养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高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根据当地需要,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45期,参训人数达12837人,参训人员中,已有82人招聘为乡镇(含职能部门)干部,679人成了农村科技致富带

头人,162人被聘为企业技术员,1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50人任村组干部。农学专业毕业生刘虎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回乡务农优秀毕业生”称号,陈丹丹的科学论文《确保茶树扦插成活的关键》和郑新的科学论文《适当移植能加速果树优化进程》双双获得第九届湖北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正确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为当地解决了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问题,而且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壮大自己。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职业学校要转变观念,积极促进办学思想转型,坚定不移地确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就业拉动来代替升学拉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为根本目的,努力为广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各类实用人才。

二、苦炼内功,以培养“双师型”师资为着力点

从人才培养来看,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要求形成与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与职业技能及能力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要通过学历文凭和岗位技能双证书来体现。因此,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理论教学水平,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即具备“双师型”素质,才能承担得起培养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任,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来看,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服务能力的高低,搞好服务,必须建立一支实力劲的师资队伍。

在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体系中,仍然没有很好的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工作重点大多放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较少关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知识更新、技术装备更新等问题,造成理论教师知识陈旧,实践操作技能低下。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普通初中,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只能跟着老师转,教师的知识能力问题被掩

盖了。教师的知识陈旧,实践技能缺乏,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高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放在培养“双师型”师资上,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一是采取项目制的形式,学校拿出资金为教师找试验项目,加强对项目的管理,通过项目试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采取校企合作制,将学校教师分期分批派到企业或基层农村进行实践学习;三是聘请社会能人到学校担任指导教师,对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也为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贴近“三农”,以农民增收为服务点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据当地“三农”实际,该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据中国科协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农民总数的0.4%,有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心态。农民中真正能够掌握农作物常规技术的劳动力只占41.3%,掌握1~2门特色种养技术的仅占2.3%,熟悉1~2项农业新技术的不到5%,农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年龄在40岁左右的当家农民,外出打工没技术,在家种田只能跟着别人走,他们多是改革开放后踏人社会的,没有参加农作物常规技术专业培训。学校所处的镇辖区内总人口6.2万,其中劳动力40163人。由于农业机械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劳动生产率提高,加上本地庄稼为一年两熟,农闲时间较长,形成了剩余劳动力总人数达15078人。剩余劳动力多,技术能力差,极大影响了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高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近几年来,学校共转移培训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学到技术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受到了用工单位的好评。

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投资4.4亿的荆门市众和纺织项目完成了在当地东宝区子陵的选址、土地平整和厂房框架搭建,原材料供应将是一块大蛋糕,彩色棉是本身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在加工成纺织品的过程中无需印染,成品中不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是典型的绿色环保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好。和白棉相比,彩棉抗病虫能力强,基本不需农药,每亩增收节支400元以上。为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学校争取到了3亩彩色棉的试种指标,试种活动的开展,将为当地农户增收寻找到一个新的亮点。但是本地是粮食产区,农民对棉花的栽培技术不是十分熟悉,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在当地南桥村开展了棉花栽培技术培训,培训棉农1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300多份。学校的这次活动的得到子陵镇政府的肯定,镇政府决定将以后的棉花栽培技术培训安排在该校。学校所处的镇是养猪大镇,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100多户,生猪的品质不高,出现的新型流行病不能预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养殖水平急需提高。他们针对实际,在湖北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的支持下,聘请了长江大学教授开展了养猪高级班培训,社会反响很好,效果十分显著。

三是充分发挥星火科技的示范功能,积极引种、试验、推广农产品的优良品种。通过科技示范,带动了当地大棚蔬菜栽培和早玉米栽培;茶叶无性繁殖技术的推广;优良品种如翠扇大豆、无蔓豌豆、886红薯、肉鸽、美国鮰鱼、华梨1号、黑稻、薄壳核桃等项目的推广,为农民增收找到了致富途径。

四是提高农民工职业素质。学校深刻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打破职业教育较为单纯的岗位就业教育倾向,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所处的镇有大小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达万人,多是职业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在从业过程中各种事故、纠纷时有发生,在职农民工培训迫在眉睫。根

据这一情况,学校配合当地镇政府开展了多期职工培训,在文化、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融入政策、法律法规、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地企业领导非常感激,一位煤矿经理说:经过培训员工懂得了操作程序,懂得了法律,提高了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农民工的素质的提高,也为农民增收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高的这一实践说明,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把职业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中心和基地,只有把握了要点,才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杜中一.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6(05).[2]卢建平.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6(17).[3]杨开祖.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新农村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8).[4]梁修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第一作者简介:孙文学(1965--),男,长江大学湖北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联系电话:0716-8066314;***。

通讯地址: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邮编:434025。

E-mail:cjdxswx@yangtzeu.edu.cn

把握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把握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1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

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应把握的要点

签《物业服务合同》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明确委托物业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期限 在服务合同里一定要明确物业公司是管理小区全部的物业工作,还是只负责某一项服务内容。如果约定不......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须把握五要点(优秀)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须把握五要点市委农办副主任苏雄建设新农村示范片,是建设新农村的一大抓手,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形式上”“内容上”对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应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定稿)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围绕“新”字做文章,把握“四个环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抓规划,奠定新农村建......

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应把握的几点

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应把握的几点作者:夏周青,张惠萍 来源:《理论探索》2010 年第 4 期〔摘要〕近年来,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社区建设无......

下载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