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村省级“五好”申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省级中心村申报”。
一心一意抓建设尽心尽力促发展
——关岭自治县关索镇落叶村党支部省级“五好”申报材料
关索镇落叶村位于经关岭自治县西南部8公里处,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小寨、大寨、平寨、凉水井等4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组;目前3个自然寨通组路已经硬化,通村路还有3公里未硬化;目前共有424户1653人。有农田面积810亩,旱地面积为828亩,人均占有耕地0.99亩,人均纯收入3260元,人均吃粮450公斤。落叶村办公楼约200平方米,其中:党员活动室70平方米;全村党员19人,其中女党员1人。党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5人,31—35岁2人,36—45岁2人,46—55岁8人,56—60岁1人,60岁以上2人。文化结构:大学2人,大专2人,高中1人,初中9人,小学5人。民族结构:布依族17人,黎族1人,苗族5人。相对贫困党员9人。
坚持强班子带队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在支部建设上,从建好党员阵地着手,落叶村党支部多方争取,投资10余万元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备了桌椅、书柜、远教设备等器材,使村组织建设有阵地,党员活动有场地,远教播放有设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认真制定了《村规民约》。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现有2名致富带头人被培养成预备党员,6名致富能手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为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设臵了政策法律宣传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能人带富岗、环境卫生岗等党员服务岗,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都尽可能列入岗位设臵范围,村党支部公示了岗位的服务内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实施了《党员联户制度》等多项制度。村党支部围绕政治思想、组织生活、学用科技、遵纪守法等内容对全体党员开展评定活动,对评定结果及时进行公示。
落叶村党支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每星期开一次村“两委”班子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在村级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中全面推行“三议一表决”制度,对重要事 1
项的表决结果进行公告、对实施结果进行公示、对“两委”班子成员实行“三票评议”(群众评民意、党员评表率、组织评党性)监督体制,构筑了村民自治新机制,村级事务管理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了提升,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同时,将“两务”公开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强村党支部威信的有效途径,设臵了标准规范的村务、党务公开栏,成立了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公开资料归档备查,常规性的工作于每季度首月10日公布,对村财务、低保救助、特困补助、计划生育、发展党员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公开,提高了村务管理的水平。
坚持狠抓组织建设,全面推进规范管理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村党支部严格工作行为,注重民主自治,推进机制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严格规范工作行为。村党支部从“两委”的工作实际出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研究制定了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两委”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议事规章,从制度上规范工作行为;坚持村“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村干部等,使“两委”成员目标同向,责任同担,齐心协力把村里各项事业干好。二是办事公平公正公开。对涉及全局的事务一律公正,村里的一切事情全程公开,凡补助救济、公益事业一概公平,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根据村民的所需,推行村“两委”班子的服务承诺制,建立公开办事和工作激励机制,使得村务管理极大民主化。三是建好中坚队伍。大力发挥好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农村能人、村民代表的作用,遇事多通气,多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将心换心,争取支持,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落到实处。如2011年,坚持每季邀请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商谈产业发展等村内重大事项,统一了思想,聚集了合力,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多最好的事。
坚持狠抓和谐构建,树立倡导文明新风
落叶村党支部因地因时制宜、抓住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注重约束,促进和谐班子建设。多种形式搞好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及党员教育、技能培训,支部成员带头落实“双带”责任,如村支书所带的2户特困户,都从发展蔬菜产业、养殖业中受益,一举脱贫。同时,实行村“两委”干部每天值班制、每半月一次工作情况沟通制,明确分工负责与合作办事细则,各班子成员分别挂村小组,面对面服务村民,并且做到工作定期点评,碰到工作难点,大家出主意、想对策,联合攻坚。日常工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二是着重互动,促进和谐村组建设。坚持村委会与村小组、村小组与村小组的工作互动,层级之间设督导员、平行之间设联络员的联动工作体系,每季一次相关人员和村民代表联谊、互通有无。同时,村“两委”自觉做到“三个凡是”,即凡是要求村民遵守的《村规民约》,带头遵守;凡是集体决定的村级事务,率先执行;凡是村内重大工作,民主确定、“阳光操作”,促使村组和谐。三是侧重教育,促进和谐家庭建设。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中,把“和谐”的“细胞”放到首位,推行村委干部、村小组干部、农村党员联包家庭纠纷户的教育工作,干部与党员连包亲戚中的家庭纠纷排解。同时,利用村党务政务公开宣传栏,举办知识讲座、召开村民会议等多种渠道宣传精神文明,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农业科技培训班,全村80%的农民得到培训,50%的农民掌握一至二门种养新技能。积极开展创评“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使家庭和邻里纠纷基本消除,文明和谐氛围浓厚。
坚持狠抓民主建设,着力解决维稳难题
扎实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突出抓好“四个严格”。一是严格导向机制,破解群众素质教育难题。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确定综治、普法、调解、帮教等工作要点。开展“法律课堂进村”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整体素质。2011年以来,共举行各类法律宣传3次,办宣传栏2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严格“民情”接待制度,破解群众诉求效果难题。村委会设立“民情接待室”,充实了场地、人员、牌子、制度、台帐,公开办事流程、服务内容、接待职责、监督电话等,重大事情,由村主要领导出面接待;一般事情,由村干部接待;日常事情,由党员入户协调,畅通信访渠道,受理群众诉求。如2011年,全村共受理群众诉求12起,解决了重要问题8件,做到解答及时、调解及时,对一时难于答复的,限时上门回复,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严格为民服务代理制度,破解群众办结事情难题。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站,代理员由村干部兼任,建立即办、诺办、联办、代办的“四办制”,为本村群众提供
无偿代理服务。2011年以来,共代理村民办外出证、医保等56件,群众非常满意。四是严格领导包案制度,破解群众的信访渠道难题。在加强群防群治网络组织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推行村“两委”干部信访包案制度,按照“六包”要求(即包情况掌握、包教育转化、包依法处理、包解决问题、包稳控管理、包停访息诉)一项项落实到位,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切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一切纠纷不出村,确保全年无1人到镇以上政府部门上访,促使辖内社会长治久安。
坚持狠抓党建活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充分激活党建活力,根据落叶地理和气候优势,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带动经济发展。即坚持围绕抓好党建活动带动产业发展,走一条产业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在搞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设臵工作职责,履行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帮扶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职能。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小麦、生姜为主。落叶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以养猪为主,由于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为今后发展为大型养殖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旅游业本村环境优美,山水相映,农田沃土,适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同时提供农村生活体验、农家乐等服务,吸引县内外游客。依托已有的山体绿地、庭院绿地、公共绿地,加强道路、水体、河流的绿化建设和整体规划,努力建设落叶村“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对村庄内水体进行保护,并对周围进行绿化。对于村庄内的保存较好,特色明显的老房屋,规划进行恢复原貌的维修,不得拆除破坏,部分构件破损出现安全隐患的,应用原材料进行原貌修复。邻近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位于传统街巷的新建建筑,其高度、体量、形式、色彩和历史风貌协调统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强组织 增活力 协力争先创“五好”**村党支部“五好”基层组织先进事迹材料**乡**村位**县城北部,距省城94公里,距遵义72公里,距乡人民政府4公里,所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3.31平方公......
村申报省级卫生村申请市爱卫会:乡村位于市西部山区的林山河流域,全村共有6个居民组,10个自然村,1007口人。近年来,村支村两委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
某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情况总结材料走进**镇**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伸向远方,文体广场、文姜公园、**湖湿地公园中随处可见休闲娱乐的村民,日新月异的乡......
xxx镇xxx村申报省级环境优美村材料xxx镇xxx村位于xxx镇东部,全村40平方公里,575户2100口人,所辖9个自然屯,人均收入4200元以上。近年来,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过......
曲子镇双城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根据《2011年环县国家级及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环政办发[2011]42号文件)要求,我镇双城村实施了生态村创建。镇村高度重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