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四大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绩效考核的四大误区”。
绩效考核四大方法
制作绩效考核表格是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的方法。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 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 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 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 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 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2)重要事件法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
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 门对公司整体进
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绩效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绩效管理是一种战略与目标管理工具,听起来是很美好的。几乎每个企业都重视绩效,但是在绩效管理的实际实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绩效管理真正作用的发挥。根据一项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比较理想。绩效管理遭遇的典型问题有以下一些:
1、概念不清晰
听到绩效两个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绩效考核。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绩效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人们往往忽视绩效管理的大系统,将绩效考核单独地分裂出来进行。没有绩效计划,也没有进行沟通,考核完后考核表一放,也没有下文了。这样的情况下,绩效管理的结果当然不会很理想。所以,在企业中推行绩效管理,最重要也是首要的一步是对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洗脑”,要使他们明白,脱离了绩效管理的其它环节,单纯拿出绩效考核来进行,是不会有太理想的结果的。
2、定位不明确
绩效管理的应用可以满足许多目的,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在实行管理时应该有自己的目标重点。比如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可以将绩效管理上升到战略执行的高度,将其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工具。对于小企业来说,进行战略管理是不现实的,就可以先把绩效管理当成调薪工具,成为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实际上,当问到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企业究竟为什么实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大多数人并不能做 出准确回答。实行绩效管理,需要同企业所处的具体阶段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3、观念难更新
在变化日益剧烈的今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绩效管理的理论也是层出不穷。企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探索新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但是,很多人无法跟上这种步伐。在绩效管理已经进入战略与目 标绩效管理时代的时候,很多人依然停留在所谓“德能勤绩”的时代。拿“德”来说,它是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东西,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只能根据对方的行为来推断。但是,人类是善于伪装的,根据行为推断出来的和实际的情况经常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周公恐惧流言日,正是王莽礼贤下士时,倘若周公在流言传播时死去,王莽在篡位前已经身死,二人孰忠孰奸,谁又可知道?
4、太追求完美
人们在设计绩效制度的时候,总是力图设计得 全面、完美,或者追求流行的绩效考核方法。根据80/20法则,80%的工作产出是由20%的关键工作做出来的。考核需要关注的是这20%的关键工作。如 果考核得太全面,突不出重点,考核项目太多,难以确定对绩效起作用的关键行为,从而无法对员工的行为改进提供指导。此外,企业力图将考核表设计得完美,同时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过于追求考核的方法,比如有的公司很推崇360度反馈,但是却不想一下自己的企业是否具备了实施这种绩效考核方法的文化背景。
5、民主化陷阱
在制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应该是由员工和主管共同商定绩效目标。但是由于人类的自私心理,除非是那种喜欢追求成就感和挑战的人,一般人都会给自己定的绩效目标尽可能少一点,考核标准也要定的宽松一点。民主是必要的,但过分民主是不行的。员工的意见要征求,但不能一味迁就,不合理的也听。民主不是纵容,在制定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以及标准的时候,既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又要断然拒绝他们不合理的想法。
6、指标难确定
指标就是指从哪些方面来考核员工。指标设计得不好,可能无法反映出员工的真实业绩,甚至给出错误的反映。考核指标的设计,可以说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以某医院医生的考核为例,是根据医生治愈病人的数量来考核。这显然不会有效,因为治疗癌症的医生,永远不会比治疗感冒发烧的医生治愈的病人要多。如果单由人力资源部来设计,其他部门可 能会说人力资源部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做出来的考核表不符合实际。如果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往往会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指标。但是,指标设计的难度还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多在于管理层。比如,遵循80/20法则来设计考核表,总经理却推崇过程管理,他希望考核越详细越好。考核表不可能这样设计,也不能说服他,最后究竟该怎么办?
7、标准难确定
绩效考核的标准如何确定,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标准太低,这样的考核不会有什么意义,因为谁都可以达到。如果标准太高,员工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达到,士气就会受到打击。比如说考核司机的标准是多少公里里程内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交通事故,但是有一个司机平时表现很稳,就出了一次大的事故。而另一个员工一次大事故也没有发生,却经常和别的车剐蹭,究竟哪个员工绩效更好呢?如果是第一位员工更好,后者就会不满意,他出的事故全加起来也没有第一位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更大。如果后一位员工更好,前面的员工就不满意,平时表现要好于后者,仅仅一次大点的事故就把以前的 努力化为乌有,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8、一切要量化
量化是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的一个基本原则。之所以量化,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做到客观,排除了主观性和随意性。就拿销售来说,做到多少销售额和回款多少,那就是多少,财务报表上一目了然,不是别人想减就能减去的。做到了客观,考核与被考核者 再也就无话可说,虽然会有人不高兴,但事实摆在那里,无可辩驳。但是,有的企业太迷信量化了,他们希望什么都要量化。对于产量质量来说,量化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工作态度等内容来说,来量化便显得困难了。比如沟通,这种主观的东西是很难量化的。有的公司规定,主管
一个月内与员工的沟通次数不少于5次,看起来很好,操作起来却很困难。什么才算是与员工的沟通,开会、批评、见面打个招呼算不算沟通?沟通的定义不明确,沟通次数便难以统计。再者,沟通的次数多少并不能反映沟通能力的强弱,如果越沟通矛盾越大怎么办?量化是原则,但不能迷信。量化好,不量化也好,无非是为了一个目标:可验证,即被考核者究竟干得怎么样,有事实来证明,能够得到验证。如果不能量化,但有客观事实来验证员工的表现,就可以了。
9、不重视沟通
有的领导把绩效考核当成了管理下属的“威慑”工具,动不动就说:再不好好干,下次考核就给你打零分。他们并不清楚绩效管理的意义,不了解沟通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核心。常见到更多的现象是:考核分数是由主管来打,打完就交给人力资源部,下级也不清楚上级给自己打了几分。即使是员工先给自己打分,再由主管打分,主管和员工打的分不一样,主管也不会给员工解说。员工无从通过考核了解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因此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依然做得不好。在日常的工作中,主管们也不注意沟通,关心当初制定的绩效计划进展如何。等出了问题或到了考核的时候,已经晚了。
在实际情况中,绩效管理的问题远非上述几点所能概括的。绩效管理是世界十大管理难题之首,而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就将绩效管理列为美国企业管理的几大弊端之一。当然,不能因为存在许多问题就怀疑绩效管理的作用,这需要HR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实践和研究。
一、相对评价法(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
绩效考核的方法一、相对评价法(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
[]绩效考核的方法一、相对评价法(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
市场部绩效考核制度前言为客观地评价市场部日常工作表现,更好的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系统的方法、合理的评价手段对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做出评价,来评定、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勇气,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能够创业成功的理由。请看创业名人四大方法轻松赚钱人生第一桶金。 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