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_山东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8:05: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东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简介: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属科研事业单位,内设土壤环境与生态研究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土壤资源研究室、土壤肥料植物化验分析室、行政办公室。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科技人员32人,正高级职称的4人,副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的15人,博士2人、硕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3人。

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是,解决广西农业生产中有关土壤资源利用,土壤改良和恢复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和退化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的施肥技术研究;设施农业(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滴、喷灌等)施肥技术及作物营养诊断研究;有机复合肥、生物肥料、缓、控释化肥等新特肥料的研制与开发;精确农业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研制与开发;技术成果开发与咨询;土壤、农作物植株、肥料和农产品品质的化验分析服务等。

本所60年代以来,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138项,其中科技部6项,农业部11项,中国农科院9项,区级或厅级97项,国际合作10项,横向5项。取得科研成果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国际磷钾农学奖1项。发表论文364篇,专著8本。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18多亿元。为农业科研和生产作出了贡献。

我所与加拿大磷钾研究所、美国硫研究所、国际肥料发展中心(美国)、国际肥料协会(法国)、国际钾肥研究所(瑞士)、法国Aspach农业试验站、斯洛文尼亚Ljubljana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

仪器:

拥有“岛津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示波极普仪、火焰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氯分析仪、半自动定氮仪、自动指示旋光仪、高精确度天平、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微机等一批配备较为完整的化验分析仪器,为了确保检测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采用程度化的制度管理,化验室已通过自治区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有条件为科研和社会提供化验分析服务。

领导班子:所长:唐其展

副书记:蒙炎成副所长:苏天明

成员及其承担的项目:

唐其展

研究员,在读博士,1989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硕士学位;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由自治区政府公派赴美国纽海文大学(UniversityofNewHaven)攻读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并获得学位。1989年到广西农科院工作,曾任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科技处副处长、外事办主任、国际合作处处长,现任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境研究所所长,国际糖业科技协会副秘书长,广西糖蔗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环境保护、国际科技合作等研究工作。

谭裕模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月生于广西兴业县。1982年1月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学士;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作物栽培学及耕作学专业,硕士;2001年获研究员职

称。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甘蔗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甘蔗育种、栽培、生理、生化等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发表AccomplishmentandProspectsofSugarcaneImprovementinGuangxi,《甘蔗亲本开花诱导及杂交配套技术研究》等论文63篇;参加编写出版《高产高糖甘蔗种植技术手册》、《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等著作。

周柳强,男,壮族,1964年8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人,无党派人士。1985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本科毕业,学士,研究员职称。

长期从事土壤养分管理和作物营养吸收特性及合理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信息技术在土壤资源和农业生产管理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参加工作以来,共参加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及地厅级科研项目40多个,并获得了7项科研成果。主要有:“烟草营养特性与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1996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早稻--晚稻、玉米--大豆耕作制不同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研究”,1998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硝酸钾复混叶面肥的研制、开发”,1999年获得广西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红壤地区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2001年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甘蔗优质高产精准养分管理技术研究”,200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不同耕作体系中土壤养分监测与评价”,2007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研制与示范”。200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先后发表《菠箩的氮磷钾营养特性与合理配施的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应用在蕹菜上效果》、《钾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论文80多篇,参与《广西土壤钾素状况与平衡施肥研究》、《香蕉、菠萝、杧果施肥新技术》、《甘蔗的施肥管理》专著的编写工作。

谢如林,男,汉族,无党派,湖南双峰人,1965年出生于湖南,1988年7月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化专业,硕士,研究员职称。

工作期间共获得科技成果7项,其中广西区科技进步奖5项。主要获奖研究成果有“烟草的营养特点与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1996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早稻—晚稻,玉米—大豆耕作制不同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研究”1998年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GIS和GPS的甘蔗优质高产精准养分管理技术研究”2005年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不同耕作体系中土壤养分监测与评价”2007年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等;“香蕉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及施肥技术研究”;2007年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已发表论文69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

科研成果:

60年代以来取得科研成果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国际磷钾农学奖1项。根据60年代以来获奖成果的数据统计,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18多亿元。为农业科研和生产作出贡献。

主要科研成果:水稻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研究

内容简介:水稻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研究是全国化肥试验网的重点课题,从1981-1983年广西按统一的设计方案,组织协作,在8个地区37个县的不同土壤类型上共进行280个点次的试验,其中有26个点在原位连续进行三年六造试验,取得了如下成果:

(1)氮磷钾三要素,氮素在广西一般稻田土壤仍是水稻增产最活跃的因素,t值测定有82-90%的试验增产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磷钾则视土壤速效磷钾含量而定,土壤速效P<10ppm,速效K<100ppm,施用适量磷、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

(2)氮磷钾化肥合理配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与经济效益。

(3)化肥施在中、低产田的增产效益大于高产田。

(4)根据研究提出:要求亩产稻谷350-400公斤,在亩施500公斤牛粪的基础上,桂北地区N6-8公斤,P2O52公斤、K2O3-4.5公斤;桂南地区N7-9公斤、P2O52公斤、K2O3-4.5公斤。

根据试验结果,1983年在广西上林、昭平、富川、荔浦四县进行示范面积1.4679万亩,共增稻谷59.5万多公斤,折款13.7万多元;1984年早稻在荔浦、上林县共推广6.45万亩,共增稻谷255.95万多公斤,折款58万多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为指导当前广西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并验证是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施,对克服盲目施肥起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2硝酸钾系列叶面肥的研制与开发

获奖情况:1999年度广西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简介:该项研究从1994年开始至今,是在对硝酸钾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养分吸收特性,合理调配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按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其他类型配制合适、通用的硝酸钾复混叶面肥。对各种作物逐个进行试验研究,在武鸣、邕宁、南宁市郊、扶绥、来宾、防城港市、田阳、富川、柳江、平果、北流、钟山等地布置了47个试验,有重复试验15个,既有不同浓度施用效果试验,也有多种叶面肥的对比试验,其增产效果的稳定性高于硝酸钾,是安全有效的叶面肥。并指出各种硝酸钾复混叶面肥的适宜施用浓度及施用期。在通常情况下,喷或淋0.1-1%的硝酸钾复合叶面肥溶液,能使多种作物增产15%以上,还能改善产品及商品品质。

本产品在研制过程中,试验示范同时进行,已中试生产240吨,据武鸣、田阳、崇左、来宾、柳江等县不完全统计,共示范推广40多万亩,使用的作物包括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甘蔗、蔬菜、果树等,获得的增产率为5.34-25.99%,共增产值2374多万元,经济及社会效益已非常明显。

3烟草营养特性与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获奖情况:1996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简介:根据植物营养与环境统一,营养元素功能的专一和不可代替性以及养分最低因子率等原理,在广西主要烟区富川、武鸣、德保三县,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土壤类型上,对当前推广的优质烟草品种K326,在调查广西烟草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农民的种植水平的基础上,设计田间试验方案,共进行24个点田间试验、示范,同时在烟草不同生育阶段取烟株样进行养分分析,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1)不同气候条件下,烟草生长发育的营养吸收动态规律。(2)烟草各生育期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与吸收强度。(3)不同氮、钾施用量对烟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4)氮、钾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5)优质高产烟草营养元素之间的最佳的组配与调控。(6)烟草的平衡施肥与烟叶品质的关系。(7)掌握了烤烟的营养特性及吸肥规律,为烤烟的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试验研究的同时,制定和优化调整适合我区烟草施肥配比,提出了亩产160公斤左右优质烟叶的高产主要栽培管理的施肥技术措施,比群众习惯施肥增产烟叶20-30%,其中上、中等烟所占比重增加5-10%,亩净收益增加80-100元。并在我区烟草主产区的武鸣、富川县示范推广,共召开三次现场考察会和6次技术培训会,并编印了烤烟施肥技术小册子发给烟区烟农,指导施肥;三年共示范推广17180亩,增加产值510多万元,增加税利158多万元,达到并超过了预期效果,对指导当前烟叶生产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研究成果属广西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4多利牌磁化复混肥产品开发

获奖情况:199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简介:多利牌磁化复混肥,是利用电厂粉煤灰,配以合理的氮、磷、钾养分造粒后经过一定磁场处理研制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系列复混肥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产品系列、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规模都处于领先水平。

1993年初开始,本项目利用火电厂粉煤灰,根据土壤养分性质,农作物营养特性,配以合理的氮、磷、钾养分,造粒后经

过一定磁场强度处理,研制、开发的系列磁化复混肥产品,把国内外单作改良剂的低养分含量(N+P205+K20<10%的磁化肥技术,进一步改进为符合国家复混肥企业标准的高养分(N+P205+K20>25-30%)粮、油、果、蔬等农作物专用系列磁化复混肥产品。粉煤灰占总量25-45%。磁化复混肥生产规模达到三万吨/年。

产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国家复混肥GB15063-94标准:N+P205+K20≧25%;本企业剩磁制订指标:>0.2000emu/g,经有关部门多次抽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要求。

产品施用经济指标:粮食增产幅度5-12%,油料作物8-15%,水果作物5-10%,蔬菜作物5-10%,甘蔗4.4%-11%o烟草2-12%o

产品既保持一般复肥优点,又具有独特剩磁效应,施用试验结果证明:在同等施肥投资或等氮磷钾总养分条件下,均比一般复混肥增产幅度5-23%,每亩增收35元-300元:施用每吨磁化复混肥使农民多收240元-3500元;1995年,产品累计施用一万多吨,增加社会效益240-3500万元;企业获利80多万元;缓解和减轻了粉煤灰的堆放、污染及治理费用。

发表的著作:

该所60年代以来发表论文364篇,专著8本,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

广西土壤钾素状况与平衡施肥研究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3

香蕉、菠萝、芒果施肥新技术中国农业出社1999.1

广西土壤广西人民出版社 1963

广西冬季绿肥广西人民出版社 1964

中国肥料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4

中国南方土壤肥力与栽培植物施肥科学出版社 1994

甘蔗施肥管理中国农业出社 2009.4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渔业、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渔业资源管理及利用、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

农业资源与环境自荐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自荐信(精选15篇)由网友“双喜打祖祖”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自荐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篇1:农业资源与环境自荐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自荐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时间过得飞快,我们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近,这时一封好的求职信可以起到毛遂自荐的作用哦。千万不能认为求职信随便应付就可以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