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_纪录片基本创作模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5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纪录片基本创作模式”。

1.格里尔逊式:又叫“画面加解说”方式。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但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该学派认为纪录片应该富有创造性地对真实生活场景作出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方式,在创作上对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加工,画面构图、镜头剪辑、音画配合等方面极其讲究,以致有时对于构图、蒙太奇和摄影的兴趣超过了对主题的兴趣。然而,这种技术加工有明确的限度,决不允许在形象内容上有所添加或窜改。该学派的积极意义在于否定了电影初期大量出现的简单复制日常生活事件的模式。《锡兰之歌》

2.真实电影式 历史可追溯到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60年代是真实电影的兴盛期。主张纯粹纪录,这种片子以捕捉特定人物日常生活中未经修饰的活动为特征,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通片不加一句解说,让观众自己去下结论,弥补了格里尔逊式纪实性不够的缺陷,然而,纯粹的真实电影很难向观众提供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未来的展望推测等,有时传受双方对此都感到困惑。

3访问谈话式 出现于70年代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个人追述式 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李清照创作风格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李清照创作风格,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元稹创作风格

元稹创作风格引导语:元稹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他留下很多名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诗人元稹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呢?元稹创作风格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

元稹创作风格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元稹创作风格,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李清照创作风格

李清照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

纪录片创作1

复习资料汇总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第一部以电脑手绘为主的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通过一幅幅手绘特效画面还原古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真实。A,《彼......

下载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