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现状、问题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干部现状分析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去年启动了“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度增加。2004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3.92万人,占全区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23%,其中省外2.39万人,省内区外1.53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96亿元,人均年收入在0.5万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在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生产加工、服务业和建筑业。劳务经济已成为XX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外出务工人员现状
(一)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年劳动力为主,目前留在农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占了较大比重。从被调查的26名外出人员的年龄构成看,16-20岁的劳动力1人,占3.9%,46岁以上的2人,占7.7%,21-45岁的有23人,占88.5%,均为青壮年劳动力(见表一)。
表一: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分组
年龄分组
合计
16-20岁
21-30岁
31-45岁
46岁以上
数量(人)
310
2比重(%)
100.00
3.8
550.00
38.46
7.69
(二)外出数量逐年增多。
2002年、2004年末全区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分别为34500人和39200人,从2002年末到2004年末的2年时间,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4700人,平均每年增加2350人。调查的30户农户中,2002年末有外出务工人员25人,占常住人口的22.7%;2004年末有外出务工人员26人,占总人口的26.6%,外出人员较2002年增长4%,平均每年增长2%。
(三)素质普遍偏低。
一是文化素质低。典型调查资料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人,仅占外出总人数的7.7%,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为20人和4人,分别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6.9%和15.4%,绝大多数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一方面,普九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教育事业虽经长期的努力,但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效果不明显。
二是劳动技能缺乏。外出人员中仅有极少数接受过职业教育。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只有1人毕业于职业高中,外出前有一定劳动技能,占全部外出人员的3.8%(见表二)。
表二: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分组
文化程度
合计
小学
初中
高中及以上
数量(人)
420
2比重(%)
100.00
15.38
76.9
27.70
(四)外出方式以自发转移为主。
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外出方式还是以自发为主,而由地方政府有组织地向外输出劳动力的机会和数量较少。这既不利于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外出人员的充分就业和持续、稳定增加务工收入。
(五)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外出务工人员的地域分布可以进行南北、东西分类,但目前主要以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进行东西分类。调查资料显示,外出务工人员2002、2003、2004年的三年中,每年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64.0%、60.0%、65.4%,均在60.0%以上,说明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务工地点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见表三)
表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地域分布情况
地域
分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合计
东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西部
合计
&n
bsp;东部
西部
数量(人)
516
925
比重(%)
100.00
64.00
36.00
100.00
60.00
40.00
100.00
65.38
34.6
2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到西部地区务工人员比重有所提高。但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土建工程的阶段性完工,转入技术性施工阶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同时从一个侧面也暴露出外出务工人员在从业工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02年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0人、22人和3人,比重分别为0%、88%和12%;2003年没有发生变化;2004年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有0人、24人和2人,比重分别占0%、92.3%和7.7%(见表四)。
表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行业分布情况
时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行业
合计
一
产
业
二
产
业
三
产
业
合计
一
产
业
二
产
业
三
产
业
合计
一
产
业
二
产
业
三
产
业
数量(人)
2325
0
326
0
42比重(%)
100.00
0
100.00
0
100.00
0
92.3
7.7
表中数据显示,2002、2003、2004三年均没有从事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外出人员,全部均从事二、三产业。一方面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挣钱,有摆脱较繁重的农业劳动之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目前一产业的比较效益偏低,工资待遇偏少,外出务工人员外出不仅是地域上的转移,而且是行业性转移。
(七)务工收入大幅增长。
据典型调查,2002年25名外出务工人员共寄带回现金57500元,人均2300元;2003年的25名外出务工人员共寄带回现金58100元,人均2324元;2004年的26名务工人员共寄带回现金70550元,人均2713元。2004年人均寄带回现金较2002年增长18.0%,平均每年增长9个百分点,增长幅度相对较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外
块心病。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入社比重,为缺劳力的农户解决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以及农产品的出售难问题。二是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千方百计降低义务教育的学杂费用,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提供可靠保证。
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去年启动了“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度增加。2004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3.92万人,占全区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23,其中......
XX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现状、问题及对策2006年XX市启动了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度增加。XX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9.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达到了960.8元,占农民纯......
农村住房现状问题及对策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
近日我就农村低保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农村低保现状1、基本情况2008年我们把农村低保标准800元,并在一年内进行两次调整,从年初的......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农村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等,为此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十分重要,意义深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