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语文_语文附加题大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4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附加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附加题大全”。

高考语文文科加试题应对策略

太仓高级中学 顾雅芳

从2008年开始江苏高考对文科学生提出了附加题的考察要求,加试部分由三部分七小题构成: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文言文阅读,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共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名著名篇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共3题,15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做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15分。复习总体原则:

1、系统复习,逐点突破

2、当前训练与回顾强化相结合3、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4、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组内教师通力合作

达成目标:确保断句名著,突破分析鉴赏

下面就三个考点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文言断句及表述题

(一)断句:古人读文章第一关就是“断句”,断句掌握了,意味着对文本的理解已经到了粗通大意的地步。江苏省高考加试断句,体现了对文史类考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准确断句需要学生较强的文言感悟力,教师适当的断句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训练对答题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1、通文意,分层次

学生在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文章,断句也结束了。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不理解就点不断点不好。因此拿到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议论的对象,理解文段大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通过抓住几个关键字的翻译及句首句末虚词先断出几个大的层次,既有助断句,也有助文后表述题的解答。

2、看虚词,找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固定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文言文的断句就有了重要的依据。⑴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等常用于句首,在它们前面一般要断;

⑵句尾词:也、矣、焉、耳等常放在陈述句末尾;耶、与(欤)、耶(邪)等常放在疑问句尾,哉、也放在感叹句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

⑶关联词语:虽(然)、纵(然)、使、向使、苟、故(是故)、则、然则等词之前一般要断。

如: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⑷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孰、如何、奈何、若之何等词或短语前一般可断。⑸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后往往要断开。

在众多虚词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连词“而”的用法,并不是所有的“而”之前都要断句,要看它连接的是分句还是词或短语,如是词或短语就无须断开;如果“而”作“如果”解,就要在它的主语前作停顿。例如: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乃知俗传信而有征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看句式,重修辞

⑴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常见的固定结构,如:不亦„„乎?岂„„哉?得无„„乎?何以„„为?等都可成为断句的依据。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古人写文以四六句为多。

有语言标志的判断句较好把握,而没有语言标志或标志不全的要请学生注意。

如:王逸楚辞章句 离 别也 骚 愁也

⑵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常见的修辞方法,可据此断句。文言文的对称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标志。08、09、10年的断句都有对称句式的出现。

4、抓谓语,不放松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由关键性名词围绕谓语组合而成。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性。也可让学生通过语法来判断,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之后就应断开。

5、细检查,合情法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下阶段做法:

(1)系统梳理文言实虚词知识。

(2)回顾巩固文言特殊句式。

(3)讲练结合,进一步把握答题思路和方法。

(可与一卷的文言文阅读结合起来)

(二)文学常识:

吴锦教授在多个场合讲过:文学常识题具有随机性,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但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资料的补充尽量扩大学生知识的涵盖面,增加得分的几率。我们现在用的是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文学常识精讲》的古代部分,质量高,覆盖面广,像前年考查的《说苑》《新序》的作者是刘向在这里就有。去年的图书分类法可在纪晓岚的介绍中获得。这一知识点在《冲刺40分》上也出现过。

通过不断训练复习,争取在断句和文学常识部分基本不失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题

本类试题题型新,阅读量较大,应视为复习重点。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命题范围,了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及其艺术特点。

1、主观上高度重视

从10年高考开始文科附加分被放入总分,而名著阅读题就占了15分。要让学生重视起来,并形成家校合力,敦促学生抽出时间完成名著阅读。

2、操作上落到实处

⑴早着手,读原著

(2008年我到沭阳中学学习,看到该校印刷出版的一本书,非常震惊,书名为《读书笔记》,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名著阅读抓得早,抓得实。回来以后,我们就着手制定计划,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阅读指导。)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作品细节的把握必须依靠对原作内容的全面把握,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原著,有时也抽出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高二上学期完成《红楼梦》《呐喊》《边城》《雷雨》《老人与海》的阅读,下学期完成《三国演义》《家》《女神》《欧也妮·葛朗台》《哈姆莱特》的阅读。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也注意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容量大、情节复杂的作品出主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各安排了半个多学期,其他依次递减。)高二结束所有名著的阅读和初步梳理,高三进行回顾与巩固。

⑵明重点,补资料

作为教师要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分析往年的试题,熟悉命题的方向,做到知己知彼。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相关信息:环境与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及主要特征,作品的艺术特色,关键细节,精彩语言。并且及时补充资料,提炼概括重要信息,有助学生对作品的深入把握。

例如:《红楼梦》阅读过程中除充分利用《〈红楼梦〉选读》外,还补充了: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简介、人物命名艺术、判词解读、红诗鉴赏、重要片段赏析、红楼真假等内容。

《三国演义》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善于在战争中刻画人物形象。我们补充了:《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与计谋,《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在人物专题中,除分析形象,还把涉及该人物的主要事件综合在一起,分别从情节概要、原文、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整理。(以关羽为例,见桌面)

⑶重检测,多回顾

如果说原著是鸡汤,那么补充的资料就是速食方便面。不是所有鸡汤学生都会喝下,也不是所有学生

都会去喝鸡汤,那么就一定要让学生把方便面吃掉。因此,在布置学生阅读,补充资料的同时要做好检测工作,敦促学生去看去记。高二,基本做到每部作品进行两到三次检测;高三上学期基本做到每补充一个专题检测一次,如果一次不过关就再行检测;当前所做的就是回顾与巩固,每天一小题。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争取选择题尽量不扣分,简答题尽量多拿分。

三、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

文科附加的最后部分是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考试说明》的要求:“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作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关键词是归纳、分析、鉴赏。我们以08、09江苏高考题为依据,就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技巧的指导。

1、归纳题

⑴问题:(08,从材料看,古镇有什么样的特点)

概括不全要点交叉照抄原文

⑵对策:

划分层次——注意句句关系,标点提示,抓住关键字句(关联词,代词)。

概括要点——抓相关词句,提取公因式。

2、分析对策题(08,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保护古镇)

⑴问题:

答非所问无中生有

⑵对策

注意问题与材料内容的逻辑关系

立足文本——要注意对策与问题基本呈一一对应关系,注意联系前后文

3、鉴赏题(09)

“鉴赏”是指从形式的角度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认识作品之妙,从而加深体会作品艺术性地表现的哲理情思。可将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和前卷文学作品阅读与古代诗词的鉴赏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勾划文中关键句,读出文中重要句子的言中之义、言外之义,并用清晰的语言将之表述出来。在艺术手法方面,先帮助学生对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再通过相关习题让学生把握手法的概念、用法和作用。

3月底在镇江的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上,吴锦教授指出,08、09高考的分析概括鉴赏题为今后出题提供了类型样本,今年的考题会在这两者中任选其一,因此这三种类型的题目不能偏废。

语文名著附加题《老人与海》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名著复习资料语文名著附加题《老人与海》一.《老人与海》判断题1.( )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文学名著简答题汇编(六)1.《呐喊》中各篇之人物名称:《狂人日记》:陈老五、古久先生、赵贵翁、狼子村的佃户; 《孔乙己》:孔乙己、丁举人、掌柜的、酒店小伙......

高三一模语文(附加)

连云港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处)(6分) .6..胡子厚与予论诗曰:“人有恒言曰,唐以诗......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

春七年级语文附加试卷

2014春七年级语文附加试卷(名著与语法)一、名著阅读:12分(每空1分,简答3分)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写于18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叙了主人公格列佛游历小人国、、、的离奇......

下载附加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附加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