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笔记”。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考点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体现在贫困对象致困原因的多重性和困境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提供的救助类型也相应不一样。
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的。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要向对象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心理辅导、精神慰藉、行为矫正等援助,从而提升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
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由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所以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强调融合运用。
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社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多。在救助过程中,要熟悉各类政策,并在政策的范围和许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规范服务。
考点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各类专项救助、灾害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1、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
基本生活救助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为主的救助形式。
(1)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2)社区层面社会救助的内容: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一是提供物质帮助;二是提供就业机会。②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一是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二是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三是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
2、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教育救助:促进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分类给予救助,通过“奖、贷、助、补、减”等措施直接支持在校学生;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
(2)医疗救助:寻找与社会救助的结合点;参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
(3)住房救助:帮助申请住房救助;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3、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灾害紧急救援:紧急救援,转移群众,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灾民衣、食、水、住、医等基本生活问题;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2)灾后社区重建:协调社区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4、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救助政策的修订。(2)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
(3)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②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
(4)流浪儿童。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②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一是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二是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三是安置与跟踪服务。
考点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方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符合社会救助政策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选择性使用。
1、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1)针对困难居民的个案工作。在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服务于困难居民时,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全面接触困难居民,深入了解其问题和需求。②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③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④及时评估工作过程和效果。⑤总结并结束工作。
(2)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在贫困救助中的功能:一是改善生活环境,借助团体的动力和过程,帮助贫困者改善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提高自身认识,通过教育、娱乐和经验分享,提高贫困者对自身状况的认识;三是增强适应能力,通过学习和不同经验的分享,丰富和扩大经验和见识,学习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发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小组类型和不同的工作计划、活动内容,协助小组成员了解自身的问题,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3)社区工作。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救助和发展的目标;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②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等。在进行社区层面的救助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法。③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会网络;促进能力建设。
2、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开展专项社会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时,要根据各个专项救助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工作方法。下面以教育救助为例,探讨如何选择专业的工作方法。
(1)开展工作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2)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开启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进行救助。
(3)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4)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3、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1)灾害预防。(2)灾害救助。(3)灾后重建。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
(1)外展服务。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有系统的服务模式,它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出现多和活动频繁的地方,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更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机构服务。思想转化;行为矫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贫困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比较多地会运用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而灾后救助领域则可能更多地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考点1: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一) 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5个方面:治疗康复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尊重......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实训课 情景1: 接案准备实训 [案例]郑莹,女,18岁,离开学校在家自学已经3年了。从外表看,郑莹是那种性格开朗的人,一头卷曲而混乱的长发,喜爱化妆。由于郑莹初中未......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