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纪念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纪念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瞿秋白纪念馆参观游览。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先,我们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迎面这座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肩,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这便是瞿秋白纪念馆。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入展览大厅。
(第一部分)瞿秋白于1899年在常州出生,到1935年在福建长汀为革命献身,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和奋斗了36个年头,从一个文弱书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文化伟人,留下了500多万字的著作。1985年杨尚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对瞿秋白做了科学、公正、完整的评价: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第二部分)瞿秋白诞生在世代读书、也世代做官,号称“晋陵望族”的封建大家庭,不过此时的瞿氏家族已经走向衰败,只有一个叔祖父瞿庚甫在湖北做布政使,官列三品。瞿秋白小时候就聪颖好学,进私塾前就由母亲口授能够背诵不少古诗。秋白7岁时,由私塾转入新旧兼学的冠英两等小学堂,因成绩优异,只读了四年半就跳级考入省立常州府中学堂。1917年9月,瞿秋白考入外交部举办的公费俄文专修馆,攻读俄文和俄罗斯文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瞿秋白抱着不可思议的热情投入学生运动,参加**广场的游行示威和街头演说,并成为学生运动的“谋主”和领导者之一,被当局逮捕关在北大教室的临时监狱。1920年10月,应《晨报》和《时事新报》的招聘,瞿秋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后,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苏俄考察。912年5月,瞿秋白由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应陈独秀要求,回到阔别两年多,但依然是灾难深重的祖国。
(第三部分)回国后,瞿秋白先在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23年6月,瞿秋白以苏俄归国的党代表参加了中共三大,受命起草党纲,并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作了报告。这一时期,瞿秋白还在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工作,担任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讲授哲学和社会学。他讲课风度儒雅、知识广博、生动有趣,极受学生喜爱。在此期间,秋白与才貌出众的四川学生王剑虹相爱结婚,过了一段甜蜜而富有诗意的生活。这是王剑虹和她的好友丁玲的合影。不久王剑虹就死于肺病。其后秋白又与从事妇女运动的上大另一女学生杨之华结为夫妻,感情极深。结婚时瞿秋白送给杨之华一枚金别针,并亲手在上面刻着七字:“赠我生命的伴侣。”1925年1月,瞿秋白出席了党的四大,成为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之一。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之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共产国际决定由瞿秋白主持临时中央常委会。
(第四部分)1931年春,被王明集团批倒罢官的瞿秋白,带着妻子杨之华回归文学,投入上海的左翼文艺运动。他接受委托代管中央文化委员会工作,由此介入“左联”领导。左联时期是作为文学家的瞿秋白的黄金时代。他以天才加勤奋的创造性劳动,卓有成效地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建设,所用笔名就有100多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座丰碑。瞿秋白在《北斗》上发表的以及与鲁迅合作在《申报》上发表的60多篇杂文,是可以与鲁迅杂文相媲美的文学精品。瞿秋白是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品的第一人,是翻译成就最大,翻译水平最高的翻译大家。他每夜可译一万字不加修改,同时撰写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文艺论著,代表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之前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建设的最高成就。
(第五部分)1935年2月,瞿秋白等在秘密转移中,落入虎口,被福建的国民党保安十四团俘虏。开始,瞿秋白以红军军医林琪祥的假身份、假口供,一时骗得相信,希望取保释放,因叛徒供认,真实身份暴露,蒋介石密令“就地枪决”。6月18日,瞿秋白写完绝笔诗,被带到中山公园,信步走到凉亭前,见已摆着酒菜。于是独坐亭中,自斟自饮。酒毕,拍了这张“死囚”照片,从容走向刑场。到了罗汉岭下,见群山环抱中绿茵茵的一片草坪,秋白说:“此地甚好。”然后盘膝而坐,微笑饮弹。(第六部分)瞿秋白殉难的噩耗一传开,海内外广泛的开展悼念活动。
1950年,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出版题词说:“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危不惧的意志和他在文化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1955年,中共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瞿秋白的遗骨从长汀迁到北京的安葬仪式,周恩来主持,陆定一作生平报告。
下面,请大家参观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原为清光绪年间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庚甫捐资修建的私家祠堂,是瞿氏大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宅院,面积1501平方米。前门垂檐下悬挂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横匾,为茅盾手书。
故居分东西两院,各分四进,地势逐进抬高,寓含步步高升之意。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连通。西院为正屋,原为供祭用的厅堂,庄严而神秘,现辟为多功能厅。东院为厢房,是当年族人和守祠仆人食宿休息的辅屋。瞿秋白一家于1912年到1916年就住在东院,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用品,都是依照当时的格式,征购或仿制,并照原样陈列的。
现在来到的是祠堂的主厅。当年瞿氏族人春祭秋祀或治丧供灵,就是在这个厅堂里进行的。厅堂两厢门额上分别题刻着“习规”、“折矩”,训诫族人要学习家法,遵守族规。穿过这道大圆门,就是宗祠东院的厢房。天井前门的第二进厢房,门楣上题着“世食旧德”四字,意在提醒子孙后代,不可忘记皇恩祖德,要做忠君爱国、光宗耀祖的孝子贤孙。最前面的一进原来是厢房的门房。当时秋白家用作厨房,炉灶炊具都是依原样修建的,很能触发我们对当年秋白家生活情景的想象。门房前壁开一道小侧门,是平时出入的便门。1912年“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家家户户门口挂起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在自家门前挂了一盏写上“国丧”两字的白灯笼。那盏小小的白灯笼,在一片粉饰太平的红灯笼中,犹如一朵傲霜的白菊,一直亮到天明。
各位游客,瞿秋白纪念馆的参观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上午,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四月的江南,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从清晨开始,天,便下起了微......
思想汇报评价卢梭的《忏悔录》时所说的话。以之用于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无疑也十分尊敬的党组织: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首先,我们来到......
篇1: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星期天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了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细细地阅读了瞿秋白的生平和革命经历,我深受感动。瞿秋白曾经两次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中......
瞿秋白纪念馆游记“说着就走”走一场快乐的旅游吧!今年的暑假,老师带我们去瞿秋白纪念馆参观。一路上闻到了伟大的气息,转身回眸着,眼前出现了一排一排大人物,常州三杰:瞿秋白、恽......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院系:商学院班级:11东会计7班姓名:邹颖洁学号:11851942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也是卓越的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