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考研复试准备十大误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考研复试十大问题”。
考研复试和初试同样很重要,但是每年都有学生不重视考研复试。每年根据情况来看,不少即将踏入考研复试战场的学子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及时弄清这些情况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非常重要。作为曾经的考研学生,我曾接受过辅导指导,也曾和当年的很多同学一起并肩作战,回忆起那段复试时光,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其实也是错误的。在此为了帮助师弟师妹能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跨考教育复试辅导名师张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到的信息将这些误解归纳成十大认识误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误以为高分就会公费录取
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2.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
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
3.误以为名校就不接受调剂
有的,名校也有调剂的情况的,视专业而言的,也视当年报考情况和上线情况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报学校又竞争太激烈,面临不妙的情况,记得赶快收集此类信息。
4.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
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5.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
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6.误以为招生目录上的名额是真的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了,在扩招后那个数字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通常要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的数字。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
7.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8.以为自己考分高(>350)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纠正:第一,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同济经管系350是最后1名。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这次我复试刷的都是这2种人,而且370的都有。理由是:不懂本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
9.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纠正:我保证这是不可能的,你去与导师见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又不送礼,怎么会反感呢?面谈之后,说不定导师觉得你这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印象好,就会要你。总之,复试前一定要与导师面谈,不要到口试完了才知道自己导师是谁!
10.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纠正 : 其次口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笔试,导师对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我这次复试就是导师一句话说了算,根本不看笔试。
最后,沪江考研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研究生考试的初试环节主要侧重于对考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复试是对初试达到基本要求的考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口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
3月初,全国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分数已陆续下达。对于初试过关的同学来说,胜利的喜悦只是暂时的,要想踏入高校研究生学院的大门,必须跨过考研成功最后一道门槛——复试......
复试英语准备1.自我介绍(self-introduction)这部分的准备时间一般是3-5分钟,不可太久。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入学经历、期间荣誉、性格特征等;2.考研原因 (reasons......
如何准备考研英语复试2009-02-20 12:02[转]考研成绩即将公布的前段时间,相信很多同学都是提着心吊着胆,“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其实考研并未结束,此阶段已经进......
考研初试线很快就要公布了,事实上有些地方的初试分数已经出来了。有幸进入复试的同学们,现在又要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这最后一道门槛。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复试英语的形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