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免谈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华北大录取名单”。
记者: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两个高等学府,其学子一向是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然而,2002年3月3日,在北京国展召开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一家名为“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招聘单位却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告示,在社会上引起了颇多议论。以往,北大和清华等名校的学子一向都是用人单位竞相争抢的“香馍馍”,缘何这家企业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呢?为此,我们联系了该公司的负责人与清华的老师,以及名企业的专业人士,希望她们能为我们解任疑问。
记者:您能否解释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北大、清华学子令贵公司感到失望呢?
公司:首先,我们之所以不愿用清华北大的学生,是因为这两个学校学生的条件与公司的用人标准不相符合。我们公司的用人标准主要有四条:团队精神、负责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习精神,而北大清华学子在前三项上都比较欠缺,尽管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成绩,甚至将事情做得更糟。我们公司中也用过初中高中生,有些现还在公司里,这些人更加敬业、工作有热情、能够与别人很好地合作。相反,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很多小事都做得很不好。公司中有位就是来自这两所名校的高才生,看见办公室的拖把倒在地上却不肯扶一把,这样的小事都这么不负责任,那他怎能做好大事?又怎能做好需要具有良好合作才能做好的工作?
记者:对此问题,名校自身怎样看呢?
学校领导:清华的老师和学生从总体上看都是质量很高的,今年的供需比依然保持在1:8.4的水平。为什么清华的学子会受到欢迎,除了品牌效应外,重要的就在于他们在各行业、各单位做出了自己的成绩,使人有目共睹。所以我不认为、清华的学生存在创新意识差、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同时,清华会继续加强学生德育、诚信方面的教育,这是不管有没有这件事学校都会去做的。至于这家企业负责人的解释,我们不能接受。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每年到北大招聘毕业生的单位都有数千家,几年来,北大供需比例也在1:8以上。从历年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看,北大学生以“综合素质高”、“开拓能力强”及对单位的忠诚和贡献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这家企业的做法,对所有北大、清华毕业生都够成了伤害。记者:很多企业表示,名牌大学学生“跳槽”现象严重,对此问题,不知公司公司和学生代表如何看待呢?
公司:我们公司是做国际贸易的,用人标准“和国际接轨”,不讲究籍贯、年龄、性别,主要看能力。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高学历不等于强工作能力。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们重学分而不看能力。总的说来,名牌大学学生比较高傲,总是待价而沽。公司以前招过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团队精神差、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同时,他们一心想要跳槽,不会很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名牌大学学生总觉得自己被埋没了。其实,刚毕业的学生公司能给你的就是学习、锻炼的环境,而不是一上来就给你多大权力,让你操作多大市场、掌控多少资金。那些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是干大事的,动不动
就提月薪几千的往往不具备这个能力。
学生:人才的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企业和学生都有相互选择的自由,如果当初招聘时企业公司承诺得很好,而实际工作后发现并非如此,或者觉得这份工作不合适,转而跳槽是很自然的事。当然也有个别的学生以企业作为自己高就或出国的跳板,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那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是人人如此。我的不少学生在毕业几年中也在频频换工作。浮躁不是某个学校的特点,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说,跳槽是很正常的,人才有流动才说明社会在发展。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也许要经过数次寻找才能定下来。如果一个企业家看到的总是人才的短处,不从塑造人才、爱护人才的角度出发“以诚求贤,用其所长”,甚至在用人机制中抱有歧视政策,员工怎能不跳槽。记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再听听经济学专家给的意见。我们有幸请到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校联络经理孙筱萍女士,她已经在西门子工作了12年,我们听一下她的意见。
专家:西门子非常看重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这并不代表员工就不能跳槽,因为个人的发展把公司作为跳板也没关系,只要该员工在西门子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发挥了他的作用就是受欢迎的。西门子每年还会专门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留学奖学金。对于个人来讲,每一份工作都是跳板,关键是只要公司机制先进就能留住大部分人才。但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都不太踏实,有点高不攀、低不就,而不考虑自己究竟能为公司做什么贡献。这一点可能名校的学生更有优越感,表现更为明显,所以才会招来“免谈”。
记者:在北大校园网的BBS论坛上,我们看到北大学子对此事的看法是该企业“在哗众取宠、做秀”。对此,不知贵公司又有何看法呢?
公司:我们只是最先站出来说真话的企业,免谈告示是我自己想到并贴到展位上的,根本不存在炒作问题。我公司贴免谈告示的初衷有三点:一是特路普公司有用北大、清华毕业生的失败经验,他们好高骛远,不适应公司工作被开除;二是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教育上的弊端,所谓的高才生在情商、智商上都有缺陷;三是北大一老师剽窃美国科学家论文事件造成企业对名校失去信心。
学生:我们暂且不论这家公司是否是炒作。我们先看一下这家公然将北大、清华毕业生拒之门外,歧视名牌大学的国际集团的真面目又是如何呢?
1.十几平方米地方就是办公区,10来个工作人员忙碌着,整个房间显得拥挤而凌乱 2.普通厨房改成的狭小的接待室里
3.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的上方交错着数不清的暖气管道
4.主要经营范围是汽车养护和汽车零配件出口。而实际上,该公司一直都在从事着与其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移民服务业务。
这家所谓的国际一流企业其美国总部是一家办公室设在美国普通居民居住的平房内的夫妻店,门口连招牌都没挂,其在美国的注册时间竟比其“北京代表处”还要晚8个月。更有甚者,该公司“北京代表处”成立后,一直从事着非法的移民
服务活动。这一企业,怎么能招到北大、清华学生?!
尽管在不久之前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某公司打出“北大清华毕业生免谈”的惊人之语,但后来证明这不过是该公司的一个炒作策略而已。这一事件对北大和清华的声誉根本构不成伤害。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每年春天,当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还没有完成论文的时候,许多知名跨国公司就已经争先恐后地涌入校园,挑选优秀人才充当公司未来的管理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名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仅意味著好工作和高收入,也意味著到欧美的大使馆签证的时候有著比普通学校毕业生高得多的成功率──大使馆的签证官员一看到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毕业证书,立刻就对证书的主人刮目相看。有统计数据证明,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签证成功的机率比普通学校高出几倍。
案例分析李勇的辞职面谈李明是沪上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最近招了一名销售员李娜,在经过面谈后,李明认为李娜在销售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具备公司要找的销售人员......
清华大学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清华大学。我姓*。是清华大学**系**届的学生。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
游清华北大清华北大是我们学生羡慕的地方,8月8日我有幸来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我首先来到北大,北大的房屋建筑古色古香,我仿佛进入了公园,北京大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图书馆......
北大、清华,如同两颗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又如同并蒂莲花,同位于首都风景如画的西郊;它们声名远播,代表着中国大学的形象与荣誉„„因而,它们也常常被相提并论,常常会被相较短长。清......
清华北大游记尹雅麒伴随着6月的朝阳与轻快的歌声,我们踏上了通往“希望的大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情,终于经过了3多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