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每课一练:3.8《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复习”。
201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练:
3.8《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解析:A项没有看到发展与运动和变化的区别,故不选。B项没有认识到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故应舍去。C项正确反映了发展的实质,故应选。D项为错误说法,不合题意。
答案:C 2.下列对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②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③新事物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 ④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故①②符合题意。新事物就自然科学来说,不一定非要指符合人民的利益,即使是社会领域里的新事物从根本上只是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可能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所以③表述不正确。④是讲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与题干无关。
答案:A 3.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此诗寓意深长,富于哲理,形象地表述了新竹(学生)和老干(老师)的关系,揭示出后来者居上的客观规律。但是,后起之秀必须依靠前辈的扶持,唯有如此,方能茁壮成长。①④正确,选A。
答案:A 4.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C.①②④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题干并没有把新旧事物作比较,①不符合题目要求。题干强调人生不摔跟头、不碰壁就不能长大,②③符合题意,选B。④与题干无关。
答案:B 5.对于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发展一定是质变 ②质变一定是发展 ③发展不一定是质变 ④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此题考查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事物的质变分为两类:一类是前进的、上升的质变;一类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那种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②③的表述错误。
答案:C 6.青海湖每年入湖沙量987万吨,湖深由上世纪初的37.5米淤塞到现在的25.28米,湖堤裸露面积达359.4平方公里,成为近年来沙尘活动新的诱发地。这表明()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解析:青海湖的变化,属于自然界的变化发展。答案:A 7.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这启示我们()A.要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B.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要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解析:A项不体现哲学道理,C、D两项都没有分析质变的重要性。答案:B 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诉我们()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解析:学习要想日有所长,必须重视量的积累。答案:A 9.据专家介绍:“毒品能使人产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性,第一次吸毒是终身吸毒的开始,保护自己不受毒害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永远不尝试第一次。”这是因为()A.错误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事物的发展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解析:A、B两项不符合题干含义,D项说法错误。答案:C 10.鲁迅先生说:“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其中人们对“较新的事物”“初兴之事”的态度反映了()①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旧事物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③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新事物最初出现时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本题是一道引文式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是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之所以对“较新的事物疾首蹙额”“初兴之事求全责备”,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③外,还在于新事物本身的原因④,②虽也是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艰难曲折的原因,但与题干无关。
答案:B 11.新事物的成长()A.一开始就表现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在其初期就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C.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艰难险阻
D.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解析:A、B、C三项都是错误观点,都没有正确揭示新事物的成长过程。答案:D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曲折的 D.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诗句的含义,从哲学上看,诗句主要是强调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战胜的,应选B。A、C、D三项都不是题干所体现的哲学寓意。
答案:B 13.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 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从二者的含义可知,此题应选D。答案:D 14.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防微杜渐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解析:C项体现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A、B、D三项都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应选C。
答案:C 15.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解析:事物都是从量变开始的,由事故隐患逐步发展到严重事故,体现了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质变,故选C。
答案:C 16.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30多年过去了,两岸从隔绝到交往,从交往到商谈,从商谈到共同和平发展,克服了许多干扰和杂音,不断迈出向前发展的坚实的步伐。这表明()A.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有一个过程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漫长的、曲折的解析:题干说的是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C正确。A、B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并不都是漫长的、曲折的。
答案:C 17.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诗》中写道:“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主要表明()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A、D说法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从今天开始努力,这表明要注重量的积累,B当选。C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8.“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解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促进力量,不是决定力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不等于发展。排除②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28分)19.材料一 综观腐败贪官,不管职务级别的大小,其贪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往往是从接受别人的小恩小惠开始的。2010年3月17日,河北省高级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案终审宣判: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390余万元,被判无期徒刑。
材料二 贺国强2月23日在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切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贪官是怎样产生的,并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应该怎样做。
答案: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贪官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接受小恩小惠到贪污犯罪的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最终引起质变的过程;黄松有就是从—次次收受他人钱款,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最终成为腐败分子的。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注意重视量的积累,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做起,廉洁自律,防止蜕化变质;同时,还要积极与他人的腐败行为做斗争,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背诵原理和方法论:1、发展的普遍性: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方法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1、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习目标】能归纳并记熟联系观的主要哲理;能结合实例运用本课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
1、快乐的杉树林1、按要求填写词语。 例:像火一样的红——火红( )绿 ( )白 ( )蓝 ( )黑 ( )灰 ( )黄2、按要求摘录文中的句子或词语: (1)“吃苦头”的具体表现: (2)“酷暑难挡”的具体表现: (3)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