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处理的防护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锐器处理防护措施”。
锐器处理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 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服用相关药物,并报告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通知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
一、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利器有针头、安瓶、刀片、缝合针等,最为常见的为针头刺伤。首先是预防:
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
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
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然后是处理
1、报告控感办,填写刺伤事件登记表,记录刺伤过程、利器名称、型号、可能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等内容,进行感染评估,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
2、刺伤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紧急处理:捏住损伤处近心端,防止微生物进入血循环,在流动水下冲洗、消毒、包扎;
3、锐器伤和血液污染后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洁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漏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锐器处理防护措施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刺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1)及时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分离;若......
护士锐器处理时防护措施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
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的防护措施为有效保证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防止或减少职业暴露,特制订锐器伤的防护措施。1、锐器伤防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措施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1、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