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反应与安全驾驶_司机安全驾驶学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17: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司机反应与安全驾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司机安全驾驶学习”。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反映与安全驾驶

在厂内机动车辆的伤害事故中,虽然有时是机械故障引起的,但大多数是因为驾驶员在操作上的失误而发生的。这是由于人和机械未能很好配合,未能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而造成的。我们知道,构成车辆作业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人、车辆、道路与环境。在此三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因此,了解驾驶员及其他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及其车辆作业特性对搞好安全驾驶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的安全状态

有一些车辆事故是车辆自身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驾驶员自身的操作失误,所以了解驾驶员和其它参与者的心理、了解车辆性能,对搞好安全行车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着重从驾驶员安全作业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进行论述,以使广大驾驶员更能从中认识到职业的特征,做到安全行车。

1、反应特性:反应特性是驾驶员操纵车辆的情报处理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人、机处理系统。驾驶员从交通环境中得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人在这个系统中对获得信息的处理分三个过程:人用眼睛获得的过程;大脑根据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根据判断进行处臵的过程,这三个过程一个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在这三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驾驶员的反应。在直接影响车辆安全的作业中,最重要的是驾驶员对道路、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

驾驶员由眼睛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情报,传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后发生命令而产生动作,期间的这一段时间为反应时间,所以反应就是人体器官因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效应动作,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就是从信息获得到反应之间的时间距离。

我们以常用的紧急制动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驾驶员遇到险情时,首先意识到需要紧急制动,然后在大脑的指挥下,脚从油门踏板移到制动踏板上踩下踏板,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或称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通常包括:反射时间(从制动要求到开始动作的时间);脚从油门踏板到制动踏板的时间;脚踏制动踏板到制动开始的时间。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值,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制动反应时间在室内模拟实验时为0.6s左右,在室外车辆运行时,根据人员状况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在0.52s----1.34 s.2、视觉特性:在车辆行驶中,车辆相对于其他物体是运动的,首先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与车辆的速度有关。速度变化时,对于周围环境的判别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在行驶中与静止时完全不同。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因注视远方,因而视野变窄。而驾驶员的视觉与车辆速度有关的另一方面,是驾驶人员在驾驶中观察前方情况时,视线的焦点随着速度增加而距离变远,速度愈快,视线的焦点愈向前移。掌握以上特点,对搞好安全行车是十分重要的。

(1)动视力:驾驶员在行驶中的视力称为动视力。动视力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越高动视力越低,一般动视力要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如:以60 km/h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离车240m处的标志;当速度提高到80 km/h时,则连160m处的标志都看不清。动视力还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动视力与静视力之差愈大。

(2)夜视力:视力与亮度有关,光线明亮的地方容易看见,光线昏暗的地方则不易看见。对于驾驶员来说黄昏,是视力最坏的时刻。因为黄昏时分,光线较暗,特别是打开灯时与周围的光线相差不大,因此,驾驶员在这个时候不易发现周围的车辆和行人,极易造成判断失误。另外,夜视力与驾驶员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夜视力愈差。

(3)视野:驾驶员两眼能够看到前方的范围称视野。头部和眼球固定后所能用余光看到的范围称静视野,静视野可达160度。如果车辆在运行时,驾驶员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视野就会相对的变窄。驾驶员的动视野与行车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如车辆行驶速度为40km/h,注

视点在车前180m处,视野范围可达90°~100°,当车速提高到60 km/h,视野缩小到75°。驾驶员年龄愈大视野愈窄,视物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合理掌握车速,可以弥补视力不足。

3、行车中的空间知觉:驾驶员在行车中的空间知觉所具有的特性与静止时是不同。相对于行车中驾驶人员来说,因为车身周围的景物无时无刻不在移动,对象物愈接近移动愈快,在一定的距离内对象物虽可确认,但一错过则无再看到时的机会。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都要随时准确掌握道路、地形、标志及正确处理行车中出现的情况。如在行驶中需要了解对面车辆的形状、大小、会车时两车能否通过;同方向尾随车时距离多远;超车时控制跟车距离;掌握选择超越时机,保持横向距离等,要通过多种感觉分析器官的协同活动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根据对人的生理特性研究,形状的知觉主要靠视觉、触觉运动,远近的知觉要靠视觉、听觉运动,如两车相隔距离远近等。可见,驾驶员正确发挥和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对于行车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驾驶员的空间知觉是在长期的行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精确起来的。一名有经验的驾驶员能够利用目测、后视镜比较准确地判断出两车的方位和距离。经验缺乏者由于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方位和距离判断失误而导致事故。另外,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知觉的正常作用,如遇风,雨、雪、雾、阴等天气时,驾驶员的知觉能力会降低。要适应这种变化,主要靠长期的驾驶作业实践来判断和处理。

4、饮酒和驾驶: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影响很大,驾驶员酒后驾车极易发生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饮酒驾驶所造成的事故占全部车辆事故4%以上,死亡事故占其中的10%。可见酒后驾驶车辆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

酒精对人体有麻醉作用。如脑和其他神经组织内的酒精浓度增高,大脑中枢神经活动就会变得迟钝,而且可以蔓延到机体神经,这时人的判断能力发生障碍,手脚活动比较迟缓。在初期,因为中枢神经中毒,削弱了对运动神经的束缚能力,因而在人的生理上产生了轻松感,这时手脚的活动反而有些敏捷了,但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仍是迟钝的。

饮酒后,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产生抑制作用,随着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活动逐渐迟钝,先使认知、反应、记忆、判断等能力发生障碍,而后四肢活动也变得迟缓。血液中酒精含量在0.10%~0.20%范围内最危险,所占事故比例超过50%以上。含量超过0.05%的也应注意,至于含量超过0.25%以上的已逐渐呈现痴呆状态,不可能再开车了。驾驶员饮酒肇事,一般在酒后30~60min最容易发生事故,约占事故的60%。《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mg为饮酒驾车,达到80mg就可以认定为醉酒驾车。驾驶员酒后开车随时都有可能危及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反应迟钝,即便是有饮酒习惯的驾龄长的驾驶员,酒后血液中酒精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驾驶方向忽左忽右,车速忽加忽减,失误情况极为明显。一般饮酒后30min到60min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这时血液中酒精含量正处于峰顶,还没有进入扩散排泄期。由于驾驶员饮酒后,酒精在体内的作用直接会影响驾驶技能,因此,驾驶员禁止酒后开车。

5、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生理技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从而导致驾驶技能失调,由于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事故后果往往是十分严重的。驾驶员作业的特点是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坐在一个固定位臵上,动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操作中忙于处理判断各种信息情况,精神格外紧张,因此,往往会出现驾驶疲劳。驾驶疲劳出现后,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打瞌睡,无法接受、处理外界信息,使驾驶动作失误或完全失去驾驶能力。可见驾驶疲劳是发生事故一个潜在重要因素。

产生疲劳的原因:(1)驾驶员生活上的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或生活环境不良的影响。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很多,如由于种种原因连续工作过量、参加文体活动过度、家务劳动繁重、社会交往过多、以及生活波折等。另外,生活环境不宁静,居住条件恶劣,不仅影响睡眠,而且直接干扰驾驶员正常生活,这是造成疲劳的重要因素。

(2)驾驶员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影响,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体力及其它)、经验(驾驶技术、熟练程度)、年龄(40岁以上)、性别、有无疾病以及性格、气质等。

(3)驾驶员工作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分车外和车内两个方面。车外条件主要是指工作时间(白昼、傍晚、夜间)、天气(雨、雪、雾)、道路(转弯、坡度)、安全设施条件情况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道路情况。车内条件主要指车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5℃~17℃)、噪声、仪表设计、驾驶座位、车辆性能等。这些情况不好,会增加驾驶员负担,产生驾驶疲劳。

(4)生理节律影响,一个人在一天24h内,大脑的清醒程度是不同的,早上4--5点和中午12点以后,人的大脑清醒程度是两个低谷。这个时期,大脑清醒程度疲劳较低,由于困倦造成的事故也较多。

如何防止疲劳驾驶:防止疲劳驾驶的主要措施是保证驾驶员有充足、必要的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应保证驾驶员有8h的睡眠,夜间睡眠效果比白天好。如以夜间睡眠8h为100%,那么白天睡眠只有70%。此外,断续睡眠效果比相同时间连续睡眠的效果差不多。一般驾驶员一天驾车以不超过8h为宜。

如果在车辆作业中发现疲劳及困倦现象,应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停车,做做体操或一些轻微运动;二采取通风、洗脸、喝一些清凉饮料等办法以利提神醒脑;三是在十分困倦的情况下,设法睡一会儿,等困倦过后再工作。

6、事故心理:车辆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驾驶人员观察、判断和操作方面所发生的错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如车速过快,车与车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这是驾驶人员行动方面的错误;二是驾驶人员的身体、生理、精神和情绪等状态,以及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

(1)观察错误:在驾驶车辆时,驾驶人员观察的作用十分重要。椐有关研究分析,由于观察错误所引起的车辆事故占事故的48.1%;其次是判断错误引起的,占36%;因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占7.9%;因打瞌睡所引起的占0.9%;其他原因的占7.1%。

(2)判断错误:是处理已观察到的信息和进行意志决定的过程。判断错误所引起的车辆事故,大都是因驾驶人员自己主观危险感与实际危险有差距。在判断过程中,由于驾驶人员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经验等(这些可称为驾驶人员对事故的预测体系)的不足致使自己的动机与欲望要求等不相符合,因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3)操作错误:主要是不能正确地踏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或是对方向盘转动过度或不够。操作错误引起的车辆事故比观察和判断错误所引起的事故要少,一般是新司机较多。

二、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

1、车辆的制动性能: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或距离内强制停车的效能,包括制动时不能跑偏的能力。制动性能是机动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只有当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时,才能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提高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2、车辆的稳定性能:稳定性能是指车辆抵抗侧滑和倾覆的能力,分为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是指车辆行驶在有侧向斜度的路面或当车辆转弯时,抵抗侧向倾覆或溜滑的能力。当车辆行驶在横断面倾斜的道路上时,车辆的横向力力图使车辆侧滑或侧翻。车辆行驶在有很大横向倾角的道路上时,因装载过高或装载、载员偏于一侧,都会使横向力增加。当某一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过小时,就会造成横向翻车事故。当车辆转弯时,由于装载不合理或车速太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会使车辆失去横向稳定性而造成翻车事故。

纵向稳定性指车辆抵抗纵向倾翻或滑移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在下陡坡时使用紧急制动,能使车辆失去纵向稳定而发生事故。

装载对车辆的性影响很大,因车辆装载不当而发生事故的情况很多,因此车辆的装载应严

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行车安全。装载偏斜会使车辆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在行车中可能导致翻车事故。装载偏斜的车辆还会出现跑偏、侧滑等现象,甚至造成事故。装载超高会使车辆的重心增高,因此,车辆行驶在横向或纵向坡道及转弯时,易发生翻车事故。

装载超重由于载重增加,车辆惯性相应增大,随之制动距离加长。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增大,可能发生侧向倾覆现象。载重量增加还易造成机械损坏,出现事故。

装载危险品在装载及运行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发生后果惨重的事故。所以在工作前,驾驶员要了解所运危险品的性质及注意事项,制定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装运危险品,防止事故发生。

3、车辆的通过性能:是指车辆在路面状况较差(如凹凸不平的道路、窄路、弯路、低矮空间、松软的土路等)的情况下,克服各种行驶障碍的能力。

车辆的通过性能通常用一些几何参数表示。如离去角、接近角、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和横向通过半径等。(1)离去角是通过车辆的后部最低点向后轮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离去角越小,当车辆在下坡或越过障碍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后部与地面发生碰擦。

(2)接近角是通过车辆前端最低点向前轮作一条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接近角越小,在上坡或越过障碍物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前部与地面碰触。(3)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满载时,车辆最底部分(不计轮胎)和路面的最小距离。

4、车辆的转向性能:是指车辆安全顺利地通过狭窄弯道和躲避障碍物的能力。

车辆转向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内轮差、最小 转弯半径、车辆转弯宽度、后偏出距等。车辆转弯时,内侧前后轮轮迹半径之差叫内轮差。内轮差的大小与转向车轮的转向角有关。转向角越大,内轮差越大。车轮转弯时,要充分考虑到该车的内轮差。如果只顾及前轮通过,而忽视了内轮差这一因素,就有可能造成后轮掉沟,撞及建筑物或碰撞其它车辆、行人。

最小转弯半径是将方向盘向左(或右)转至极限位臵行驶,其外侧前轮所走过的轨迹与转向中心的距离即为最小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的大小表明车辆安全地通过狭窄弯路及绕开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车辆的机动性越好。

车辆转弯宽度是指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减去后轮至转向中心的距离再加上外前轮与内轮的伸突距。车辆在转弯时,无论是车轮轨迹宽度,还是车体所占的宽度都要比直线行驶时宽得多,应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行车安全。

后偏出距是指车辆后部外侧,在转弯时向外偏出的距离,车辆后悬挂越长,后偏出距越大,在车辆装载过长物体时更为明显,因此在临近转弯时,须注意后部是否会碰擦路旁的树木、建筑物或行人。

以上介绍的车辆的安全性能,是车辆行驶中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机动车辆安全驾驶人的因素

2.掌握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

3.熟练掌握汽油、柴油的选用

4.熟练掌握特殊环境的驾驶要求

5.熟练掌握企业内安全运输的措施

司机安全驾驶要求

附件一班车安全驾驶要求1.确保车况完好。a.提供交通车服务的公司按照车辆保养要求进行定期保养。提供这些记录作为证明。b.司机在每天开班前要检查车况。高露洁三笑将不定期......

司机安全驾驶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司机安全驾驶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司机安全驾驶保证书-保证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司机安全驾驶保证书-保证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司机安全驾驶心得体会

司机安全驾驶心得体会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机安......

司机安全驾驶保证书-保证书

司机安全驾驶保证书-保证书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保证书,保证书具有单方的特证。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保证书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机安全驾驶保证书-保......

下载司机反应与安全驾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机反应与安全驾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