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论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员干部理论教育”。
——关于“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论思考
省直机关工委党校课题组
编者按:我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为总结这项活动的经验,探索其社会意义,促进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省直机关工委党校近日组织课题组撰写了此文,现予发表,供学习时参考。
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开展了“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117个单位的1.9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走进困难家庭,深入了解实际困难,认真制定帮扶方案,切实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截至今年1月,党员干部个人累计为困难家庭解决问题34956个,捐助现金1190多万元,捐助物资折合现金737.2万元;部门和单位解决问题15788个,投入资金1210.14万元。在此基础上,省里统筹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需、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问题。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重要途径,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经验及规律、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突出实践特色与加强理论武装相统一,在走进千家万户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紧扣实践来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来推动实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显著特点。在“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像走亲戚那样深入困难家庭,当面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和愿望,更深切地感受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增强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增强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深切地感受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增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走进千家万户,就走进了自我教育的课堂;普遍认为,只有深入到了困难群众之中,才能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实实在在的,要靠我们的行动去体现。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送去的是钱和物,收获的是政治营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不仅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洗礼,从中受到教育。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昭示:只有对国情有深刻的了解、对民情有深切的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真正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
解决实际问题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改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加强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真正体验困难群众的生活状态,体会困难群众的生活感受,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省卫生厅的一名党员说:“帮扶困难家庭,首先要解决感情的问题,有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困难再大,我们也能找到解决办法。”在帮扶群众过程中,党员干部对照群众的生活现状,反思自己的工作责任;对照群众的信任拥护,反思自己的工作作风;对照群众的期盼诉求,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公仆意识得到强化。省公
安厅的一名党员说:“开展这项活动,抓住了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症结,切中了要害,是我们受教育、提素质的难得机遇。”这项活动也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许多部门和单位认真查找和反思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具体措施。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举措时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困难群众,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也确实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一名得到帮助的困难群众说:“我得病多年,连亲朋好友都不靠前了,没想到党和政府还这么关心我,派人来看我,真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党、感谢政府!”看到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党员干部受到震动流下了眼泪;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困难群众受到感动流下了眼泪,“双留泪”的场面感人至深。——“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昭示:只有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深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信任和支持。
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相统一,多层面、多途径解决困难家庭重点生活问题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实施重点民生工程的力度,全省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其中农村建档立卡的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仍有264.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城市列入最低社会保障的有65.8万户、139.8万人,占城市人口总数的7.57%。由于这部分困难群众致贫原因错综复杂,由单一主体采取单一手段独立帮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做法,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特殊性的措施。在活动主体上,强调党员干部以个人身份走进困难家庭,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受教育;在与困难家庭对接上,从全省贫困户、低保户中,随机选出近2万户,实行“一对一”对接,采取实名制管理;在走访方式上,自行找到、走进困难家庭,不要基层干部陪同、不影响基层干部工作;在落实帮扶责任上,坚持党员干部个人尽力而为、所在单位尽最大努力、省里统筹解决,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形成帮扶的合力;在解决问题上,不是开展一般性的慰问活动,而是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方式进行帮扶,直到每一户困难家庭的每一项困难基本得到解决为止。这样的帮扶方式适应了帮扶任务的新变化和帮扶对象的复杂化,实现了帮扶主体多元化、目标具体化、形式多样化和资源广泛化,既调动了各个层面帮扶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在协调配合中充分发挥了整体优势;既改善了困难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既使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又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昭示:只有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才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重点生活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决困难群众眼前的生活困难与完善民生工作机制相统一,统筹兼顾破解民生难题
民生问题涉及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方面面,十分复杂。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民生问题历史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点面结合,以全面解决全省困难群众重点生活问题为目标,既立足当前抓紧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又着眼长远,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一是把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纳入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承担重要责任的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抓紧研究论证,提出了统筹解决困难家庭实际困难的具体措施,如对因病致贫的8617户困难家庭,提供医疗救助资金862万元;对困难家庭中的4193名学生,提供助学资金353万元;对困难家庭中有就业再就业需求的4018人,使用公益岗位集中安置就业;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1069户困难家
庭,全部纳入今年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计划,并逐一落实到户;对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标准的1416户城镇困难家庭,通过发放廉租住房补贴、经济适用住房补贴、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等方式得到解决389户,其余1027户全部列入今年城镇住房保障计划。二是把“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认真总结、推广第一批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第二批、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继续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三批贯穿、省市县三级联动,以点带面,努力实现解决困难家庭实际困难的全覆盖。三是在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的同时,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连续多年实施重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十项民生工程,包括继续扩大就业,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做好农村敬老院改造和养病院试点等。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昭示: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具体部署并认真落实,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出新和完善,才能逐步全面破解我省困难群众所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不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访贫问困与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取法于民相统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全面振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只有依靠全省人民,才能实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在“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主动置身群众之中,从群众反映的意见中找准问题和差距,从群众提出的期盼中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寻找对策,真正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取法于民,进一步找准了影响和制约辽宁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措施。比如,结合“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等实践活动,省发改委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工作思路;省经委组织企业研发生产满足农民实际需求、适应农民购买能力的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业品下乡活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省国土资源厅切实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抓紧统一全省单独选址项目征地补偿标准,拓宽补偿安置渠道,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等。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昭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辽宁日报)
根据海城市委“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的指示精神,我单位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真履行党员干部的义务及职责。共19人分三次走访了牛庄镇双当村,西小村,西关村的19个对接户......
今年年初,我有幸以进修学校一名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海城市委组织的“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我和本校参加活......
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马垅中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以生为本”理念,提高教......
区城管执法局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总结区城管执法局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总结 根据《区“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通过宣......
沙堆小学教师“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落实县教育局隽教文„2011‟50号文件为指导,转变我校教育作风,改进我校教育工作,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