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满堂 为何仍进老年公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十来进房子是什么意思”。
儿孙满堂 为何仍进老年公寓 借鉴三台夕阳红 “儿孙承欢膝下”被老年人认为是晚年的一大幸福,如今,这种传统观念已被悄然打破:老年公寓并非孤寡老人养老送终的寄宿地,儿孙满堂的老人更愿意住老年公寓独享其乐。四川绵阳三台县夕阳红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用事实改变了人们对老年公寓的偏见。
说起老年公寓今
年已经72岁的何承灯深有感触:“在这里,心烦了有老哥姐老弟妹们聊天、打牌解闷,逢年过节的时候,热闹一点不比家里差,我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女儿女婿和外孙们想我了,随时都可以来看我。”
何承灯退休前先后在绵阳市客运车队担任过队长、汽车大修厂党支部书记。退休后,老两口一直轮流和两个女儿生活。女儿女婿虽说非常关心他们,可工作太忙,平时家中总是只剩老两口。虽有老伴杜秀珍陪伴,但老伴多病,怕寂寞的何承灯常想找个有同龄人说话的地方。
2002年6月,何承灯和老伴逛公园时,无意之中发现了夕阳红老年公寓。两位老人怀着好奇心到公寓里逛了逛,当天晚上就商量到老年公寓里去生活。对此,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甚至女儿女婿都不理解,纷纷劝阻:“啥老年公寓,不就是收养五保户的敬老院吗?到那里去的,都是没儿没女、没亲人的孤寡老人!”但何承灯说:“先试住一段时间,好,就住下去,不好,回来就是了。”就这样,何承灯顶着压力,和老伴住进了老年公寓。2003年5月,老伴因病去世,何承灯仍然没有离开老年公寓的意思,他说:“在老年公寓里,不愁找不到倾诉对象,老年公寓里生活有规律,有适合老人的各种娱乐活动,还有老年舞厅,日子过得既安逸、休闲,又充实、快乐,没有孤独感。”
88岁的林成民原籍在河南省上呈县,她已经在夕阳红老年公寓住了5年多。她腰不弯、背不驼,思维清晰,居住的寝室干净整洁。当初,因为三个儿子先后到绵阳工作、做生意,不愿将她一个人留在河南,于是就将老人接到了绵阳。可儿子儿媳都忙于工作,除了节假日,很少有时间和她聚在一起。为了排遣孤独,林成民向儿子们提出到老年公寓生活的想法。今年80岁的杜柏芝,退休前是青海省西宁市经贸委的干部,她是2001年12月入住夕阳红老年公寓的。因为适应不了四川的夏天,她一般在每年的九、十月份来,次年的三、四月份回青海。她说:“我像一只南来北往的候鸟,夕阳红老年公寓就像是一家固定的旅店,不管我什么时候来,公寓负责人对我都像亲人一样,每年在我独自生活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都没有一点孤独感。”
夕阳红老年公寓院长石永祥称,和初办老年公寓时不一样的是,现在公寓里的老年人精神状态都比较好。这些老人,多数都是自愿选择到老年公寓来的,他们都有幸福的家庭,子女也孝顺。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享受老年生活,为了寻找自我放松的空间。那种儿女不孝才住老年公寓的旧思想,已经被这些老人抛得远远的了
五保户“儿孙满堂”相信您看了标题一定会感到奇怪,然而,这是发生在大隗镇陈庄村北西组千真万确的实事!笔者在参加新农合筹资的工作中,发现北西组的李宗昌老人的户口下有七个家庭......
学生优秀作文:重阳节进老年公寓学生优秀作文:重阳节进老年公寓“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半岛都市报小记者们哼着小曲,跟着“大班长”胡老师一起来到了恒星老年公寓......
为何中国地产商开发老年公寓外援难觅?数周前在香港,我有机会与一家房地产机构的人员交流了一番,这家机构代表着中国最大、最成熟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该公司迫切希望跟随众多中......
聘任制公务员为何“只进不出”在深圳4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公务员占比近10%。然而在首聘3年期满后,竟无一人解聘。针对“只进不出”的怪相,一些人担心,聘任制改革是否只是换了......
入 住 须 知一、老人入住需经入住者和家属同意,并仔细阅读协议书、院、站制度、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认可后签订入住协议书。二、送养方必须向院、站如实说明入住者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