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_教学模式改革典型案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53: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模式改革典型案例”。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

2010年6月4日,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正式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被列入示范校四大重点专业之一,截止目前已经开展实施工作近2年,各项工作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任务书》内的阶段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紧锣密鼓,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现将我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发展之路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背景:1998年2月24日在职教中心第一任领导班子杨有良校长等领导的多方努力下,武安市职教中心专门成立了武安平调落子戏曲专业教学班,1998年8月,秦现仓接任校长,戏曲班仍由教务处负责代管,校长们都经常深入到戏曲班的日常教学、实践和下乡演出中亲自参与指导工作,关心慰问戏曲班师生的生活冷暖;2009年8月,王保顺接任职教中心校长,为了继续办好戏曲艺术班,接力承担起培养平调落子艺术接班人和传承这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两次提高戏曲班专业演员的工资待遇,为解决戏曲班人员的编制问题王校长多次往返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政府机构,呈送申请报告、提交提案等,考虑到毕业留校的戏曲专业演员的出路、职教中心工作的整体发展、塑造校园文化内涵的长远性工作,经校委会研究决定,2010年8月起成立了戏曲艺术部。

发展之路:我校戏曲艺术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办以来,一直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文化名人和专家的指导帮助,先后有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国家一级编剧孙德民、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著名导演魏青、邯郸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导演袁锡章、国家一级演员房志彬以及我市平调落子专业人员杜银芳、陈淮山、路有宽、白敬忠、白诺夫、李巨梅、孙巧凤、王宏伟等专家教师到我校进行教学和艺术指导工作。目前有原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著名鼓师、国家一级伴奏员杜延明,武安市剧团退休老艺人、著名戏曲作曲家孟永祥,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海云,著名器乐演奏家李艳红等武安平调落子精英在校任教,培养出了像李秀钊、朱静娜、等器乐演奏员。目前,已排练出18部优秀整本剧目及多个折子戏和歌舞类节目。

主要目标:戏曲艺术部自成立以来依托武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武安平调、落子两个优秀项目为载体,自觉担当起继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集传承、光大、研究、教学、培养为一体,不断丰富发展、继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将戏剧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相融合;不断拓展优秀文化艺术的办学质量和招生规模,开展以武安平调、武安落子为主,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美术等为辅的综合艺术素质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

为了加强示范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在校长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建设。同时,为了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建立了周例会制。于每周就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安排部署后期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

1、校本教材

为填补地方戏曲基本功一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主的这一空白,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制改革,特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舞台上实用、常用技巧、遵循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基本技巧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本书根据学制去繁就简,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

在教材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编写资料。以“河北戏曲研究资料.1”为基础,共开发出四章。

第一章 软毯子功

通过这一章的练习提高学生各部位关节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下一章的动作练习打好基础。第二章 硬毯子功

在软毯子功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讲解了跟头的种类,并由简到难制定出了练习次序,也可根据学生自身条件选练项目。第三章 把子功

本章主要讲解了枪、刀、大刀等武器和徒手搏斗术语。让学生能够掌握把子课基本的程式动作。第四章 基本步伐

作为演员,从出台就会用到步伐。本章着重讲解舞台上常用的几种步伐,如:圆场、矮子步等。

由于水平有限,教材在编写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能由于条件所限和学生个体发育情况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2、课堂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的改革(1)行动导向教学法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它有着独立的专业特性,学生年龄跨度大,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法在我部根本行不通。在综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合了各项因素,我部推行“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法”,学习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领悟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意义和特征。通过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思维导图、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引导课文等方法,借助于多媒体展示台投影、多媒体课件、软木展板或配有磁吸的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掌握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及其常用方法的应用,并进行编写行动导向示范课的设计方案、教案和任务书。(2)技能学术月的发展与创新

进行实践课程技能考核改革,以赛代考,以赛代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举办校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编制了《技能竞赛方案》,详细制定实践技能课程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并于2012年12月举办了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学术月”的各项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我部于2012年12月28号下午14:30在多功能教学楼六楼舞蹈室举办了戏曲艺术部学生第一届专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模式。(3)他山之玉

注重校际合作交流。组织有关教师和领导赴北京、青岛邢台、邯郸、山西等地相关院校考察学习精品课程建设、礼仪教育、艺术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工作。对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部李淑梅曾先后随同校长及其他优秀教师到张家口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初步建立了“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倡通过多种教育创新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行为习惯、文化涵养、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道德品质、生活能力等各方面有所收获,力求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卓越能力、积极乐观精神、健康向上心态的全面发展的人。

李淑梅老师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7月11日-8月19日)的培训。一并参加了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培训(共计40学时),通过了礼仪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礼仪训练教师资格。史邓海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为期六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能很好掌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核心和前沿课程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重要操作技能、深入理解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发展、岗位技能需求、人才规格需求等,为进一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的发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所必须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受训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趋近“双师型”骨干教师水平。

选派7名教师参加下企业、进对口剧团、艺术院校学技能培训,并考察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组织27人参加了《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公修课)、多媒体教学设备规范使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与专业技能训练等为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校企合作建设深入推进 提供有力条件保障

(1)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书籍、软件资料等,完善实训条件,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在现有校内实训场所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充、补充实训设备。新建了舞蹈室1个,音乐室1个、电钢琴室1个、声乐室2个,装修改建了原有的舞蹈室、器乐室和军乐队的排练厅。目前正在兴建的戏曲艺术实训中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心,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它将集教学、实训、展示为一体,是目前河北省职业类学校规模、档次、功能、质量最好的文化设施项目,艺术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室内场馆建设装修设计和大型灯光、音响各类设备器材采购招标。

(2)为了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积极联系、开辟文化馆、乡镇(社区)、工厂、私人企业、文化产业中心、商务中心等实训平台,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学校与社会办学的无缝对接合作办学。与石家庄卓越艺术学校、邯郸市学步琴行、邯郸市星海艺术教育集团、邯郸市金话筒艺术学校、邯郸市电视台、邯郸平调剧团、武安市剧团等单位实施合作培养计划,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拓宽了合作领域。

四、风雨两载结硕果

经过了两年的起步发展,我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已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瑰宝的领地、武安市文化艺术先进的代表,是填补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类戏曲艺术教学“空白”的“旗帜”,2011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我们将以武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武安平调、落子两个优秀项目为载体,继续承担起继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集传承、光大、研究、教学、培养为一体,不断丰富发展、继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将戏剧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相融合。

目前,我校已排练出了武安平调现代戏《太行情》,古装戏《妯娌教子》《雁门关》(第一、二本)、《一片桃花红》、《诸葛亮招亲》《彩楼记》等优秀剧目20多部及多个折子戏和歌舞类节目,两年来我校已高水准完成 6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下乡演出任务1600余场,场场观众爆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完成《武安平调落子音乐表演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教师编写了《武安平调落子唱腔入门》、《演员舞台实用手册》、《武安职教中心排演剧目精粹》等校本教材。丰富了课件库、电子教案库,目前音乐、图片、视频资料库正在后期制作完善阶段。

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河北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九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河北赛区推选活动》荣获4个特金奖、4个金奖、3个银奖、5个优秀奖。组织学生参加武安市、邯郸市的艺术节文艺汇演、元旦联欢会、职教20周年校庆活动增加锻炼学生的机会。体会与思考:

虽然首批命名中职业类学校全省仅我们一家,全国仅8家,这说明我校的戏曲艺术和文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职业类学校的前列,成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名符其实的品牌学校,我们在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同时,更要思考:国家政策给我们提供的新机遇,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这一契机,外树形象,内聚人心,集中精力,如何借助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资源优势,统筹戏曲、艺术、文化与教学、教育、德育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校长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大会上提到的五个延伸:一是由学戏、唱戏、演戏向戏曲艺术并重延伸;二是由戏曲艺术并重向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并举延伸;三是由对戏曲艺术继承式教学向开发式教学延伸;四是由对戏曲艺术技能型中职培养向技术性升学培育延伸;五是由中华优秀文化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传承大校向国家级优质文化艺术强校延伸。其实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戏曲艺术部很年青,我们的老师很敬业,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但专业内涵建设、师资培养工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软件建设得需要时间和实践验证。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典型案例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典型案例(南邮朱云曦提供)走向社会舞台,文艺服务社区——用实践作品检验教学,充当文化艺术的建设者、传播者【摘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社区的文......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介绍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一专多能”的中等艺术人才。主要开设社会文化基础......

教学模式改革案例分析(烹饪)

企业反馈意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职业中专毕业生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上大量需要有操作技能、懂技术的实用人才,而目前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的现......

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宽平台,多方向” 的办学思路,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指导思想为 “专业引领全程,技能递进提升”,建立“基础模块+专业......

下载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