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设计_检验科功能设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51: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检验科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检验科功能设计”。

检验科

目录

检验科概述 检验科的位置

各检验室的功能及设计要点 检验室的空间形态与房间组成 特殊设备及家具

检验科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检验科概述

英文名称:clinicallaboratory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

临床医学检验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根据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等基础理论,对人体的血、尿、便及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相关检验,从而揭示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象征,阐明机体功能情况,为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中心检验部门的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的完成门诊、急诊、住院病人所需的送检任务,参加疾病检查、健康体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各项检查,负责手术室、血库、采血室、无菌制剂等关键部门的空气和器物的细菌培养及消毒物品的无菌效果鉴定。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教学医院的检验部门还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设置有教研室及研究实验室。

检验科的位置

从检验工作量分析,门诊病人的常规检查高于住院病人,但血清生化的检查工作量住院部远大于门诊;从检验工作的总量看,住院部略高于门诊。另外,住院病人的化验标本多在病房采集后由工作人员送达,而门诊病人则需自送。因此,一般情况在中小型医院只设一个检验科,门诊住院共用;大型医院在门诊设常规检验,在住院设中心检验,两者互为补充,也可根据情况设置相对独立的两个检验部门。

各检验室的功能及设计要点

目前我国的中心检验室有以下各检验室组成。

1、常规检验室

或称临床检验室,又可分为血液常规检验、体液常规检验、寄生虫检验三大部分,在大型医院多分室设置,中小型医院则适当合并,或采取大空间内用实验台架适当划分。

1)血常规检验——如血型、血沉、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测定、网络红细胞计数等。

2)体液检验室——包括尿、便、痰、脑脊液、胸腹液检查,测定尿糖、酮体、血红蛋白等。

3)寄生虫检查室——主要检查蛔虫、姜片虫、绦虫等。

做常规检验的人比较多,门诊医生等待检验结果作为诊治依据,时间要求较急。常规检验室应在中心检验部的入口,靠近标本采集室和洗涤间。因标本多为人体排泄物,室内可能 1 有不良气味,最好有负压排风装置。

2、生化检验室

主要是研究人体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化学变异,通过对标本的化学作用和定量分析来判断病因及功能状况。如对血液、体液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尿素氮、肌酐、尿酸、钾、钠、氯离子等进行定量分析;各种酶类、激素、酸碱平衡、无机盐代谢方面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及内分泌功能测定等。生化检验室可划分为电泳、内分泌、电解质、肝功能、血气分析等部分。

生化实验室的显微镜使用少而化学定量分析试验多,其特点是玻璃化学器皿多,化学药品柜、通风柜多,实验台多,精密仪器多。对排风、防腐、防尘、防震及给排水管线布置都有特殊要求。

在空间结构上仍以大间为好,便于用实验台、架灵活划分,且利于统筹布置各种管线。生化室常附设有天平、仪器、药品等附属用房。

3、微生物检验室

根据需要和条件可分设细菌室、血清室、免疫室和病毒室。涂片看显微镜较多,并应专设洗涤间。

1)细菌室

负责对临床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试以及噬菌体、临床真菌、钩端螺旋体的培养鉴定等。其主要工作性质是做各种涂片和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其标本仍为人体的血液或体液,一些大型医院或教学研究性质的医院还做动物试验。

细菌检验的操作程序:培养基制作(琼脂、肉汤等营养液)/器皿消毒/倒碟接种/温箱培养/显微镜检查/器皿消毒清洗(专用清洗设施)。

细菌检验室的房间组成,培养基、接种、洗涤、消毒及实验室等房间。接种室面积不大,但应有换鞋更衣的前室,多为玻璃隔断分隔,室内应严格消毒灭菌,保持无菌环境。中小型医院多采用带手孔的无菌操作箱代替。培养基室主要是调制利于细菌大量繁殖的营养液,是细菌检验室的专用空间。在国外,除少数医院自制培养基外,一般均使用商品培养基。洗涤、消毒等室视规模大小设置,不应与生化或常规实验室共用。

2)血清室

血清检验是作各种血清类反应沉淀凝集试验,结核、梅毒沉淀凝集试验,伤寒抗体、变形杆菌、布式杆菌、嗜异性抗体等的凝集试验。此外用于肝功能检查的甲胎蛋白和澳抗测定也在血清室进行。常与免疫室联合设置免疫血清学实验室。

3)免疫室

工作内容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方面的试验,前者如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等,后者如免疫球蛋白测定、总补体、C3定量测试等。

4)病毒室

负责对各种病毒的组织培养,血清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

4、血液、体液细胞检验室

负责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溶凝血缘检验鉴定、异常血红蛋白检验,骨髓细胞计算及形态学分析、体液穿刺和脱落细胞形态检验等,大型教学医院有时分设细胞形态学检验室和溶凝血缘检验室。

5、病理检验室

临床病理学检验,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形态、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探讨病因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治疗、分析判断病人的预后。国内医院通常独立于检验科之外设置病理科。

6、血库

一般规模在500床以上,月用血量在8~15万mL左右的医疗机构都应建立血库,负责医疗用血的供应。大型教学医院还需开展输血研究和血液制品工作。市或地区应建立血液中心,负责本地区的输血组织、供应和技术指导。月用血量在3~5万mL的300床左右的中小型医院也应设血库,负责血液的保存管理,配血则由检验科负责。2 一个完备的血库或城市血液中心由献血、采血、存血、配血及相应的辅助用房组成。

房间组成及要求:

1)献血准备室——为献血人员体检、查卡登记、洗手、休息之用,附设厕卫。该室要求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等候空间温馨舒适。

2)献血室——献血人员经准备室进入,该室与采血室贴临,之间设玻璃隔断。献血者将手臂从隔断上的圆孔伸入采血室的边台上献血。

3)采血室——采血室应设前室,一方面作为气闸,防止非洁净空气进入采血室,另一方面设置医务人员换鞋、更衣的地方,采血室设紫外灯和洁净空调。

4)储血室——即血库,储藏血液的地方,有传递窗与采血室衔接,另设一门与配血室相通。储血量以充裕维持正常用血量为度,一般储血量为月用血量的1/10~1/15左右。

5)配血室——将受血病人的血样与供血人的血样进行配血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6)洗涤室——如用玻瓶胶管和采血针则应回收采血器材,应设面积较大的洗涤、消毒间。回收的血瓶、新血瓶经不同的初洗、精洗程序处理。

在逐渐推广塑料袋输血器的一次性用品后,洗涤室的任务大大简化,甚至不设。在无采血任务,而由城市血液中心统一供血的医院,医院血库只保留贮血配血功能,其组成内容也大为简化。

7、计算机检验室

检验室实行微机管理,化验申请、标本编号都用电脑实现自动化,避免手工抄写编号产生的错误;检验仪器直接与微机连接,可减少人工繁琐计算,避免错误;化验与门诊、住院联网使临床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病情能尽快处理,减少人员往返和等候时间。

检验科设计应注意以下各点:

1、为方便工作流程,须保证从样本接收中心到检验科的各个区域有直接的联系。必要时可根据化验量的大小安排各化验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由于化学分析和血液学分析的化验量较大,空间布局上这两个区域就应离样本接收中心最近。而由于检验量小以及避免某些生物毒性影响其它化验区域的需要,微生物化验区就在检验科最远端单独设置。病理分析区也可设在检验科的尽端,由于其分析量较小,其样本也可以直接从手术室送来或者由其他渠道不经过样本接收中心直接送病理科。

2、检验科的各个工作区域宜采用开放式大空间,这样使用最为便利,且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些区域如微生物化验室,由于其可能传播感染病菌或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就需要封闭成独立的房间。

3、检验科在医院各部门中一般是24小时运作。如果由于设计或运作的考虑,检验区域分得很开,有时会在检验科内部化验区中设置一个微型化验室以提高反馈速度。微型化验室里设有各化验区最常规的样品分析功能。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让夜班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行走距离。理想情况下,合理的平面布局可以保证各化验区与样品接收中心有同等的距离,这样也就不需要重复设置微型化验室里的设备。

4、检验科内所需的设备不少价格昂贵,也需要占用相当可观的空间。这些设备及空间包括:冷冻室、进入式冰柜、水处理设备、孵化器、易燃品储藏空间、显微幻灯片储藏空间以及石蜡等物品的储存空间等。

5、检验科工作台面材料的选择及检验单元的装修设计中要注意防腐材料的使用。整个检验区域都应采用抑菌及易清洁的装修处理,例如在组织培养区和冰冻切片室,就需要采用不锈钢以提高设施的耐久性及易清洁性。

检验室的空间形态与特殊用房间设计

1、空间分隔形式 1)、单间式:通常为开间3000mm、3600mm的独立小房间,主要用于研究性检验室、有严格空间限定的检验室以及小型医院的检验室,其工作环境相对安静。2)、开放式:利用隔墙、通风柜或试验台架等家居设施将大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空间,满足各种不同检验功能,既相对分隔又方便联系,对生化、常规等所需空间较大的实验室和有教学任务的实验室较为适宜。3)、综合式:以上两种空间结合,使实验部分与研究部分很好的结合起来。

从可持续发展考虑,检验室应具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要考虑将来的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大空间的结构型式,尽可能少的墙体遮挡,按设备情况统一楼地面荷载值,均匀配置管道井并选用可移动的家具设备。在一些发达国家采用使用层和设备层间隔布置的实验室模式,从吊顶上可随处引下电线或供应管线,地面可随处接上给排水管道,使用非常灵活,但这种布局的建设、使用费用很高,应考虑项目的经济性。

2、试验台的布置

在自然采光条件下,需避免面窗产生眩光,背窗产生阴影,人工照明则不受限制。垂直于外墙的实验台应与建筑的开间模数尺寸呼应,这样不仅与梁柱间距协调,也有利于灯具布置,管线系统也成规律的配置。

试验台布置形式主要有岛式和半岛式两种,岛式布局由于管线设置比较麻烦应用越来越少。半岛式布局分靠外墙和靠内墙两种,这种方式由于试验台短边贴墙,管线可沿墙或管井布设,避免了地沟渗漏、楼板穿洞多等弊病,因而采用较多。

3、特殊用房设计

检验科必须配备的用房为临床检验室、生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血液实验室、细胞检查室、血清免疫、洗涤间、试剂室、材料库房等,根据需要配备更衣、值班、办公等用房。

1)、天平室

高精度天平要求防振、防尘、防风、防阳光直射、防腐蚀性气体侵蚀,同时要求有较稳定的温度,因此一般将其放在专用房间里。天平室应设于较适中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北向或不靠外墙为佳,不宜与高温、有振动或有较强电磁干扰的房间为邻,最好设在底层。除一般照明外,天平台上应设局部照明。

贴墙的单面天平台的宽度一般为600mm,高度约850mm,长度每台占800~1200mm。为保证足够的刚度,并减少因楼面震动带来的影响,台板最好是由刚性墙挑出钢筋混凝土板为好,厚度约50~60mm,台面多采用光洁的面材,并加抗震垫,为进一步保持天平洁净和不受气流影响,还可加设天平罩。

2)、电子显微镜室

对防震有较高要求,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基础的抗振设计。电子显微镜应与其他电气设备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受电磁干扰。室内温度要求恒定在15~25℃的范围内,照明用白炽灯不应产生闪烁,湿度不应超过70%,并要求防尘。此外,电镜室如有外窗还应有遮阳遮光设施。

电子显微镜的冷却水供应,其流量、压力、水温均应符合要求,与其配套的真空泵室、暗室应相邻布置。

3)、温室或低温室

温室的室内温度比常温略高,工作人员可作短暂停留操作,室内有加热器、恒温箱等设施,墙、地、顶面均有隔热措施。

低温室如温度保持在4℃时人可在此作短时间工作,如温度很低(如-20℃)时,只宜作冷藏用。如果贮量和贮件不大,一般可用冰箱代替。

为防止意外,温室和低温室内应设紧急按钮,以便启动外面走廊上的指示灯和警铃。

4)、洗涤室

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实验室,室内设有洗涤台、水池、冷热水龙头以及干燥炉、干燥箱、干燥架等,如有自动清洗机则应留出适当的操作检修空间,工作台面 4 应耐酸耐热。凡被污染的玻片、器皿、吸管及注射器等应先放在消毒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才能清洗;被细菌污染的吸管、培养皿、布类和其他玻璃器皿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洗涤。

5)、消毒室

一般与洗涤室相邻,规模较小者合在一起,称为洗消室,该室要求有良好的排风系统,高压消毒锅的数量、大小按需而定,最多两台,室内地坪标高可稍低于走道标高,以防渗漏、冷凝,造成积水外溢。

特殊设备及家具

现代化的检验科需应用多种高技术的设备,因此也有许多特别的要求。

1、各工作区域应可以布置下各种设备,包括由技师进行操作的人工测试设备和自动化测试设备。很多设备是安放在工作台上或固定在楼面上,工作台面的高度取决于工作人员是站着还是坐着进行操作。坐着进行的工作包括血库中的交叉比对工作、血液学的人工差额统计工作和微生物学、细胞学的显微观察工作等。

2、检验科里所使用的大多数自动化分析仪都要有各自的液体管道、电气、温湿度以及隔振等特殊要求。化学和血液学分析仪要求有楼面排水或者密闭的溢流回收系统。设计病理学组织培养检查区和显微解剖学组织处理区时,需要对异味的控制和排除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检验设备都有内置和外接的计算机和打印机,这些都需要稳定的电源及独立的回路,同时利用电话、互联网等手段进行测试结果以及各类数据的传输。

3、在微生物学、真菌学、寄生虫学、结核病学及病毒学化验区,必须应用通风橱等设备,采用严格的通风措施以排除各种可能的传染病菌和化学试剂一类有生物毒性的物质。

4、很多化验区需要高纯水,通常采用逆渗透系统制取。该系统可以集中设置,也可邻近相关的设备分散设置。

5、很多试剂和样本需要冷藏,一般应邻近相关的设备分散设置。

6、如工作人员直接与感染性物质或者化学试剂接触,应在工作区内设置应急的清洗和淋浴装置。

7、空气动力管道(气动传输系统)在医疗设施内的应用,可将化验样本从医疗设施的各个部门传送到检验科,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选用直径约150mm的管道。还有些更复杂的运输系统出于经济原因并不多见。

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前我国的医院多将心电、脑电、肌电、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等部门组合在一起,设功能检查部,病理检验则独立设置病理科,布置较分散。而美日等国近年来出现合并趋势,即将检验、病理、功能检查、血库等部门集中合并成为中心实验室或中央检查部。同位素检查室则单独设置核医学部门。

日本的医学检验工作主要有两类机构承担,一为医院内部的检验部,承担医院自身的临床检验任务;另一类为专业的临床检验机构,它承担未设检验科室的各类医院及个体开业医生所委托的检验任务。一些大型医院的检验科也都向基层医院开放。每天24小时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送达标本,通过邮寄、计算机网络、电话、传真等通讯手段基本做到当天出报告,这样,避免了重复装备,极大的节约了卫生资源。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光纤技术和数字化图像传输技术,开展远程病理检验已成为可能,将对今后的医疗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建筑设计师应予以特别关注。

检验科设计

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建筑设计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医学在医学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大量高精尖 设备的应用使检验医学突发猛进。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检验医......

设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

设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摘要】检验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医院信息化趋势出发,设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在临床诊断与疾病治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设计医院检验科[推荐]

随着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和患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在药钱看病的同时,也在评估他所得到的医疗服务是否“值”,当他们不满意......

检验科

检验科工作制度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科主任是临床检验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承担医院临床诊疗的常规检验项目。2、贯彻落实《医......

检验科

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功能第三章 医疗质量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资料目录(一)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20分)3.3.1.1临床检验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

下载检验科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科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