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肥胖症_内分泌科常见病指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48: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肥胖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内分泌科常见病指南”。

肥胖症

一、概述

肥胖症公认的定义是: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而不是指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肥胖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根据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肥胖症)与继发性肥胖症两类,本处重点介绍单纯性肥胖症。

目前关于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轻、中度肥胖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可引起许多不良的代谢紊乱和疾病,如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者下述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痛风、骨关节病、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均升高。

肥胖症的治疗须坚持严格的饮食管理和加强锻炼,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我国的超重和肥胖形势严峻,不仅患者数量庞大,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充分认识肥胖与疾病的关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由肥胖导致的疾病已成为当前我国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临床表现

1、病史:

在人的一生任何年龄都可发生肥胖,女性发病多在分娩后和绝经后居多,男性则多在35岁以后。

2、症状:

一般轻、中度肥胖无任何自觉症状,重度肥胖者则多有不耐热,活动能力减低甚至活动时有轻度气促,睡眠时打鼾,饭量不增加,甚至比以前相对减少。有的可有并发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临床表现。

3、并发症:

肥胖症患者易伴发下列疾病: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脏肥大及缺血性心脏病、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肝损害、女性月经异常、骨关节炎等。

4、体格检查:着重于检查肥胖的特征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疾病的体征。这些体征,不是每个肥胖者均具有,取决于肥胖的程度和速度。

典型特征是身材外型显得矮胖、浑圆,脸部上窄下宽,双下颏,颈粗短,向后仰头枕部皮褶明显增厚。胸圆,肋间隙不显,双乳因皮下脂肪厚而增大。站立时腹部向前凸出而高于胸部平面,脐孔深凹。短时间明显肥胖者在下腹部两侧、双大腿和上臂内侧上部和臀部外侧可见紫纹或白纹。儿童肥胖者外生殖器埋于会阴皮下脂肪中而使阴茎显得细小而短。

5、常规辅助检查:

实测体重、体重指数、肥胖体型、腹围、B超测定皮脂肪厚度、血压。

三、诊断依据: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

1、体重指数(BMI)是较常用的衡量指标。BMI=体重(kg)/身高(cm)2。亚太地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为:BMI≥23为超重,BMI≥25为肥胖。

2、体脂的分布特征

可用腰围来衡量。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线距离。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可视为中心型肥胖。

3、皮下脂肪堆积程度

可由皮脂厚度来估计,25岁正常人肩胛皮脂厚度平均为12.4mm,大于14mm为脂肪堆积过多;肱三头肌部位皮脂厚度:25岁男性平均为10.4mm,女性平均为17.5mm。

4、内脏脂肪

可用B超、双能X线骨密度仪、CT扫描或磁共振测定。

5、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属单纯性肥胖或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的诊断是在排除继发性肥胖后而被诊断的。一般继发性肥胖都有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易于排除。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肥胖是由于每日摄入热能总量超过机体消耗能量的总量,剩余热能则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因此,肥胖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

1、行为治疗:通过宣传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肥胖症治疗首位及最重要的措施。

2、饮食控制:

限制每日能量的摄入。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对肥胖患者应制订能为之接受、长期坚持下去的饮食方案,使体重逐渐减轻到适当水平,再继续维持。饮食的合理构成极为重要,须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但注意取得疗效后仍需坚持饮食治疗,否则体重很快就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3、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活动不仅使体重减轻,而且能使减轻的体重得以保持。关于活动量或运动量则应因人而异,原则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其方式应以简单易行为主,结合个人爱好,以进行有氧运动为主。对肥胖者来说,宜选择中等强度的活动或活动为宜,如缓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车、登山,每次半小时,每周3-4次为宜。

应当强调的是:活动或运动贵在坚持,同时一定要与饮食治疗结合,否则将达不到体重减轻目的。

4、药物治疗:

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利弊得失),以作出决定。目前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和西布曲明,但仍需长期追踪及临床评估。这些减肥药长期应用有各自的副作用,目前尚无既能长期控制体重又无大的副作用的减肥药。而且停用药物治疗后,病人的体重均渐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1)奥利司他:为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使食物中脂肪吸收减少30%,促进能量负平衡从而达到减肥效果。推荐剂量为120mg,3次/d,进餐时服药。不被胃肠道吸收,可见轻度消化系统副作用,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和脂肪便等。

(2)西布曲明:是中枢神经作用药物。抑制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摄取,减少摄食,降低体重。剂量为10~30mg,1次/d,早餐时服药。本药副作用包括食欲降低、便秘、口干、失眠、轻至中度的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等,需给予监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慎用或不用。

5、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只适用于严重的病态肥胖者。手术有效(指体重降低>20%)率可达95%,死亡率<1%,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术式有两种:胃形成术和胃搭桥术。一般认为只有BMI超过35kg/m2的患者才考虑有手术指征。

另外还有皮下脂肪抽吸术,为有创性性减少局部脂肪堆积方法,不能使肥胖得到根本治疗,故很少采用。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尿崩症一、概述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一、概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药物、器官移植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一、概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其特征是手足搐搦、癫痫发作、......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概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病,以......

骨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修订版)

骨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117.股骨颈骨折 上转指南经X 线摄片确诊为Garden分型Ⅱ-Ⅳ级的股骨颈骨折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者,经过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将患者转......

下载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肥胖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肥胖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